这是我离开纽约的前一天晚上,留学对我来说不是镀金,而更像是一种任务。从上学、打工到离开,我在这里“消耗”了快5年的时间。30岁之前,纽约是除了我家乡之外生活过最久的城市。

之前“误打误撞”的去了上海上大学,但很快就走了。回国后我一直呆在北京,这里也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很多人会经常问我:北京和纽约的“差距”是什么?如果只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会跟他们说:纽约是一座有“上进心”的城市;北京是一座有“野心”的城市。

我留学时的那个班就像一个小“联合国”。一共12名学生,来自8个不同的国家。我是班里唯一的“亚洲面孔”,但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人。直到快毕业时,我的英文还不是很流利,上课时习惯性地走神几乎是所有导师对我的印象。单从这点上看,我绝对是留学生里的“反面教材”。

我的运气确实很好,在最后的三个学期连续拿到了有限的助学金(Fellowship)。后来,我也慢慢理解了美国艺术教育的价值观,评判学生作品好坏的依据三分在作品本身,七分在学生自圆其说的能力。

我的好运一直延续到毕业典礼上,我成为了艺术专业的 “独苗”。虽然我知道这个“闹剧”只是巧合而已,但当时心理一直在想,如果校长一会儿发毕业证书时问我:How do you feel as the only graduate of BFA?

我一定会当着礼堂所有人的面前说:

I am a Chinese, come from China!

但可惜我们学校的冬季毕业典礼没有上台领证这一环节。那时候,我觉得我的好运可能已经到头了。

在绝大多数艺术生眼中,毕业展是从“学生时期”过渡到“职业艺术家”的转折点;但对我来说,毕业展就是这两种身份的 “谢幕演出”。

在被BFA(艺术学学士)录取时,我就告诉了我的同学和老师。毕业后,我一定不做艺术家,其实我也不清楚当时什么会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心理自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别人的关注。

虽然毕业展期间有人买走了我的两件作品,但这丝毫没有阻碍我成为艺术专业唯一的 “逃兵”。

其实从大学的最后一年开始,我就计划着回国的日期,除了即将到手的文凭外,我也和其他留学生一样,想从美国带回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也就是因为这个想法,我之后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我忘记了是谁说过 “收藏要从画册开始”,但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却很大。当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买书,收的第一本画册是《ANDY WARHOl’S INDEX》。

因为手里的零花钱不多,买这本画册前我很谨慎地做了很多功课。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投资一件艺术品那样,要从头到尾去梳理艺术家每个时期作品风格的转变,然后去判断要买的这件是否是在艺术家的发展或成熟阶段时创作的,有转折性意义的作品,我认为是最理想的收藏。

之后,买书就像“吃饭”一样,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是因为和安迪.沃霍尔相关的东西都不会贬值,这让我觉得心理很平衡。后来,我几乎淘到了安迪.沃霍尔最重要时期的大部分画册,一些是亲签的,还有几张版画。

在当时我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但购买的欲望却很大,又不愿意卖掉自己之前低价收的东西。如果宽裕了再想回购,那我就要花更多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和当地人一起搭帐篷在球鞋店门口昼夜排队抢“限量版球鞋”,然后再挂到eBay上倒卖。就这样,我从单纯的“留学生”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半职业“黄牛”。

但很快就意识到这个抢到的概率太低了,原因资深的Sneakerhead都知道,美国也一样有“黑幕”;而且那种用“蛮力”抢到的球鞋我也不舍得卖。

我当时把零用钱基本上都花在买那些“纪念品”上,所以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去赚些外快来维持生活。在买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判断并增加一本书的“价格”。

Signed & Dated: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签名画册”,价值是最客观的,艺术家的名气直接决定升值的幅度。

Signed & Inscribed:“签赠版”的价值是最不确定的,因为这是赠给特定的人,有别人的名字出现;但如果这两位都是“名人”,那它的价值是最大的。

Signed & Dated with Drawing:签名画册的“加料版”。除了签名外,如果艺术家即兴画了一个“速写”,这表示艺术家的手在书上停留的时间最长,那这种往往是价值最高的。甚至有人会把带“速写”的那页扯下来,然后装裱起来当做一件“纸本作品”出售。

当时我还有一个便利的条件,在最后的一个暑假,我到一家“全球连锁”的画廊做实习。虽然工作中没接触到太多的有价值的内容,但却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世界最顶尖的那部分艺术家,有很多机会可以拿着事先买好的画册找他们签名,运气好的时候,甚至会得到那种 “加料版” 的签名画册。

通过这种方法,我把一本二手画册的价格“人为的”提高了好几倍,然后在eBay上转手。虽然卖不上太高的价格,但赚的钱也可以让我在不挨饿的情况下继续“淘货”。

就像我们班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毕业那样,有些巧合听起来真的很像是“捏造”的。我在出货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同时吸引几个人出价的签名画册。现在大家对这个艺术家肯定都不会陌生,就是那位刚进入拍卖亿元俱乐部的 “前街头艺术家”:X X

很快我就在中国的一家二手书交易网站上找到了X X的那本同款画册,也是签名的,但价格只有¥90,这也说明X X在当时还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全球影响力,很多“圈外人”并不知道他。所以,我收的第一件跟X X有关的东西就是这本书,还有一个“假货”。

当买到了一件赝品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找卖家理论,但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就没法开case让eBay介入退款。因为这个小意外,我开始大量地搜索X X的各类资料。

在收集“证据”时,我发现这个X X的玩具可能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首先:无论是“假货”还是“原厂货”,只要它们开始在市场上流通时,就证明这是一个“爆款”。即便是那些工厂可以省去高昂的版权费,但仍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无论最终的买家是真正的潮玩收藏者还是黄牛,在生产这批玩具前,它的销路一定是可预期的,最起码不是一桩赔本的生意。

其次:X X系玩具当年在“二级市场”上十分活跃。基本上每天都有上新和成交(需要补充一点:这里的“二级市场”主要指的是像eBay这类的“C2C平台”)。即使当时的涨幅并不大,但待真正的玩家高价购入退场后,市场的现货会变得更加稀少,形成一种向“卖方”倾斜的市场趋势。理论上,价格会成倍增长,但需要一个周期,时间点可能是最不确定的因素,但仍可以预测到短期内的涨幅,基本上是一门稳赚不赔的“投资”。

最后:X X 这个艺术家还处在一个上升期,而且路线规划的很清晰,也许之后会成为像安迪.沃霍尔那样的“艺术明星”。这就要看艺术家代理画廊的运作、美术馆展览的历史以及主流媒体的报道数量;在艺术生态中,后两个依据是艺术家在“学术价值”上的认可,并且“学术价值”会直接反映在“市场价值”上。

巧合的是:X X 最早在纽约的那家代理画廊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创办的(一位埃及裔美国人),但这个不重要了,只是另一个巧合而已。

当时X X系玩具在“二级市场”的成交价还不稳定。只有少数系列可以拍到一千美金以上,大部分在$600至$1000之间售出。所以我觉得可能当时是最好的“买入”时机。

我卖掉了一些画册,但只套现了不到$2000,这显然是远远不够需要“囤货”的钱。在当时,我除了能从信用卡再“套”三万美元之外,确实想不到更好、更快的筹钱途径。虽然有信心能够还款,但我并不知道需要多久,而且当时我还有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也害怕会因为欠款而受到影响,犹豫了一周后,最终还是选择了铤而走险。

自打我账上多了这笔钱之后,基本上每时每刻都在刷手机扫货、看“行情”。当时只要出现价格合理的“BUY IT NOW”,我都会马上付款,抢在真正的玩家和散客“入场”前尽快积累库存,就像在股票和期货二级市场那样,“货”多的人才有“定价权”。

最多的时候,我手里有超过40个X X的玩具,还有一些他早期的街头艺术海报和版画,可能在当时很多人还没意识到X X的潜在价值,所以在我不停的扫货过程中,捡了很多 “漏”,比如那件 “上海限定” 的毛绒公仔,我只花了¥850(低于原价),签名的也只有¥1600。

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库存,市场上流通的同款开始不断地减少,这时出现了很多“虚高”的价格,说明那些卖家手里的现货已经不多了,所以才会把价格大幅度地提高。

我觉得“套现”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就开始分批次地把手里的现货上架,而且起拍价永远不会超过$200,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参与。有趣的是往往在临近结拍前的30秒内,会瞬间出现几个新的竞价者,而第一个出价的人却永远不是最后的赢家。

最疯狂的时候,我一周的收入比当时在画廊两个月的工资还多。甚至有时会觉得“黄牛”才是我的主业,画廊的工作只是赚零花钱的副业而已。记得有一次我在eBay上填写起拍价时,平台自动显示了近三次的最高成交记录,这些全部是我卖出去的。

就这样不断地“出货”和“补货”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在美国度过了一段最安稳的日子,靠着打工和当黄牛赚来的钱,让我在毕业后的一年里过上了那种美国式的中产生活。

但同时也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误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业经历”。后来才明白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赚差价”套路而已,更谈不上商业模式,只是蒙对了一个“切入点”。之后,我也用做“黄牛”赚来的钱在美国尝试了一次创业,结果是血本无归。

从那之后,我开始理解“创业者”和“生意人”在早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做生意看的一定是眼前的即时利益,而创业是在未来某个阶段实现价值最大化。

这是我离开纽约前最后一次清理库存,在打包完毕准备发货时,我拍了这张照片。头上的那件摄影作品是我送给自己26岁时的“生日礼物”。里面的两个人是:白立方的画廊主Jay Jopling和艺术家Daniem Hirst;他们在1992年初次见面时拍摄的。

没离开美国前,我最大的梦想是回国后开一家画廊,所以我买了这件摄影作品,版号是:AP 1/8,花了£600。我曾给一个拍卖行估值过,起拍价可以在$3000,成交预计在$4500-$6000之间。但只是处于好奇,直到现在我也没想过要卖它,一直跟着我从纽约来到北京。

我回国快3年了,这是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去回忆这些经历。我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留学生代表,也不怀念在纽约的生活,更不认为海归是一种光环。说实话,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人要坚持留在那里,即便是有些回来的人还惦记着回去。

虽然没办法回避#黄牛#鞋头#海归这些过去的标签。但现在,我希望别人在介绍我时,第一句可以说:他是M2 的第一个员工。

? IP制造者:M2 Station

? 文章撰写:M2 第一个员工

? 图片致谢:M2 第一个员工

? 排版设计:MavErick

再识王牌 | 探索潮流文化中的视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