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下午,“伊冯娜·雷纳与文慧:舞蹈即存在”在中间美术馆开幕我,呈现来自美国与中国的两位舞蹈艺术家伊冯娜·雷纳与文慧数十年的艺术历程。
左起:卢迎华、开幕舞蹈指导老师埃马努埃莱·蓬、杨天歌、梁硕恩、文慧、苏伟
现场舞蹈表演 《三重奏A》剧照
现场舞蹈表演 《椅子-枕头》
伊冯娜·雷纳与文慧的舞蹈、编舞和电影有意地将日常和个体的历史经验转化为创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我们对于日常以及舞蹈的认知。同时,她们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舞蹈、音乐和电影创作等实验形式极大地拓展了边界的艺术领域。在这两位舞蹈艺术家的生涯中,她们的舞蹈和创作与当代艺术领域有深入的交集,将她们的创作带进美术馆,秉持了中间美术馆向多种创作形式与思考开放的精神。
伊冯娜·雷纳Yvonne Rainer (Photo-Nathalie Magnan)
文慧
伊冯娜·雷纳(生于1934年)的舞蹈实践包含了后现代舞蹈的多种特征:在舞蹈中再现所谓“普通的动作”,比如跑步、走路、吃一个三明治,倾向于运用即兴的编排策略,比如根据一个情境、一个环境或一位舞者对于一系列指示的阐释来决定一个作品的结构与内容。同一时期,其他当代艺术领域的实践者们也在积极探索这些创作原则。雷纳一方面深受一些前辈和同辈的影响,如音乐家约翰·凯奇、编舞家梅尔塞·坎宁安;另一方面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与实践对极简主义运动中主要的艺术家,比如理查德·塞拉与卡尔·安德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伊冯娜·雷纳的实践,我们得以一窥20世纪60年代初期活跃在纽约市中心,特别是以贾德森舞蹈剧场为基地的一群编舞者、视觉艺术家、作曲家和电影人之间互相激发与共同实验的丰富实践。
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雷纳总共创作了超过40部舞蹈作品,其中大部分创作都集中在1963年到1972年间。在此之前,传统意义上的舞蹈,芭蕾、交谊舞、爵士舞,都是为了展现某个场景、表达某种意义,而雷纳认为,人的身体应该像泉眼,源源不断地流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动作。1972年后,雷纳决定改行去拍电影,显然舞台与肢体已经无法满足她当时的表达需求。雷纳在2000年之后重回舞蹈领域,持续创作。她曾于1990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近几年,如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等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都展出和上演了伊冯娜·雷纳的舞蹈。
1963年《地域》表演剧照,摄影:阿尔·吉斯
1965年《部分六重奏》排练现场,摄影:阿尔·吉斯
同时,我们也平行地呈现自1990年代以来活跃于当代舞蹈与当代艺术领域的实践者文慧(生于1960年)的舞蹈编排与创作实践。她是中国当代舞蹈剧场的先锋代表之一。在方法论上,文慧不强调身体技术,而是将个体的生命经验作为创作的内核,强调用自己的身体记忆即兴创作,多启用非舞蹈院校训练的专业舞者,对身体和舞蹈的思考体现出与中国学院派舞蹈迥然不同的走向。她的创作对具体的现实情境和场域保持开放,并经常邀请当代艺术家进行共同创作,将影像和装置创作有机地结合进她的舞蹈编排中。人文主义视角与强烈的现实关怀是文慧创作中的一种自觉。在创作内容上,文慧关注社会议题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叙述,深入现实和历史,并直接将自己的观察、调查、思考和感怀搬上舞台和屏幕。
1970年《街头运动(军—行进)》表演剧照
文慧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年赴纽约学习现代舞,1997至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奖金,再赴纽约研修现代舞及戏剧创作,1999至2000年加入美国著名当代编舞家拉尔夫·莱蒙舞蹈团。在纽约学习实践的经验进一步拓宽了文慧对于后现代、当代舞蹈的视野。1994年,文慧与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在北京共同创办“生活舞蹈工作室”,他们与不同的舞者、编舞者、戏剧表演者、非职业表演者、视觉艺术家、音乐人和作家等合作,融汇多种创作和表达方式,形成一种多元的剧场。
虽然两位舞者与创作者在年龄上相差近30岁,但她们的创作实践、在工作方法上与其他创作领域的互动与激发,都值得我们今天以严肃的学术视角回溯和分析,这也促使我们决定将她们的创作同时呈现在中间美术馆。此次展览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女士发起,邀请曾是伊冯娜·雷纳学生,也是舞者的艺术家梁硕恩与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共同策划。
此次展览将首次在中国呈现两位创作者的若干舞蹈剧场的相关文献,也将复刻两位舞者创作初期的重要舞蹈和剧场作品,并在展览期间定期表演。在展览倒计时阶段,我们将开放有限数量的位置,邀请观众来观摩雷纳作品的排练过程。展览期间,文慧将组织身体工作坊,向观众开放。我们也与的丨艺术中心、北京歌德学院和缓存空间合作,组织相关的放映和对谈活动,丰富大家对雷纳其他创作维度的了解。我们将两个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生长和发展出的创作轨迹平行呈现,也希望探讨和思考有关创作语境和文化思想脉络的议题。
舞蹈即存在海报
展览信息:
总策划:卢迎华
策展人:梁硕恩、苏伟
展览时间:2019年8月24日—11月24日
地址:中间美术馆,北京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艺术家简介:
伊冯娜·雷纳
伊冯娜·雷纳(Yvonne Rainer)于1934年出生于旧金山,是美国先锋编舞家、电影制作人和写作者,在舞蹈、电影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雷纳与玛莎·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梅尔塞·坎宁安(Merce Cunningham)、安娜·哈尔普林(Anna Halprin)和罗伯特·邓恩(Robert Dunn)一起学习舞蹈,在1962年落选纽约年度编舞音乐会后,她与露丝·爱默森(Ruth Emerson)和史蒂夫·帕克斯顿(Steve Paxton)一起接洽了贾德森纪念教堂的新教部长阿尔·卡米涅斯(Al Carmines),并获得了在教堂演出的机会。不久之后,贾德森舞蹈剧场聚集了一批编舞家、舞蹈家、艺术家和作曲家,上演了一系列挑战传统定义的表演和舞蹈作品。雷纳的舞蹈方法更多地将身体视为各种日常动作的来源和场所,而不是情感或戏剧的传播者。她在作品中采用的许多元素,如日常姿势、运动与对话的结合等,都成为后现代舞蹈的标准特征。她早期的编舞作品包括《三支萨蒂汤匙》(Three Satie Spoons,1961年),《我们要跑》(We Shall Run,1963年)和《三重奏A》(Trio A,1966年)等。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雷纳有时会在她的舞蹈中加入电影元素;从1972年开始,她将注意力转向电影制作。她的早期电影,包括《演员生活》(Lives of Performers,1972年),《有关一个女人的电影》(Film about a Woman Who…,1974年),《克里斯蒂娜谈画》(Kristina Talking Pictures,1976年),以及《从柏林开始的旅行/1971》(Journeys from Berlin,1980年),都将虚幻和现实并置,在社会和政治背景下传达了艺术、私人生活和女性主体性的交融。雷纳在电影方面的长片实践一直持续到1996年。2000年,她重新回归舞蹈和编舞,呈现了大量新的舞蹈作品。近期展出雷纳作品的展览包括“贾德森舞蹈剧场:工作永远未未完成”(Judson Dance Theatre:The Work is Never Done,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伊冯娜·雷纳:空间,身体,语言”(Yvonne Rainer:Space, Body,路德维希博物馆,2012)。
文慧
文慧,舞蹈编导、舞者,同时也创作纪录片和装置作品,是中国当代舞蹈剧场先锋。她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年赴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1997至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奖金,再赴纽约研修现代舞及戏剧创作,1999至2000年加入美国著名当代编舞家拉尔夫·莱蒙舞蹈团,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下一波艺术节”及美国各地巡演《地理三部曲——树》。
1994年,文慧与朋友在北京成立“生活舞蹈工作室”。2005年,文慧与吴文光共同创建草场地工作站,并共同创办“‘交叉’北京国际现代舞演出季”。同年,他们开启了欧洲艺术家交流计划和青年编舞家计划。2015年,文慧参与并策划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实施的项目“聚裂”。
二十五年来,文慧一直坚持以剧场的方式介入社会。2008年起,她开始研究身体作为个人记录社会的资料馆和档案库,尝试身体记忆与历史和现实的碰撞。文慧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她和她的创作团队经常受邀参加国际当代剧场艺术节及舞蹈节。2009年,法国《望远镜》杂志称文慧为“舞蹈的拓荒者……一个奇迹”。2015年,文慧参展了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身体报告》曾获苏黎世艺术节ZKB大奖(2004年)。
策展人简介:
卢迎华
卢迎华是墨尔本大学艺术史博士学者,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她毕业于瑞典伦德大学马尔默艺术学院的批评研究的硕士课程。她是frieze艺术杂志特邀编辑,也是《展览主义者》编委会成员之一。2012年她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评委,也是2017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菲律宾国家馆的评委会成员。2012年,她担任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2013年,她担任意大利Museion美术馆客座策展人,并获得泰特美术馆研究中心亚太计划的首个特邀研究学者奖金。她于2012年至2015年担任深圳OCAT艺术总监及首席策展人。她也是2017年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首届“东亚学者奖”的四位获奖者之一。
梁硕恩
梁硕恩生于香港,居住在纽约和洛杉矶。他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艺术教授。他的作品出现在光州双年展(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2003年)、广州三年展(2008年)、维也纳忠利基金会、华沙乌亚兹多夫城堡当代艺术中心、柏林NGBK、加拉卡斯的萨拉门多萨、惠特尼双年展(1993年)、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洛杉矶当代艺术馆和洛杉矶哈默美术馆等。梁硕恩创作过的项目包括格里菲斯公园的歌剧,探讨艾滋病问题的现场表演及视频,关于“越南战争的剩余空间”的三部曲,作为伦理话语的杜尚作品的延伸提案,借艾伦·坡以思考现场/非现场的辩证关系的作品,以蹲姿为表现对象的场景特定作品,探讨艺术与劳动交错点的“艺术工作者剧院”,以及与华伦·尼思拉佐斯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合作。
苏伟
苏伟是生活在北京的策展人、写作者,现为北京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2012年,他曾参加ICI纽约的策展课程。2014年,他获得首届“国际艺术批评奖”第一名。他策划过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2年)、“没有先例:一次重塑香港录像和新媒体艺术叙述的尝试”(香港录映太奇,2016年)、“永远的抽象:消逝的整体与一种现代形式的显现”(北京红砖美术馆,2016年),以及“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北京中间美术馆,2017年)等展览。2015年,他参与了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研讨会“错位:重绘艺术史”。他最近几年的工作聚焦于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重绘和深描,探索其合法性和断裂性的根源。
中间美术馆简介:
北京中间美术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西端,其前身成立于2008年,2011年经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为民营美术公益机构。自2017年初,中间美术馆开展了一系列以认识自己为出发点的工作。我们不断回到本土的艺术史和思想史的现场中,在立体的时空变动中寻找仍然在我们今天发挥着影响的意识线索、语言逻辑和艺术观念。我们一直坚持面向中国问题和现场,寻找合适的方法,在将今天的我们视为历史的、亚洲的、全球的一部分的前提下,探寻艺术内部的演变轨迹。我们关注在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关联性而不是封闭性中浮现的批判视角,既持续地反观自身,也与全球前沿的艺术实践进行持续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