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中国人的日常饮品而被人所熟知。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位居其一的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出自陆羽的《茶经》,一句话总结了茶树的由来。

茶树,是产自南方的优良常绿树种。随着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目前,在云南省凤庆县,有一个树龄超过3200年的古茶树,被称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活化石”。

作为茶的故乡,对茶记载最为全面的非“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莫属。

《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相传,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中毒,在机缘巧合下,误饮了烧开的茶树叶水而得以解毒。所以,最先茶是以解毒的药被人发现的。

到了西汉时期,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中的饮品。但有别于现在的泡茶方法,当时采用的是烹煮法。先将茶团捣碎,然后放入壶中,加入开水,最后佐以葱、姜、盐、陈皮等调味饮用。

到了唐代,陆羽推崇的清饮法,才与现在的泡茶方法大体相同。

随着,人们对于茶叶的喜爱,茶开始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传播。茶叶最开始的交易形式是茶马互市。在唐宋时期,中原地区产茶,但缺少好的马匹,而边疆地区有良驹,却缺少解油腻荤腥的茶叶,这样的供需关系一旦产生,就衍生出了茶马互市的交易往来。

渐渐地,随着交易和规则的完善,茶马古道应运而生。商品也不再是单一的马匹和茶叶,包括了药材和动物毛皮等。同时,线路也延伸到了印度和尼泊尔等国。

而伴随着日本僧人学经回国后,带回去茶叶种植技术,以及郑和下西洋将茶叶传播到亚洲、欧洲等国,茶叶不再是中国人独自享用的饮品,而渐渐被更多人所喜爱。

现代,不论是讲求“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还是英国人酷爱的英式下午茶,都得益于当时中国茶叶的传播。

茶叶被命运般带出了中国。可是茶文化,却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国文人墨客的笔下。

陆羽和卢仝被誉为茶的知音,前者撰写了传世之作《茶经》,让人们首次系统地了解了茶从种植、采摘、制作到饮用的环节;而后者创作的《七碗茶歌》,以“前无故人,后无来者”之姿态描述了饮茶的愉悦感。

唐朝时,茶事大兴。这得益于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经》全文约七千字,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分别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陆羽把原本简单的茶叶,通过自己的走访、探寻、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茶文化体系。《茶经》就是陆羽留给世人的茶文化根基,这不仅奠定了茶文化在中国的地位,也让陆羽得到了“茶圣”、“茶神”的称号。北宋诗人梅尧臣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相比,陆羽的著书立说,在文人辈出的唐朝,卢仝凭借一首茶诗,而被后人铭记。《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通过顺畅的排比写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喝茶的乐趣。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不论是,爱茶之人白居易晚年与茶相伴,还是把佳茗比作佳人的苏轼,中国文人嗜茶爱茶者,不在少数。追本溯源的话,陆羽在《茶经》中,就给出了答案。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陆羽在研究茶叶自身属性的同时,也深谙茶叶的品性与饮茶之道。文人雅士爱茶、颂茶,是因为茶自身的清雅脱俗。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意思是说,茶自身的品性是俭约,不宜多加水,水多了茶的味道就会淡。就好像满满一碗茶,喝到一半味道都会变淡,更何况多加水呢?如果味道是甜的,那是槚;味道不甜,而是苦的,那是荈;喝的时候味苦,咽下去回甘的才是真正的茶。

茶的品性,就如人的品性一样。如果凡事做的太满,不懂得节制,就无法显出真正的“茶味”。而先苦后甜的茶味,也寓意着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度过苦难,最终收获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滋味。

《茶经》中的“精行俭德之人”,就是坚守内心,不为世俗物欲所动摇的雅士所追求的境界。以茶喻己,这也是茶格外受文人雅士推崇的原因。

茶,一片小小的树叶,从远古时代飘零而来。经历了复杂的烹煮方法之后,回归最淳朴、简单的饮用方法,与毫无滋味的白水相结合,冲泡出不同的茶滋味。

中国人爱喝茶,迷恋于略带苦味的回甘,这与内敛、沉稳的中国文化根基相吻合。在品茶的同时,何不是在品人生?

人生,就如这一杯小小的茶汤。水多,则无味;水少,则味苦。只有适宜的水,才能泡出好的茶香。啜苦回甘,也是人生的真滋味。

参考书籍:

《中国茶事》 编著:罗军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茶经 煎茶滋味长》 编著:鱼丽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