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溪

文/贾廷峰

从北京三环往北五十公里处有一个四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幽静之地一一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湖的名字叫鸿燊湖,我就住在这个湖畔。周围数百米没有一户人家,种菜、除草、喂鸡、喂鹅、爬山、野游、蹓狗、劈柴、烧火、写字、读书、发呆、打坐、听音乐、看日月星辰、构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内容。这里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只有我、太太和一只狗狗(眯眯)一家三口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简单、快乐而充盈。直到有一天,在离我家一公里处,偶遇了一条小溪,正是见到这条小溪,发现它在自然神力之下无穷无尽的变化,震撼之余坚定了我用手机记录下这条小溪的勇气,这一拍就是整整一年。

这条小溪由大杨山隧道里的积水顺流缓下,在地势低洼的芦苇丛里交汇,隐现于两三尺见方的杂草丛里,和它仅寸土之隔的东面即是鸿燊湖,湖面碧波自纹,锦鳞飞渡,野鸟戏水,而我却独爱小溪的浅水逼仄,九曲回肠。在宽阔水域的尽头,这条随时濒临死亡的土沟沟,在严酷环境中所展露的倔强而顽强的生命力,一如荒原暮色下踽踽独行的萧瑟背影,在怆然中泛起铿锵的回响。

可以说,我的摄影在对小溪的长期关照中获得了沉着而专注的力量。在前后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日与它为伴,从清晨的流光溢彩到夕阳的落霞绚烂,从春的苏醒,夏的热烈到秋的辉煌,冬的枯寂,窥溪水瞬息变化之美,感生命无常之态。光的强度和水的流速相互作用,随着角度的变化,交映出的各种奇幻图像单纯而丰富,毎一幅作品都浸透了我忠实于大自然和内心深处的情感,那种绚烂与孤寂、激越与宁静一一呈现在我的镜头里。当我透过镜头,用一种倾听者的姿态去捕捉这条小溪微妙的情绪以及脉搏,体察那些稍纵即逝、波澜状阔般的自然述说,待下一刻风停云散,眼前又有无数未知的景象悄然而至,我不得不再次调整状态面对新的世界,最终按下快门的刹那,似乎整个世界在身后退去隐匿,我所有的身心与小溪产生碰撞和交融,唯有咚咚的心跳时疾时徐地应和着潺潺的水流,它的喜悦与忧伤、热烈与寂寥充盈于心内,鼓荡着我将这种交感用镜头定格,以图像的冻结作为它绽放于世的证明。小溪静默无言,却激发着我不倦地发现、觉察、冥想和探究。我试图以一系列自然的碎片来概括精神的现实,用目光和直觉赋予一切事物以生命,把人性通过对自然的切片截取,超现实幻境般注入这个荒寒的世界。水面作为底色,以管窥天、见微知著,纳万象于镜中,方寸之间可见汹涌之江河,翻腾之云天,璀璨之星空。镜头下呈现出的景致,具有一种精神化的生命属性,通过对自然转瞬即逝的捕捉,糅合了我全部的生命体验、艺术直觉以及潜藏心境,是内在身心与外在物象共同呼吸、澄明无碍的表征。

忽然有一天,上游山涧的水量越来越小,绢绢细流微弱而缓慢地倚山而下,就像一位迟暮老人,步履蹒跚气若游丝,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终于,小溪干涸了,它安静地躺卧在杂草堆里,余晖投映在身上折射出幽黄的光,一丝忧伤从我心底掠过......

一年多的时间,三万多件摄影,我从中挑选了60幅作品用以举办这次展览,在这广阔的冰面上,为身后的这条无名小溪作以告别,没有策展人,没有观众,只有我和小溪静默地在天地间对话。和当下人类正在遭遇的至暗时刻一样,每个个体都是渺小到卑微的存在,命运可能随时走向晦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有限的生命能量燃烧得更富意义。于小溪而言,它低伏在山脚,以坚韧的触角对抗岁月的冲刷,是宿命亦是轮回;于我而言,使用快门将它生命中那些具有启示意味的细节永久凝固,是警醒也是自觉。

一条小溪,

世界从这里流过......

仅以此展,献给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