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的渔梁坝

来自俄罗斯、爱尔兰、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代表25日走访了位于安徽省歙县的渔梁坝,在此体验催人奋进的徽商发展史、厚重的古徽州文化。

这也是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的“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系列活动之一。

中共歙县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吴铭介绍说,渔梁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古徽州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商业性交通村落。该镇村落形态、街巷空间、水埠码头及建筑单体均呈现出与皖南传统农耕性村落迥然不同的风格,是古徽州首埠、徽商之源。

4月25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渔梁坝博物馆。

当天,渔梁古镇地区下着毛毛细雨,颇具江南地区典型的烟雨濛濛景象。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访了其中的渔梁古街、渔梁坝博物馆和渔梁坝,深入了解渔梁坝的独特功能及其对徽商形成的重要意义。

渔梁坝横卧练江,北端接渔梁古街、南端依龙井山,长143米,断面呈直角梯形,顶宽6米、底宽27米、通高约5米。坝的上下水位落差达2.9米。坝身设三道水门,宽约10米、深0.3米,这三道水门自北向南依次渐低。江水流过后折向左岸,使得坝下难聚沙碛,形成了一个船舶码头“龙船埠”。

当地人相信“水聚徽盛”,所以当时的徽商们就在此扬帆起航,通达四方,获得了诸多值得骄傲的成就。

4月25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渔梁坝。

中国古代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曾评价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以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

据介绍,渔梁坝具有保持县城地下有效水位、调节城镇空气干湿度、调节交通效率、灌溉和军事防御等特点。

当地民众表示,坚韧不拔的渔梁坝修筑精神更是歙县人民永久的精神财富。如今,渔梁坝的货物通达功能虽然已经逐渐褪去,但它依旧是当地民众内心的一个重要地标,影响着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

4月25日,渔梁古街中一位匠人正在制作砚台。

菲龙网编辑王瑞禹在参观完渔梁坝后对记者说,渔梁坝是古徽州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设计巧妙,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同时也饱含着许多科学道理。“这里也是徽商文化的发源地和象征。这种奋发向上的品格是周边人民的财富,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月25日,一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正在拍摄渔梁坝。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当天还走访了渔梁古街。如今,这条古街已成为充满特色的旅游街,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