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深圳本土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默默耕耘的艺术家们。2014年以来,深圳美术馆经过梳理和研究,策划主办了一系列深圳本土名家的个展,展现了当代深圳本土艺术家的风采与成果。目前,深圳本土名家系列展已成我馆常设项目,是深圳美术馆关注本土系列的重要项目之一,我们在保持学术高度的同时,还致力于本土艺术的研究和精品的收藏。2021年我们策划主办了深圳本土艺术家潘喜良的绘画作品展,并开展了本土画家的个案研究工作。

目识心记 遗貌取神——人物时代精神的追求者

文 / 游江

对于很多艺术家的认知,人们常常就是头脑中几件风格相对统一的作品的图式。其实,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我觉得,如果我们不谈艺术,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鲜活的个体而已。对于艺术家,我们往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反复被提及的一些作品和被定性的风格,不熟悉的是促发艺术创作背后多元化的因素以及艺术家的思想。潘喜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东北,90年代末南下鹏城,从出版社编辑到大学教授,从中国画到连环画再到中国画,他的一系列创作的转向既体现着他的人生从业经历,也展现着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潘喜良作为深圳本土的一位优秀的中国画家,在不断地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用水墨形式表现出丰富的人生感受和精妙的艺术之思,在创作中不拘泥于物象的形似,而是通过画笔抒发主观意趣,表现出植根传统、紧贴时代的艺术风貌,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

从“多面手”到倾情笔墨丹青

在恢复高考后不久,1978年潘喜良就考入吉林艺术学院并于1982年毕业,主修中国画,由于成绩优异在校期间由吉林艺术学院选送中央美术学院贺友直工作室研修连环画,当时他结合在出版社工作的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的需求,不仅引进多部畅销的连环画作品,1982年至1997年间他自己也创作出版连环画50余部,受到了业界的好评。这些连环画作品的创作,按照潘喜良自己的话说为他日后中国画的创作,无论是图像叙事和笔墨处理方面都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创作的构思方面让他很早就练就了目识心记、胸有成竹的创作状态。


1981中央美术学院潘喜良和导师贺友直先生在一起


潘喜良部分连环画作品

提及学生时代的创作,潘喜良称米开朗基罗、米勒以及列宾的作品对他的影响很大,我们也可以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看到这些大师某些方面的影子,所以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努力将传统笔墨与写实的造型相结合,十分注重人物结构的准确,与此同时,他亦十分强调对生活的体验,将描绘的重心聚焦身边的普通人物,通过洗练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对历史进行图像化的叙述,创造出感人且高于现实的画面,体现出了一代人的生命经历和情感回忆。


2006年创作《假日大梅沙》现场

正是扎实的造型能力以及不断的创作训练使得潘喜良在艺术创作上可谓多面手,这也使得他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独占三元”——壁画展区的《中华生育文化演绎图》,动漫与综合作品展区的连环画《西林谷》和中国画展区的《假日大梅沙》同时入围。其中,连环画《西林谷》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并在尺寸超标的情况下被破格录取。壁画《中华生育文化演绎图》是国内以生育文化为主题为数不多的大型铸铜浮雕壁画,是一件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佳作。而成功入围中国画展区的是《假日大梅沙》,则用他独创的笔墨语言,描绘了深圳假日海滩的景象,视觉化地展现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年轻和活力。


《假日大梅沙》240cmx 120cm 纸本水墨 2009(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他在深圳大学任教以来,潘喜良主要聚焦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粗略的看,他从“历史见证”、“都市畅想”、“人民的礼赞”、“马背情愫”与“人生如戏”五个方面开展系列水墨创作。在历史题材方面,他通过对过往事件、相关人物的研究,艺术化的呈现深圳在时代巨变中的历史瞬间,用作品见证城市的发展;在都市题材方面,他有感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自身生存经验出发,运用表现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应该说,水墨人物画是他在创作中最为擅长且最具特色的领域,从肖像到群像,从西南山区劳动者的群像到西域戈壁的牧羊人,从国内到国外,他用精炼的笔触和富有情感的色彩,描绘普通老百姓,在对劳动人民进行表现和歌颂的同时,也表现出文化的多样性。

从“历史见证”到“都市畅想”

新中国以来的人物画创作,很多画家融合中西,从笔墨到意境,从材料到观念都进行了迭代和更新,产生了一些中国画的新面貌。在人物画方面,20世纪60 年代,一些画家开始把人物画的旧有范式,从明清时注重人物神态、情怀的尚意的意境表现,转化为对现实生活中人物思想的表现。当代,随着城市化进程,都市经验越来越成为人物画家常常表现的内容,他们笔墨当随时代,用笔下充满情感的“人物”与时代对话,与时代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潘喜良在创作中更多的走向生活,特别是1997年调入深圳工作后,主要侧重于中国画新语言和新图像的探索,他结合深圳城市建设的现场和移民文化,开展了一系列都市水墨的创作。如《春潮》《拓荒者》《热土》《深圳往事》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热土》在中国美术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上展出后,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并成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尺幅最大的一幅水墨人物画。


2007年创作《热土》现场


《热土》193cm × 503cm纸本水墨2008(中国美术馆藏)

对于都市题材的作品,与很多当代艺术家表现都市景观和建筑空间内人物活动不同的是,潘喜良往往就单纯地聚焦个人肖像或群像地刻画,这一系列作品呈现出两种风格。第一种风格他从现实主义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深圳本土文化进行研究,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展现深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沧桑巨变,这些定格的画面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在都市化进程中深圳特有的城市精神;第二种风格他则从奇幻的构图和场景出发,符号化的处理画面中的各个元素,在形式美感的基础上,用一种近乎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来表现消费时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如《观海》《晚餐》《海际》系列等作品。


《凉山古道茶马图》192cmx 500cm 纸本水墨 2018

“时代肖像”是群像也是个人肖像。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优秀的人物画作品无不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和时代性,无不反映着画家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人物画的本质特征就是它有着与人和社会、时代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特征表现到人物画上称之为“时代气息”。每个时代的人物画有着各个时代各自不同的“时代气息”,反映着它们各自不同的时代精神与社会背景。当代,人的认知、观念、与生存境遇变了,自然也潜移默化的体现在外在的形态上。所以不同的对象,很多画家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从而创作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物画作品。潘喜良认为,一个画家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应该有责任感,所以在创作中他致力于把深圳这座城市的时代精神和地域特征展现出来。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真切地感觉到,他在努力通过笔墨的语言将这种“时代气息”表现出来,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描绘,而且是对时代精神的艺术化呈现。

从“面孔的凝视”到“人民的礼赞”


《双鸭山矿工》67cmx 67cm 纸本水墨 2018

潘喜良画了大量的人物肖像和群像,这些作品聚焦普通人民,从贵州山区到新疆草原,从都市假日到异域风情,他目识心记、遗貌取神,用特有的笔墨表现朴素并充满力量的劳动人民,这既是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也是对人民的赞歌。“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张彦远)潘喜良非常注重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因象施墨,即用不同的用笔和水墨效果表现不同的对象,以此来凸显对象之间的差异化,避免概念化。所以在具体的创作中,他几乎不把对景写生当成创作,平时积累的就是已经“加工过”的创作素材,创作的理念一直贯穿于他的作画始终。在具体的创作中,他往往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局部开始作画,从局部到整体的创作方式,往往将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悟融合在一起,去抓住那些最为鲜活和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使得人物的表现非常具有个性且具有代表性,与此同时也给作品带来了很多妙手偶得之的效果。


《牧羊女》178cm × 86cm纸本水墨2020


《马尔洋驮队》145cm x387cm纸本水墨 2021

潘喜良一直注重对身边普通人物的表现,在广袤的中国大地,辛勤的各族人民用双手和智慧谱写了美好的生活。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艺术家走南闯北,深入到中国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民群众之中,体验生活,感受在地文化,通过个人肖像和群体肖像来展现中国多民族的组成,用不同的视角和主题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现状与精神面貌。而这样一系列对普通老百姓的描绘,在本体语言方面也体现了他不同的探索和追求。比如藏民生活一直是他热衷表现的题材,也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2004 年创作的《高原之春》就入围了第十届全国美展。再如《朝山节》、《岁月留痕》、《秋草深深》等作品,虽然每幅作品的创作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各异,但是他却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藏族地区的人文精神和生活风貌,既保持了中国画水墨线条的表现力,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的这批作品一经展示,就得到了美术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赞许。2013年开始他几次随创作团赴新疆采风,西部的风土人情激发了他创作热情,先后创作了《赶集》《牧羊人》《牧羊女》《塔吉克的女人们》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其中《赶集》入选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近些年,他又先后到四川凉山、云南、陕西、重庆、法国、摩洛哥等地采风和旅行,创作了大量描绘当地人物的肖像作品,构图新颖,用笔灵活,人物刻画非常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赶集》200cmx 200cm 纸本水墨 2013(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当代人物画的创作,在多元审美需求的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潘喜良的作品之所以在当代众多人物水墨画家拥有个人的面貌,我觉得就在于他在技法上的创新以及走进生活的创作态度。在题材上,艺术家常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通过对现实生活艺术化的呈现,展现了人们当下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如2009 年他去法国举办展览,在旅途中他进行了一系列水墨人物的创作,无论是《罗马街头》、《巴黎机场》,还是《塞纳河上的早餐》、《普瓦提画家德柯》,这些作品将画家对于欧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受,艺术化地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文化上的思考。


《候车的摩洛哥人》68cmx68cm 纸本水墨 2018


《午饭》33cmx33cm 纸本水墨 2020

再如他创作的一系列禅意小品,尽管他笔下的“人物”身着古装,但却传达了艺术家个体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图像表达。在技法上,一方面他在传统笔墨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论是严谨的写实勾勒、潇洒的写意泼墨,还是情感交融的群体描绘,画中他结合西画的光影表现和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色彩,让人物个性更富有时代气息,他对当代人精神意蕴的寻绎、探讨,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同代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他则注重水墨韵味的表现,在“传统”之中追求一种优雅人文情怀的笔墨语言,这使得他的一些作品在表现当代题材的时候又显露出一些古意和文人气息。


《老潘》34cmx34cm 纸本水墨 2020

从“马背情愫”到 “戏剧人生”

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意境是画家的心意情思与客观境象的结合,亦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心”与“物”的交融。潘喜良的作品超越了写生层面的素描水墨方法,从创作开始也从创作结束,这使得他的非常注重观察生活,在具体的创作中,他寄情笔墨,让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形态与意味、感性与理性等因素实现了浑融统一。

除了水墨人物的肖像,潘喜良还有大量描绘马背狩猎和驼队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一方面他将山水画和人物画结合起来,从线到面,一气呵成,表现北方民族日常狩猎的活动场面,这些作品既有古意但又不完全是拟古的图像,他笔下的马不是素描加水墨的写生线路,也不是纯粹意象的表达,而是庖丁解牛般的将马的姿态“隐藏”在大面积虚实变化的水墨之中,从而达到气韵生动之境;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仿佛一张未完结的作品,让观众对于作品平添了几分期待和想象。


《冬月》70cm x138cm 纸本水墨 2017(深圳美术馆藏)

在潘喜良众多的水墨人物中,还有一批戏剧水墨人物的作品。对于这一题材,回望艺术史,我们发现其实有很这一类题材的作品,无论是浓墨重彩的油彩,还是言简意赅的水墨,画家们都用艺术作品传承者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光彩。潘喜良的戏剧人物题材取材于耳熟能详的戏剧片段,人物造型用笔简洁而稚拙,寥寥数笔展现出人物的姿态,将戏剧人物之间冲突的瞬间表现的生动而富有情趣。应该说,他这一批水墨戏剧人物线条的灵动得益于他早年大量连环画创作的积累,也生发于他一系列人物肖像画精准用线的反复实践,从“生”到“熟”再到“生”,水墨戏剧人物融汇了画家对于艺术和人生的双重思考,而这些看似儿童墨戏般的用笔和色彩则展现了艺术家在对于笔墨语言的深入理解和传统笔墨的当代转换,所以这一批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语言都是他一系列作品中最为放松而自在的,可爱的形象中透露着几分严肃,诙谐的姿态中展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一种人文的精神,戏剧人生,人生如戏。


《西游四僧图》35cmx 137cm 纸本水墨 2019

结语

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本土的概念是不断建构的,我们在梳理深圳本土艺术家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个一个艺术家的身上看到了深圳的文化印记和精神。潘喜良与很多来深的艺术家一样,他们南下鹏城,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既坚持着自己一直以来的艺术创作之路,也结合深圳都市化进程的生存体验以及不断迭代的城市文化开启艺术创作的新篇章。潘喜良早年在连环画领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大量的连环画创作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笔墨思考与实践。2000年以来,他不断挖掘本土题材,聚焦主题性的创作和都市水墨的课题,用特有的“潘式”创作方法,进行历史图像的重构和对都市众生相的描绘。他的作品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写生,也不是符号化的、概念化的人物图像,而是他深入生活后目识心记后的情感的物化,从都市生活到文人情愫,他寄情笔墨,让重构的水墨图像展现他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在历史题材方面,他用典型的历史瞬间,见证时代的变迁;在都市题材方面,他从生存经验出发,通过多种手法展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在水墨人物方面,他用质朴而精炼的笔触,富有情感的色彩,对普通的劳动者进行表现和歌颂。在具体的创作中,他用独创的笔墨技法,使传统中国画“线”的形态更具变化,使线墨本身在描写人物形象的同时,更能自由地发挥画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产生了充满抒写意味的笔墨情趣。他的一系列作品,通过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娴熟的笔墨技能,描绘出充满情感和时代精神的水墨作品。可以说,他不仅是深圳本土人物画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当代画家中具有个人面貌与鲜明风格的优秀代表。







深圳美术馆本土名家系列

Shenzhen Art Museum Local Artist Series Exhibition Project

思与境偕 墨语写心——潘喜良绘画作品展

Life Thinking & Artistic Expression ——Pan Xiliang Art Exhibition主办Organizer

深圳美术馆

Shenzhen Art Museum

协办Co-organized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Shenzhen Artists Association

华影艺术馆

Shenzhen Huaying Art Museum

学术主持Art Director

陈履生Chen Lyusheng

策展人Curator

游江You Jiang

策展助理Exhibition Assistant

邓丽君 张腾

Deng Lijun Zhang Teng

设计Designer

邓正杰Deng Zhengjie

摄影Photographer

张腾Zhang Teng

展期Duration

2021年10月13日至10月26日

October 13 - October 26, 2021

开幕式Opening

2021年10月13日下午4时

4:00 p.m., October13th, 2021

地点

深圳美术馆

Shenzhen Art Museum

温馨提示:此微信图文版权归深圳美术馆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特此说明。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