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258期美术聚集

【编者按】虎有许许多多的绰号、别称,如山君、山神、百兽之王等。在中国文化中,虎是神圣而又神秘的,在老百姓的观念中,虎是可怕的动物,又是可敬的神兽,其威猛无比,被赋予辟邪的功能。2022壬寅虎年将至,本期《中国美术报》,与您说说艺术中关于“虎”的那些事。

文物里的“虎”

虎形象的出现可追溯到原始部族时期,其陶器、石器或玉器上,便有似虎的兽纹图样。从河南濮阳出土的原始墓室贝壳镶嵌虎就可以看到,早在至少6000年以前,老虎便从大自然走入了人类祖先的精神莽原;至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早已开始将虎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在工艺美术作品上,如甘肃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人头形彩陶器皿,有人面、虎耳,身上有虎斑条纹。

【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江西省博物馆藏

【西周】青铜虎蓥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是等级的集中载体。饕餮纹应该是当时最流行的青铜器纹饰。《吕氏春秋·先识》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贪食的野兽,样子像是面目狰狞、张开大嘴的老虎。如1939 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著名的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两耳外侧就浮雕着虎吞噬人首。1977年陕西清涧出土的虎逐羊枓,虎、羊造型逼真传神,刻画生动。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鉴腹两侧有虎首衔环兽耳,两耳间口沿旁有浮雕伏虎装饰。春秋时期的蟠螭龟鱼纹方盘写实风格明显,其中方盘底部由伏虎撑起,形态生动,构思巧妙。

【战国】杜虎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时期,虎形象出现广泛,从神坛祭祀普及至各个方面。虎符的出现标志虎在军事及后世虎文化中有所丰富。虎符由春秋末期产生,是应用于调配兵力、军事作战中的信物,分为两部并分配两级相存,如有文件及信息传达,以虎符为信,二合一则此事为真。这样的地位及象征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唐称精英部队为“虎贲军”,称骁勇善战的将军为虎将,称地位尊崇的头领为五虎上将。后期虎形象大量使用在军事领域中,从人至物,虎形象频繁出现,虎盔甲、虎旗、虎印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阳陵虎符整体为卧虎状,虎符前肢并拢前伸,后肢蜷曲。虎双耳直立,眼部凸出,呈机警状,背部金色文字排列和斑纹相似,构思巧妙。

西汉时期开始,虎形象在已发现的出土文物主要出现在酒樽、贮贝器、臂甲、镇等。同时虎形象也出现在大量壁画、彩绘漆器及画像砖上,其造型别致,体态悠长,韵味十足,又加入羽翼飞扬,富有浪漫神秘气息。

【明】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藏

置放祭祀器具的虎牛铜案、日常洒水用的青瓷虎子、安放在墓门处辟除邪祟的虎形镇墓兽、专做随葬品用的青白瓷龙虎瓶……总之,在保存至今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中,以虎为造型或装饰的为数众多。

书画里的“虎”

大自然之动物世界,以猫科动物最为好看、老虎最为完美。它那亮灿灿的毛发,条分缕析的纹理脸部以及其生动、威严的走路姿势,龙行虎步、威风凛凛,跑动时的骨架张力、启承转合,矫健无比。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绘画中的虎常常与“虎虎有生气”“虎虎生威”“虎啸雄风”等英雄气概相联系,往往会描绘成“王者”风范,雄视万方,神圣霸悍同时又具有正气凛然、驱恶避邪的精神象征。历史上留下来的虎画,非常丰富。

【五代】 石恪(传) 二祖调心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五代】 牧溪(传) 虎图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追述历史,魏晋时期画虎画家便出现,晋卫协、陆机,南朝张僧繇等均有作品,遗憾未能传世。唐代始有专绘工笔禽鸟走兽绘画,曹霸、韩幹画马,戴逵、韩滉画牛,鹤、鹰、雀皆有名家且存世。虎绘画相对较少,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录唐朝画家善画兽类者包括:韩王李元嘉“善画龙马虎豹”,阎立本画虎,韦无忝“善鞍马、鹘、象、鹰,图杂兽皆妙”。其中,阎立本画虎一则与《唐朝名画录》的记录基本一致:“(贞观)时天下初定,异国来朝,诏立本画外国图。又鄠杜间有苍虎为患,天皇引骁雄千骑取之。虢王元凤,太宗之弟也,弯弓三十钧,一矢毙之。召立本写貌,以旌雄勇。”《唐朝名画录》与《历代名画记》中所记阎立本应诏画虢王元凤猎获猛虎一事,都是叙述阎立本画艺高超受皇帝赏识,唐太宗为表彰虢王元凤击毙害人猛虎解除虎患的功绩,诏阎立本画其所猎获之虎,而阎立本画虎形象生动逼真,能使观者充分感受到猛虎骇人的威力,更能彰显猎虎者的功勋。此外,唐代卢楞伽也有较多有关作品,但其虎多为佛教题材作品,虎整体呈安静状,宁静致远,标志性“卧蚕眉”“月牙纹”,采用钩填法绘斑纹,丝细毛,这一绘画特点及技法影响深远。

【明】 赵汝殷 风林群虎图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及至五代,传石恪《二祖调心图》中,作者以淡墨皴擦法按照虎形象结构,有意识地完成偶然接触画面形成的肌理,勾画眼、口、鼻、爪处,淡墨骨法描绘背上虎纹。整体虎墨色通透,与罗汉重墨飞白的衣纹形成对比。细观虎头,虎眼下垂,虎口闭合,神态安然。面部额头、鼻梁及两腮处淡墨皴擦几遍,浓淡清晰,笔墨丰润。

【清】华嵒(款) 钟馗伏虎图 中国嘉德拍卖

【清】方士庶 西山有虎 中国嘉德拍卖

宋画虎者众,包氏父子最为著名,《后山谈丛》中描述包鼎闭门关窗,自视成虎。赵貌卓、龙章等画虎传世。宋末元初画僧牧溪,法名法常,擅长佛画、人物、果蔬,尤喜龙虎、猿鹤。取法石恪、梁楷,自由恣肆。作品多流于日本,对日本绘画有强烈影响。明清时期画虎者较多,但程式化严重,个性特征不明。近代画虎大家张善孖画笔救国,虎多为跃虎、跳虎,生气盎然,自成一家。其大风堂画虎弟子无数,胡爽庵、姚少华均有所传承与发展。

张善孖 福寿齐眉 1938年 文物商店旧藏

刘继卣 虎 1979年 中国嘉德拍卖

虎画技法众多,以丝毛为主,干湿画法均有,古代有照猫画虎的问题,程式化、模式化较为严重,虎形象未能充分展现出魅力及造型特点。随着绘画理论的不断丰富、绘画技巧的融合,在近现代虎画创作有了新的发展和特有的艺术气质。

民俗里的“虎”

我国崇虎民俗丰富,历史悠久。生肖虎,悬挂虎画驱灾镇宅,流传大量虎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典故,为子孙起名定字均有虎出现,又有虎雕、虎画、虎枕、虎头鞋、虎馍馍。

东汉名将班超既是西击匈奴、保护西域各族安全的护卫者,又是护卫“丝绸之路”畅通无阻的虎将,于是他自幼就被人说成是“燕颔虎头”。直到今天,人们见男孩子长得圆润健康、富有生气,还习惯誉之为“虎头虎脑”;比喻人英武、风度矫健,则说“龙骧虎步”“虎背熊腰”。这些都有着深厚的民俗心理渊源,也有人们的审美意识依据,它来自虎的非凡形态和气质。

【清】青缎地平针绣虎镇五毒肚兜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由于虎的长相忠厚、步履庄严,又有勇猛声威,常给人以正义感,因而赋予它以裁判者的地位。传说中古代的门神——神荼和郁垒兄弟二人,就是专门抓鬼饲虎的。从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可知,在黄帝时就有神荼、郁垒二神能执鬼的传统。汉代,新年之际都把神荼、郁垒画在门上,同时也画上老虎。所以年画中有大量虎题材呈现。

对虎的崇拜与信仰辗转数千年至今,已演变成各种形式出现在民间生活中。我国的民间风俗文化中有端午节挂艾虎的风俗,据说佩戴在身上可以防止邪毒的侵扰。大人们也会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上写个王字,再画一个虎脸,借虎驱灾辟邪,希望孩子们能像老虎一样健康强壮。对孩子们而言,老虎更是它们的保护神。

【20世纪初】杏黄色缎衣线绣五毒纹虎形围嘴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藏

在我国陕西部分地区汉族婚礼上有挂老虎馍的风俗。老虎的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早得贵子。就连常见的小孩戴虎帽、穿虎鞋、睡虎枕、围虎兜,也是想借助虎的威力来祈愿和保佑子孙万年平安、驱邪纳福、健康成长。

虎的文化催生了虎的艺术,虎的艺术又汇聚成虎的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以虎为原型的民间艺术层出不穷,其中造型多样的布老虎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工艺特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无论是河南淮阳用黑白相间并彩绘而出的黑老虎;还是北京地区用黄布做底料,花纹与五官都用黑、白、红各色缎料剪贴而成的传统布老虎;亦或是徐州地区以浓郁的红色为底身,辅以多种夸张手法的封侯虎……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透露出它们各自的“艺术方言”。

顾志军 江南开春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2022年

总而言之,虎在民间习俗中,寄托着消灾辟邪等美好寓意。“虎”年即至,我们在应对疫情带来的艰巨考验时,也愿以虎之祥瑞、虎之生气开启人们璀璨的明天!

编辑| 刘 晶

制作|冯雅颖

校对| 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2年出版38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