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库车境内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达195余处,被列为“丝绸之路库车段”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级41处。著名旅游景点有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千佛洞、库车王府、苏巴什古城等。处于乌鲁木齐至喀什、独山子至和田的中间地段,国道314线、217线在县城交汇,南疆铁路横穿县域,民航直达乌鲁木齐,成为南疆集航空、铁路、公路相交织的客、货运集散地。库车系突厥语译音,维吾尔语地名,胡同之意。“因其地为达南疆腹地之要街,故名。”“库车”一名自古有多种写法,有“丘慈”、“屈兹”、“曲先”、“鸠兹”、“库叉”等。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名为库车。一说,“库车”系古代龟兹语,意为“龟兹人的城”。


龟兹国(拼音qiū‘cí,梵语Kucina)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


龟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

都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古城)。西汉时隶属于匈奴。公元前77年(汉昭帝元凤四年),龟兹服从于汉。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汉廷在龟兹东乌垒城设西域都护。王莽时重又隶属于匈奴。

5世纪前期,龟兹一度被柔然控制。448年,北魏攻占龟兹。5世纪末,曾隶属于西方强国嚈哒。此后,龟兹曾先后遣使于西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时,龟兹臣属于北方西突厥汗国。615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曾遣使入朝。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攻灭高昌,设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并设安西都护府,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军攻灭龟兹,将龟兹纳入统治。658年,唐朝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在历史长河中,龟兹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龟兹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作"第二个敦煌莫高窟"。龟兹人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铁业,名闻遐迩,西域许多国家的铁器多仰给于龟兹。

曾经作为西域强国之一的龟兹,故地便是在如今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境内。作为龟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龟兹石窟壁画,千百年来静静地记录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龟兹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12世纪,比著名的莫高窟石窟还要早200多年。现存的龟兹石窟有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台台尔石窟、温巴什石窟,库车县的库木吐拉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森木赛姆石窟、玛扎托伯赫石窟、苏巴什石窟、阿艾石窟,新河县的托乎拉克埃肯石窟,以及历史上属于龟兹的温宿县沙依拉木石窟、喀拉玉尔滚石窟等。

这些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窟,在龟兹画家的笔下就是一个个佛国的天堂。他们运用手中每一笔每一画的色彩,为了无生机的墙壁注入生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佛陀、菩萨、比丘、力士、飞天。


龟兹壁画艺术始于东汉末年的公元3世纪左右,延续至约11世纪的宋代,经历了七八个世纪的发展。龟兹石窟壁画随佛教在龟兹地区的传播而兴起,也因佛教的衰落而衰败。由于反对偶像崇拜的教派势力的严重破坏,再加上洪水等自然因素的损害,留存至今的龟兹石窟寺壁画多已斑驳残缺。这还不算历史上的惨痛劫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先后有俄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西方探险队来龟兹石窟考察,大量的壁画、雕塑和文书等珍贵文物流失国外。其中,在龟兹石窟中揭取壁画最多的是德国人。更加令人痛心的是,一部分流失德国的龟兹壁画毁于二战。目前,流失海外的龟兹文物大部分藏在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还有一部分散见于新德里、东京、首尔、圣彼得堡、伦敦和牛津、巴黎、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加强对龟兹石窟及佛寺的保护,对洞窟进行调查编号,安装门窗,修筑了通往洞窟的道路,组织专业人员临摹壁画并多次保护维修。


虽然龟兹石窟受自然、人为等各种因素的破坏严重,但在这些残损的画面上,仍可见到色彩纷繁跳跃、形象活泼欢悦的壁画艺术形象。这些壁画独特而华丽,雍容而典雅,不仅与丝路明珠敦煌的壁画大异其趣,也和邻近的高昌、于阗的绘画风格颇有差异。西方学术界一致认为龟兹壁画深受印度、波斯、希腊等文明的影响,但与这些地区的绘画风格相比,龟兹画风也是鲜明而独特的。龟兹壁画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历史价值早已与其审美价值融为一体。


壁画是龟兹石窟艺术最主要的方面和最为丰富的内容,在题材上主要包括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尊像画是佛国世界的人物画,有各类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天龙八部、伎乐飞天等,这些佛像画基本上都与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佛教故事画以及说法图等同时出现,是佛教壁画的主要内容。在龟兹壁画中,尊像画也大量出现,构成了龟兹异彩纷呈的佛国世界。佛经故事画,包括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画描绘了释迦牟尼佛过去若干世为菩萨时忍辱负重、救世救人的种种事迹与善行。龟兹壁画中本生故事有130多种,其内容之多,居我国石窟壁画首位。佛传故事讲述释迦牟尼从入胎、出生、成长、出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以及涅等被神化了的传记性故事。因缘故事是讲述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度化众生的种种故事教化事迹,这些故事画在龟兹壁画同样占有相当的地位。此外,还有由于信仰出资建造绘制洞窟的供养人画像,以及引人注目的装饰图案等,尤其是鳞次栉比、满布窟顶的菱格图案让人惊叹。在龟兹壁画中还有一种相当流行的题材――天相图,它们通常画在拱预或甬道的顶部来象征天空。如克孜尔第38窟,位于主室券顶中脊的象征天字的部分,以深蓝为背景,其上纵向排列月天、风神、立佛、金翅鸟、月天等形象,金翅鸟为双头衔蛇形象,立佛的双肩和躯体喷出火焰,风神半露云端作鼓风状,形象塑造具有异域色彩,整个排列组合富于装饰性。



龟兹壁画虽然内容繁多,但壁画的整体安排与石窟的形制联系紧密,仔细观察,也不难得出一些规律来。其壁画主要集中在能够进行礼拜的洞窟中,如大像窟、中心柱窟、方形窟等。大像窟壁画一般绘制于左、右侧壁,顶上画伎乐飞天;中心柱窟与方形窟后室(前室现多已坍塌)的壁画内容基本相同,四壁大多画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佛传故事等,穹窿顶画伎乐天人、菩萨,四角画天王、飞天或千佛。在内容与形式上安排如此缜密的龟兹壁画,在整体构图上也是颇费一番心思的,菱格状的构图尤其独特、新颖,成了龟兹壁画艺术的一大创意。这种排列整齐似鱼鳞、织锦的单元格构图,把佛经本生、因缘故事绘于格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尤其是在有限的墙面上最大限度地进行了空间利用,让众多的佛经故事得以最大可能地展现,真可谓神工意匠。为了打破菱格带来的呆板局限,画工们也采取了菱格边曲线勾勒、色彩冷暖对比等手法来协调,此外,还在菱格之间穿插了无数奇花异树、走兽飞禽,让画面人神交错,禽鸟相依,更加相映成趣,层出不穷。





































































来源:古村落联盟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