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九部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上,总十五)
葛维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5年
阎云峰、房周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58年
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河南郏县大李庄乡《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作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由此,那个时代中的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成为社会中的一道风景。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为此发布了通知。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从1962年秋到1966年夏,4年共有去农村的知青129万,“它适应了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要求,减少了城镇人口,支援了农业生产和边疆建设”。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此后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据统计,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
较早表现知识青年的作品是葛维墨1955年创作的油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他在中央美院研究生期间创作的。这一年他毕业留校任教,同年入马克西莫夫绘画研究班。该画表现了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大垦荒运动的号召,离开城市走向荒漠。他们迎着朝阳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而这一对人群在画面的感觉能够让人联想到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该画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展现,曾经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显然,知青作为一个群体,知青运动作为一段历史,他们的事迹和身影留存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成为见证历史的形象画面。而知青画家同样作为一段历史的存在,他们的经历和创作,也为新中国美术史增添了特殊的篇章。
温葆《四个姑娘》,1962年
宋贤珍《她们在成长》,1964年
李震坚《凤凰山下十姑娘》,1964年
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表现知青的绘画创作一直持续不断。1962年,女画家温葆创作的油画《四个姑娘》,表现了4位青春、阳光、时尚的农村姑娘,其时尚是作为新一代农民的知识,表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意义。她们之中不管是拿着扁担、草帽,还是带着像普通农民那样的头巾,都显现出了阳光下的劳动热情。其背景正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家政策导引,鼓励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学生志愿去山区、农村、边疆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因此,该画表现出的时代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女画家宋贤珍以6个姑娘构成的《她们在成长》(油画,1964年),与《四个姑娘》一样,也是表现在农村中成长的女知识青年,她们在劳动之余的学习中所流露出来的各种神态,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那种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时代精神。而李震坚入选全国美展的《凤凰山下十姑娘》(中国画,1964),表现的是浙江海盐县澉浦公社凤凰山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劳动,进行科学实验,种出丰产棉而成为一先进集体。画中的10位姑娘多数扛着锄头、铁锨,其中一位背着杀虫的喷雾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青春和富有朝气。
《广阔天地新苗壮》(广州市委宣传部美术组,张绍成执笔,1973年)
《广阔天地新苗壮》(广州市委宣传部美术组,张绍成执笔,1973年)是一幅在当时影响甚广的宣传画,画面所表现的青年朝气蓬勃,尤其是最前面挑担的女知青昂首挺胸,都代表了那个时代鼓动学生上山下乡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70年代关于这一题材的绘画创作一方面是表现现实中的知青,另一方面是鼓励更多的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那些知识青年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劳动,因此,反映到当时的绘画创作中就能够看到天南地北。何绍教的《学耕》(油画,1972年)表现女知青在当地女社员的辅导下赶牛耕地的画面。这是江南的水牛和水田,有青山为背景,有“半边天”的时代意义,是“大有作为”的写照。可是,却与主流中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不同,这里看不到“出路”,却入选了1972年的全国美展,这可能与作者是浙江省建德县一个贫瘠乡村的插队知青的身份有关。而此画曾被当作知青美术的典范,也直接影响了画家后来的发展。恢复高考之后,他经过专业的学习,在长期的美术创作中一直以表现江南女性为主。
何绍教《学耕》,1972年
何绍教《学耕》,1972年
周思聪《长白青松》,1973年
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女画家周思聪(1939-1996),1973年创作了中国画《长白青松》,表现了2位来自边疆建设兵团的女战士,她们怀抱着青松苗回到母校看望当年的老师。这是这一时期表现知青题材中的非常特殊的一件作品,因为画面离开了荒漠、农田、土地,回到了当年的学校,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表现出来的尊师情感,实属不易。其核心是在教育之下培养出了能够建设边疆的知识青年。周思聪以善于面对常规题材而剑出偏锋,一鸣惊人。
古月《田间抽水站》,1974年
周树桥《春风杨柳》,1974年
1974年,周树桥的油画《春风杨柳》,唐小禾的油画《收获》,都是以70年代初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为背景。在众多表现知识青年的作品中,表现女知青的作品以《春风杨柳》最为著名,也最具时代特色。《春风杨柳》表现了知识青年刚到农村,受到贫下中农热情欢迎的场面。她们胸前戴着从城里出发时戴上的大红花,她们排排坐,以满脸的笑容接受乡亲们端来的茶水,正等待欢迎大会的开始。她们的身旁是将要落户到这里所带的行李,而主席台上有将要赠送给她们的图书,而旁边的椅子上有送给她们的草帽。这些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性格的知青,所表现出来的对眼前广阔天地的惊奇。对她们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却憧憬着接受再教育的未来。作者将画面处理成逆光的效果,画面透亮也有着对于美好前程的寓意。该画入选了1974年庆祝建国25周年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7年,又参加了“纪念《讲话》发表3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2006年,入选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广廷渤的《我为祖国放骏马》(油画,1974年),表现了与当地牧民一起在草原上放马的女知青,她们身穿军装,肩背钢枪,表现出了边疆特色。而李秀的《毕业归来》(套色木刻,1976年)则表现了那个时代中的大学生学成回到家乡的喜悦,当列车到站打开车门后,她看到久违的家乡新貌所露出的笑容,正表现出了时代主题中的特别的内涵。
广廷渤《我为祖国放骏马》,1974年
张迪平殷恩光《来到第二个故乡》,1974年
李秀《毕业归来》,1976年
(未完待读,敬请关注)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email protecte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