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古代宋朝时期,绘画艺术空前繁荣,由于北宋统一结束了长期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得社会上商业手工业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空前繁荣,艺术水平也随之提升。
从政治角度来看,宋朝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或许是失败的,但在文化艺术角度上来看,宋朝却可以名列前茅,在宋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画家,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财产。
尤其是当时的宋徽宗赵佶,他本人便非常喜欢绘画,在宫中开设画室的同时还网罗全天下著名的画家,让他们创制了许多著名的画作。
整个宋朝诞生了许多非常著名的绘画,比如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唐的《采薇图》、马远的《踏歌图》,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绘画作品。
在当时除了绘画艺术高度繁荣以外,民间还出现了许多绘画理论著作,比如说《图画见闻志》和《林泉高致》,它们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作画懂得欣赏绘画,形成了非常良好的文艺环境。
这些绘画在当时大多被收藏于宫廷中,即使后面出现了朝代更替,但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却始终被统治者珍藏,并一直向后延续。然而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外敌侵略的事件,他们的烧杀抢掠行为,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文艺作品流失海外。除此之外,清政府覆灭之后,很多皇宫内的珍贵文物被宫女太监带着逃到了宫外,再加上末代皇帝溥仪本人也带了很多里面的珍贵字画,使我国的文艺作品遭受了很严重的损失。
这些被带到民间的珍贵绘画,大多都被他们以低价售卖,然后被民间收藏爱好者持有。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能够卖出去一幅字画可以保证自己不饿肚子,因此很多太监宫女在出逃时都会带上里面的珍贵文物,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清政府刚被推翻之后,皇帝和满清贵族是可以继续居住在皇宫的,他们可以在里面继续生活,每年还会得到一大笔补助资金,也就是当时施行的满清皇室优待政策。
因此那时年少的溥仪经常会趴在城墙上,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军队,那时的他还不理解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宫中的所有人都不允许他出去,自己只能够在皇宫内生活。随着溥仪渐渐长大,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被推翻,随时都有被赶出皇宫的风险,为了让自己在民间也能继续生活,他通过自己的弟弟溥杰,从宫中带出去了很多珍贵字画,以保证未来的生活需要。
果不其然在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好在那时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弟弟带出去了很多字画,全部变卖也能够用以维持生计。这些字画不乏有很多佳作,其中就包括了宋朝时期的《十咏图》,说来也巧溥仪并没有将这副画作售卖,反而是送给了自己的贴身侍卫。这副《十咏图》就这样被这名侍卫珍藏并传承,一直传到他孙子那一辈,才重新将其拿了出来。
这名老人姓孙,据他本人表示这幅画作是自己的爷爷从溥仪手中得来的,拿回家之后一直珍藏起来,始终没有给外人看过。自己之所以选择让这副画作重见天日,是因为自己的家庭已经贫困潦倒难以度日,只好忍痛卖掉这幅画作。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话,认为这样一个贫穷的东北老人手中怎么可能会有真迹,然而博物馆的专家进行调查后,发现他说的话竟然是真的,这幅画真的是当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的《十咏图》。
老人想上交国宝,并且还索要800万元,但是专家称最多只愿出1万元,专家表示这幅画原本是故宫内的藏品,理应由国家所拥有,但由于战乱丢失所以并不追究,希望老人能够以一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他会再无偿捐献给博物馆。但老人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在他看来这是北宋时期的名画,又辗转经由老佛爷和溥仪之手,不应当只卖出这么便宜的价格。老人转身拍卖出了1980万的天价,把这个画作又重新卖回了故宫博物馆,现在我们过去参观就可以看到这幅真迹,从1万元变成1980万元,相信这名老人的内心像是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大起大落,他要感谢的是自己的爷爷,能够将这个宝贝一直传了下来。
结语
有人可能觉得故宫博物馆的这个做法太傻,这是国家的文物应当直接收回,但要知道的是这幅画作是当年溥仪亲自赏赐给别人的,而且还是在建国之前,我们应当遵循这一原则,用自己合理的方式拿回国家的宝物,事实证明故宫博物馆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高度赞扬,它保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资料:《图画见闻志》 《林泉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