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而在这个时期所涌现出的一系列美术作品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其中首推抗战题材木刻版画。在今年的拍卖会上,古元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木刻版画代表作《减租会》 拍出了5.6万元;沃渣的木刻版画《抗战总动员》,估价2.5万至3万元,成交价为6.72万元。

中国的木刻版画有着悠久的传统,早期的木刻版画大都在章回小说中起到插图的作用。鲁迅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发起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使这一传统木刻版画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木刻版画选题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创作技法通俗易懂,艺术感染力着眼于广大群众的优良传统,使其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国木刻版画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和鼓舞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不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美术工作者创作的木刻版画都在宣传抗日和唤起民众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抗战版画的内容题材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类型:宣传抗战类、战争场景描绘类、战区民众生活与军队生活类、解放区新气象类。版画家们用各自不同的作品记录了特殊历史,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大众疾苦,宣传了抗战精神,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人民的艺术家,在政治与艺术上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时期的版画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了深刻,并在此过程中从艺术特征到审美取向再到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抗战时期的版画在形式风格上也有很大变化,艺术创作风格西化倾向逐渐减弱,代之以新鲜活泼、明朗朴实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特别是作品吸收了当地民间美术(剪纸、窗花、民间木版年画)的特点,融合新法创造了崭新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考虑到解放区木刻版画作品流传很少的客观现实,反映和记载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社会知名度的同时代出版物,也就有了重要的收藏及史料价值,加上存世量相对小的优点,一直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重点馆藏品种。这些年来英国、日本和香港收藏者开始批量收藏中国早期木刻版画经典作品的举动,也佐证了中国木刻版画艺术品仍存在较大市场机会。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名家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版画作品的升值潜力非常可观,像力群在1945年创作的《毛泽东像》,在2005年的拍卖会上行,估价1.8万元至2.2万元,成交价为4.4万元。到了2007年,其成交价已经达到了7.48万元。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也组织过版画家进行过抗战选题的版画创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人民日报》美术组在1965年请四川美协创作的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美术作品,由《人民日报》刊登。四川美协的画家就以集团军作战的阵式,推出《抗日烽火》这样主题鲜明,阳刚大气,画幅尺寸一致的黑白人物木刻组画,其力度、气势及产生的影响,在当时是罕见的,其中参与的画家包括李少言等。在2005年的拍卖会上,这组版画的成交价达到了12.1万元。

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可以关注抗战时期的一般作品,这类作品的价格基本上在几千元左右,收藏的门槛并不高。除了版画原作之外,有关抗战时期的版画刊物,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也非常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