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清溪镇是客家人聚居地,也是著名侨乡,目前该镇正大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名镇建设,遍布该镇各个角落、由历代华侨修建的客家碉楼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乡亲的关注。近日记者走进清溪,走近雕楼。

记者登上当地民房的楼顶,极目远眺,看到一根根似烟囱一样的灰色柱子直插苍穹,把清溪上空的天际线勾勒得高低起伏、参差错落。这就是客家碉楼,一个坚固的客家文化符号,一个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物化表现。它似一座座丰碑在向世人昭示着那久远、沧桑、延绵的客家文化。

碉楼起初是客家人为维护自身安全或本村、本族的利益,而纷纷修建的一种防御性建筑。清溪现存的碉楼多为华侨出资修建。据清溪镇志记载,清末民初,许多返乡后的华侨,携来大量财产,面对战祸与土匪,政府无能,他们只能自保。于是,不少华侨开始出资修建碉楼保护家产。碉楼或全村集资共建,或几户出钱修建,或独家投资建设。

华侨生活在异域他乡,受异国的建筑元素熏陶,便将其与岭南建筑风格交融在一块,甚至有不少碉楼还是完全根据华侨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体现出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碉楼占地面积一般在25至50平方米之间,都呈四方立柱型。碉楼的墙体所用材料特别讲究,它的墙体是用泥、沙、石灰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为了使墙体坚固,人们运用了一个令现代人也为之啧啧称奇的神秘方法--把糖水和糯米饭渗入三合土中,通过化学作用,可以使墙体变得似铜墙铁壁一般。 碉楼内部空间较大,里面存储上粮食和水,可以顶得住十天半月的袭扰而衣食无忧,袭击者久攻不下,自然退去。

经过岁月的的洗礼,清溪的碉楼似乎走下“神坛”,遭遇冷落。但是碉楼却从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岁月浸淫,它那棱角分明的架构依然笔直,敦实硬朗的身躯依然挺拔。随着数量的减少,它的稀缺、尊贵、它的价值似乎日益凸显出来。

碉楼与漂徙的客家人一样,在岁月长河中承受了无数风吹雨打、苦难磨砺的洗礼,它是客家人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的见证,是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物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