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家园”是香港油画研究会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展,同时也是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节目,展出场馆即港大美术博物馆。初听到“首展”两字,笔者其实内心是有惊讶的。“香港油画研究会”作为一批本土油画家自发组成、渴望凝聚众力推动本土油画艺术传承的组织,成立4年来,竟从未独立举办过具有规模的作品展。带着这样的疑惑,笔者与是次首展发言人、油画研究会秘书长萧滋先生进行了沟通,从而对香港油画发展的衰微现状多了些认识。“油画”作为正统艺术,在如今香港,既无专业美术学院的教育推动,也欠缺展览与对外交流契机,而这次匯聚22位本地着名油画家作品的展览,或许正是想尝试改变这种现状……
油画艺术呈边缘化态势
萧滋开宗明义地表示,办这次展览的宗旨就是在油画已趋衰落的当下,令更多人重新认识、重视香港油画。源自西方的油画艺术其实在抗战前的香港有很好的基础,岭南油画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马家宝、陈学书等近代一批代表人物,也为本土油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彩。但近二、叁十年来,油画却在多媒体、装置等现代先锋艺术兴起的衝击下,被边缘化到一种弱势地位。
萧滋认为,一方面老资格画坛前辈专注创作、不喜抛头露面,致使油画鲜少如前卫艺术般经常曝光在公众视线内;另方面,油画的特点决定了作品内容大多建基于传统写实风格之上,无法像观念、意念先行的先锋新贵般夺人眼球。故而当今本土油画创作现状,呈现为青黄不接。光辉时代的创作风貌一去不返。
以“色彩与家园”为展览主题,正旨在突出色彩和造型两种传统油画技巧基石。参展的22位画家中,有从艺超过半个世纪的前辈,也有后起之秀。他们藉着色彩的搭配,塑形写神,表达心目中对「家园」的感觉,风格兼容具象与抽象,并结连现代主题,作品内容涵盖香港及内地形形色色景致人物,彰显出当代香港油画的多元层次。儘管许多香港老画家对近年舶来的当代艺术运作程序,远不如先锋前卫艺术家般适应,但这种专注于作品内部之深厚的投入,却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传袭下的艺术态度——扎实观察、潜心创作。
作为表现艺术的油画,最引人入胜之处也是它的深度与广度,正如展览中我们见到的,多是如《寒冬》(林鸣岗创作)这类用传统技巧传达凝重内涵的画作。据萧滋介绍,油画研究会会长林氏作这张画时本意就是反映地球遭人为破坏后的凄凉,创作完成后撞到日本地震灾难,从而相应成更为凝肃的反思。
艺术不能脱离传统
如今,确有些倡导大力发展西方前卫艺术的创作者,认为如油画般的高档视觉艺术已行至山穷水尽、跟不上时代、无法承担「当代」角色,装置、行为艺术与摄影早已后来居上。但萧滋认为,传统永远不会过时,艺术长足发展更永远不能脱离传统。「儘管现在许多年轻人学艺术时,会选择水墨、装置、甚至数码等等上手较快的门类从而放弃油画,但任何一门艺术的创新,其实都根植于传统。」而倘若人们都不去重视油画这一传统艺术珍宝,那么油画于香港而言,便永远只能是面对西方各国博物馆中展出辉煌画作时的望洋兴嘆。
但事实上本土艺术家中,一样有对油画充满热情和追求的耕耘者,只是在现代艺术兴起的大潮之下,我们太难一睹他们的全貌。“色彩与家园”希望改变这种状况,油画研究会的成员们也为之付出了如是努力,但笔者相信,真正的改变是大家去关注、欣赏、理解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