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历
尹石(南乡子)1953年出生。中国美协第六、七、八届理事,江苏省美协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岀版专著有《写意墨竹法》《写意菊花法》《怎样画竹·提高篇》《尹石中国画精选》《尹石书画篆刻作品集》《尹石作品集·上下卷》《南京,我的港湾——尹石诗钞》等。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论文、诗词、散文等发表于国内外各类报刊。20余次出任全国中国画展、百家金陵画展评委。
尹石擅写意花鸟,兼作山水,擅长墨竹、紫藤、鹰等题材,尤以墨竹见长,被美术理论界鉴为“江南一竹”之誉。绘画是尹石的本行和主业,他曾师从扬州名家王板哉,后追溯文同、八大、石涛、八怪,又从现代潘天寿、李苦禅诸家汲取营养,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成为“江南一竹”。深厚的传统学养使其作品独具风格,他根据自己的艺术感悟,将传统艺术语言进行重构,标识一种现代意识和艺术主张。他的绘画作品,无论从笔墨技巧、造型特征、画面构成等各方面,都在传统的底蕴之外,彰显出不同凡俗的现代特征。
尹石的书法,给人一种传统出新的感觉,那圆中带方,直中蕴曲,枯中含润的笔法,奇崛风姿的变化体现出一种品德与修养,智慧与毅力,传统与现代,这种深邃的书境,正如明人项穆在其《书法雅言》中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酋犬、立之为节操,宜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他所书内容,多为自作诗,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胸中添锦绣,笔墨抒情怀,诗书合为一,相得益彰,格外完整丰富,把美的境界提得更深,推得更广。
尹石恪守“书画同源”的古训,认真研习书法,追摹石鼓文、“二王”诸碑帖,游于篆隶行草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面貌。《印经》中云:论印不于刀而于书,犹论字不以锋而以骨。刀非无妙,然必胸中先有书法,乃能迎刃而解。尹石有深厚的书法功底,他所创作的作品,用笔朴而不肆,结构美而不妍,线条浑厚流畅,意趣自然,往往在平凡中见奇趣,给人以新颖多变之感。他的许多经典印章的谋篇布局,充分运用疏密变化的对比之美,寓机巧于娴熟之中,使作品呈现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正如《印经》所曰: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逸品也。
尹石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常常将诗、书、画、印融合于自己的书画作品之中,诗词意境、绘画构图、书法底蕴、印外功夫,联袂益彰,同放异彩。诗、书、画、印的 结合,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的艺术内涵。他的作品如其人,给人以力量,使人振奋。
石头城上画吴楚
尹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的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道尽六朝荣辱。是故也,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藉此感叹历史上之吴楚画坛,不亦乐乎?事虽已矣,来者尤可追。来者尤可追——1950年代至今,在这片复“苏”的江苏山水泽国生存的画家如刘海粟、陈之佛、傅抱石、吕凤子、秦宣夫、吕斯百、苏天赐、谢海燕、颜文樑、陈大羽等大家及大家之作品,是否一如这片养育他们的“如画江山”一样美乎?其必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与古会,笔随当代。
君不见,前有民国画坛人才济济汇于南京,后有遗老精英画家遗存于金陵,加之后生可畏,毛遂自荐,自是国之美术半壁江山!
君不见,初有傅氏抱石衔领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诸君作“二万三千里写生壮游”,画岀了《山河新貌》动京华、震山河、泣鬼神。丹青岀于蓝,笔墨高于古,是谓“新”也!后人慨曰“新金陵画派”以为载史!
君不见,作为西画“入口”主要口岸之南京遗留大批油画、水彩画之精英,于1950年代后渐显才华,有“横跨三世纪,水彩一剑父”的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和杨云龙等同仁及后生作品一展当代风情、彩色世纪风雨。更有“江苏三水(山水画、水彩画、水印版画)”之一享誉国中!至于“三水”之一的“江苏水印版画”则在吴俊发、张新予、黄丕谟、朱琴葆诸君努力下,改旧制,萌新法、得新貌,令版画不“板”,气韵生动,为中国版画史写下崭新一页!
及后,经“文革”,历改革……江苏美术再度美哉!美在美术院校、美术馆院林林总总、新人辈岀;美在国展、省展大作问鼎,金榜题名;美在创办“百家金陵画展”之名牌,举贤海内之骄子,储丹青于金陵!至于国、油、版、雕,连、年、宣、漫、插诸画种则全面发展,更引动漫、设计新品于其中,是谓乎大也!呜呼——往事历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然而,往事并不如烟。蓦然回首处,美术事,不尽是春花秋月,亦存云隐雾障。许多事,欲说还休,且留待后人评说!……幸甚至哉,余有幸服务于江苏省美协工作凡二十余年,得窥一斑,略记冰山一角,请诸君斧正。知否?知否?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畫
書法
篆刻
尹石 国画 绿色的记忆
尹石 国画 雪竹精神
尹石 国画 风急天高气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