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许宁,1981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大美术系。1992年6月(获批)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92年8月调入广东中山市中山日报社,现为中山日报社主任美编、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山画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油画《浴》1983年入选“第二届全国卫生美展”;油画插图《高原色》、《祈》等6幅、19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199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版画系列《岁月》1990年获“全国青年版画大展”三等奖;宣传画《水——生命之源》1991年入选“全国宣传画展览”;版画《母亲》1997年入选“中国艺术大展”;油画连环画(共25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和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油画《难民》2003年入选“广东省第二届油画艺术展”。油画《节日》2004年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铜奖;油画《农家乐》2008年入选“广东省第三届油画艺术展”;版画《藏女》2018年入选第-届全国(观澜)小幅版画展。

油画《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

油画家许宁的言说方式

文/刘春潮

一个画家采用怎样的叙述方式来表达自己,最终形成怎样的个人视觉图式,是与画家的人和经历分不开的。

许宁在创作阶段总是沉默,有想法,但他选择把这种难以言表的想法赋予了油画。许宁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山日报》社主任美编,主要从事油画和版画创作,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其作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油画《盛典》

一,模糊的叙事性

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解读从来都不是从乙到乙的归位,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方式与方法,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丰富着艺术品本身。读许宁的《山花花》、《佛门众生》、《节日》等作品,读者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作品中的叙事成份,想象却又无法精准的与具体的故事情节重叠,产生一种既亲切又游离的距离感,呈现出油画作品模糊的叙事性。

油画《佛门众生》

二,独特的民间性

许宁油画作品独特的民间性,得益于其对中国民间艺术和版画的成功引入、吸收及超越。绘画中任何一种元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无论是色彩,还是形体。只有适当的色彩放在相应的位置,适当的笔触附着于相应的形体才能产生审美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一件作品的魅力是一个视觉的“集成”,许宁的油画作品在造型的变形处理和色彩的夸张装饰中实现了这种“集成”,使作品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视觉张力。

油画《传经》

三,厚重的神秘性

粗黑的线条是许宁在油画创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段,这种线条的反复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凝重感和神秘性。

而我们知道,历史对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要求往往很多,比如个性面貌、比如技术水平、比如思想内涵、比如学术高度等等……但事实上,能同时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作品却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暂时这样来要求一个画家,一幅画不一定十全十美,但前提是一定要有自己的面貌,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能把这种过人之处发挥到无人能及的高度,那就是成功。

回过头来,从许宁的油画作品《山花花》、《佛门众生》、《朝拜者》、《农家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他已从绘画的叙事性、民间性和神秘性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故事的言说方式……

刘春潮(广东中山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油画《圣地在远方》[局部]

画家许宁:大部分快乐时光都和艺术有关

文/柯颂

相信有不少画家与记者一样,对许宁油画作品倍加欣赏,他的《盛典》、《圣地在远方》一直令我深深感动,他的写实绘画中有着理想的灵性,他的冷静外表下是他对这个世界美好事物的热爱。许宁五十年代末出生,有着那一代人特有的沉重与责任,可他却是乐观的,因为他生命里的快乐时光大都和艺术有关。

油画《藏民》[局部]

许宁热爱油画是从少年时的十年“文革”开始,那时他在江西南昌革命老区,满眼见到的都是革命历史油画。与新中国许多第四代画家一样,许宁在当时的大环境影响下,练就了扎实的写实绘画基本功。值得回忆的是七十年代初,挿队江西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当时就借调在江西出版社工作,因此许宁有机会看到陈丹青、丘玮等一些知青大哥画画了,以致多年后许宁在日记里写到“我对西藏风土人情描绘的强烈愿望由来以久,最初是在大学时代被陈丹青的油画《西藏组画》所感动,1988年我终于去了藏区,画了大量的写生作品,身临其境,很有感触。”可以看出,榜样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致于他许多表现藏区生活的作品后来不断入选全国美展并有获奖。这是许宁绘画的第一阶段。

油画《藏族父女》

新世纪开始,中国传统文人画加剧返潮,“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但现代的文人画,特别是后来诠释的中国式文人油画更是强调神韵,讲求笔触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文人画应该“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许宁的油画受其影响转型走中国式文人油画之路。

油画《牧马少年》

他用类似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将人物写实化、背景意笔化,取得深邃沧桑的意境。这显然是他在用娴熟的西画技巧诠释传统中国文人的淡泊从容和儒雅,用写实的绘画语言描述独特的象外之绪。在他随心所欲操控线条和色彩的同时,更多是在尽情享受着趣由笔生,法随意转。

《开耕》

知名画家刘春潮也这样认为:“许宁油画作品独特的民间性,得益于其对中国民间艺术和版画的成功引入、吸收及超越。绘画中任何一种元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无论是色彩,还是形体。只有适当的色彩放在相应的位置,适当的笔触附着于相应的形体才能产生审美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一件作品的魅力是一个视觉的‘集成’,许宁的油画作品在造型的变形处理和色彩的夸张装饰中实现了这种‘集成’,使作品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视觉张力。”

油画《马邦》

从西方油画到东方中国人的油画,许宁一直在画“纯正”的油画。他说他并不是非要走一条学贯中西的绘画之路,是生命里不可名状的种种默契使他走到现在。的确,他的写实主义画风至今不曾改变,然而许宁用“无流无派”来总结目前的绘画心境,说有良知的艺术家都该是本真的。从东方笔墨到西方色彩,中国人努力地走了几十年,如何带着法度严谨的造型和色彩传统走回来,是中国当代油画家要面对的。他拒绝做秀式的炒卖。他想追求的是将灵性与技巧、写意与写实完美结合。

《煮斋饭》

“历史对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要求往往很多,比如个性面貌、比如技术水平、比如思想内涵、比如学术高度等等……但事实上,能同时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作品却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暂时这样来要求一个画家,一幅画不一定十全十美,但前提是一定要有自己的面貌,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能把这种过人之处发挥到无人能及的高度,那就是成功。

油画《新彊人物》

回过头来,从许宁的油画作品《山花花》、《佛门众生》、《节日》、《农家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他已从绘画的叙事性、民间性和神秘性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故事的言说方式……”刘春潮表示。

油画《难民》

也正因如此,许宁的油画《浴》1983年就入选“第二届全国卫生美展”;油画插图《高原色》、《祈》19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199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版画系列《岁月》1990年获“全国青年版画大展”三等奖;宣传画《水——生命之源》1991年入选“全国宣传画展览”;版画《母亲》1997年入选“中国艺术大展”;油画连环画《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和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油画节日2004年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展览”铜奖……他1992年就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与许宁坐在悬满油画作品的画室,侃侃而谈中西方艺术时,谈吐间艺术家的真性情流露依然,中国文化人的散淡随性使他和他的画一样,写实而颇具耐人寻味的意境。

《沐浴》

《山花花》

《酥油花》

《朝拜者》

《农家乐》

《少女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