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纪传奇女艺术家及她的花园奇境 展览现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开始落地生根,发展至今已然经历了几波浪潮。近年来,艺术展览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美术馆的运营也随之面临新的机遇,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民营美术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恰逢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及全球化进程深化的时间节点,文化发展及国民素质提升需求日趋显著;另一方面则得益于那些探索在一线的民营美术馆的创办人及管理者们。

为何要坚持学术?

Q:2019年今日美术馆的展览计划是什么?

高鹏: 2019年第一个项目是妮基·圣法勒个展,她本人是一个用生命谱写艺术的法国女艺术家。我们试图通过妮基的展览启发公众如何用艺术的方式感知生命的不同阶段。4月是叶锦添的大型个览,展览主题是关于叶锦添先生近年来对于科学,生命和艺术的思考。

2019年 《全观:叶锦添》展览高鹏担任联合策展人

暑期是徐冰个展,他回国后的第一件作品“凤凰”就是在今日美术馆进行的展示。最新的这件作品“蜻蜓之眼”也选在在今日美术馆呈现,本次展览我们打造成了一个“蜻蜓影院”,并且把徐冰老师过去几十年来不同作品的创作方法与“蜻蜓之眼”做对比和连接,总结出了九个关键词,用一整层展厅来向公众展示这样的学术梳理。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让许多艺术从业者、学生及艺术爱好者来说,可以真正的看到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思想,在他们自己的创作方法、艺术呈现方式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2019年 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展览现场

“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展中主题论坛:徐冰,戴锦华,高鹏对谈现场

今年下半年美术馆着力推出的另外两个重要的项目是“今日未来馆”和“今日文献展”, “今日未来馆”是具有前瞻性,聚焦最前沿的科技与艺术的领域,包含技术、社会学、人类学,甚至哲学,通过艺术,形成一个纯粹的哲学思考、严肃的命题的展览。“今日文献展”是在国际语境里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性,文献型展览。“今日未来馆”是双年展,“今日文献展”是三年展,分别举办了三届和四届,基本形成了今日美术馆的学术面貌,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Q:在大的展览环境中,今日美术馆选择做强学术性的展览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会不会影响今日美术馆今年在展览活跃度上给公众带来的感受?

高鹏:今日美术馆一直以来的行业责任就是要求它不可能完全是跟着市场走的。当然,它的运营必须是市场化的,一家民营美术馆得以坚挺下来,就需要有它的商业模型;但是学术部分的坚持是从来都不能跟着商业走的。所以,今日呈现的是两条线并行的发展路径。

前不久加拿大沙威尼根市邀请今日美术馆,帮他们筹建多媒体馆,他们特别看好今日对未来艺术发展的一些判断和可能性的探索,这其实就体现了今日美术馆的价值。任何市场,都需要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你去一味迎合市场的时候,就会被市场甩到后面。

总需要有一些艺术机构,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自己要表达的声音。无论身处在怎样的一个时代,无论市场是好是坏,追捧艺术还是不追捧艺术,人们都需要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和反思的过程。

为何在此刻探讨未来艺术?

Q:您多次提到今日未来馆,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今日未来馆是怎样的项目?

高鹏:今日美术馆2015年发起“今日未来馆”项目,我们试图去探索未来艺术,探索艺术与科技,试图打破物理空间对美术馆的限制,并探索未来艺术的可能性。我们想做一点不一样的,在物理空间没有办法承载的,我们能在虚拟空间里实现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作。于是第一届今日未来馆设置了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增强现实三个部分。我们邀请了当时刚从法国归国的策展人苏磊先生担任第一届今日未来馆的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包括隋建国、缪晓春、Suzanne Anker、张小涛、周文斗、胡任乂、叶甫纳、林科、田晓磊、黄莺等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家。

两年后到了2017年第二届今日未来馆,我们开始探索多媒体艺术和“沉浸式”,因为有赞助商的支持所以做得更加大胆,艺术家吴珏辉和晏燕担纲了第二届策展人,并邀请到策展人及评论家黄笃,ZKM媒体与艺术中心Phillip担任学术主持,邀请Catherine Chalmers、Charles Lindsay、Claude Lévêque、曹雨西、冯梦波、郭锐文、任远、郑达等数十位艺术家及其作品参展。展览以“。zip”为主题,美术馆的整个空间像压缩包一样进行打开,给予艺术家创作的空间,为公众打造成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现场。其实在当年很多年轻艺术家及其作品并不被作为重要、严肃的当代艺术作品来进行讨论,但在第二届今日未来馆策展人的发掘下,他们今天基本上已成为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活跃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

2017年 第二届今日未来馆展览现场

也是从2017年那年起,新媒体艺术展览越来越被市场熟悉,且趋向廉价泛滥,公众开始认为,多媒体艺术就是“声、光、电”做出的娱乐性和沉浸式表演。此时,我们开始审思第三届今日未来馆的走向。

后来通过和哈佛大学以及诸多学者、策展人、艺术家的讨论和启发,于是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我们讨论的是未来艺术和科技美学,新新人类与电脑AI智能对话的畅想,展览邀请更加年轻一代的策展人龙星如担任,聚集了众多国际重要的艺术家,同时包括中国新生代艺术家,一起从目前的AI技术及科技考古学两个角度审视人与科技的关系,展览名称叫做“机器人-间”

做今日未来馆这个项目面临着诸多业内及公众的挑战,很多人问我当时为何要开启这个项目。其实就是因为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爆发,人们的生活与科技革新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渗透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在当时我们已然切身感受和预见到,科技的演变同样会影响艺术的转变,会促使艺术形式不断的发展,乃至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以及艺术市场的变革。

2019年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 DE JA VU

Q:所以可以这么理解吗,今日未来馆是今日美术馆创新发展的一个探索起始点?

高鹏:是的,我希望今日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型的美术馆。我们是和很多艺术家一同成长过来的,我们为艺术家、策展人们提供的是一个表达、交流、不断被激发、遇见更多机会的平台。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自己经历着从默默的创作到受人关注,甚至蜚声海内外,而今日美术馆同样收获了自己的成长轨迹。

今日美术馆的空间比较大,拥有三个展馆,建筑平米在两万平米以上。这一空间属性使得它面对的是公共性、学术性、前瞻性探讨的三重考验。三者间要不断地去寻找某种平衡,形成品牌,并试图跟公众进行对话。

当把艺术机构的品牌性做出来之后,就更要考虑到公众细微的感受,以及学术与前瞻性的高度。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缘故,我们还成立了新媒体实验室,以及今日艺术学院,它们所承载的就是去研发和执行更专业、更具有纯粹性的艺术项目。

2015年 上世纪——吕胜中个展现场

为何与大众交流?

Q:今日美术馆在2018年成立新媒体实验室,今年又特别成立了今日艺术学院、今日·少儿未来艺术中心。艺术公共教育是很多艺术机构这两年都比较关注的领域,今日美术馆做艺术公教的立足点和优势是什么?

高鹏:近年来,普通民众对走进美术馆欣赏高品质展览需求的逐年增长;还有很多人对艺术非常热爱,想投身与艺术行业当中来;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群,他们对于自身及家族文化艺术素养的积累有需求。所以我们在2019年特别设立“今日艺术学院”,整合今日美术馆多年的艺术资源,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机会,开展对公众的艺术素养及美学感知培育。

今日美术馆一直以来都有专门的部门在做儿童公教,这是美术馆社会职能的体现,所以各项大展期间我们都会为小朋友们打造丰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动,今年特别成立“今日·未来少儿艺术中心”来发展儿童公教事业。中心全新推出了《4C.ARTS》课程,作为PBL课程,基于4C理念——即创新能力(Creativity)、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来增强孩子们与世界、与社会、与人之间的连接,真正创造一个可以培养拥有多维视野和综合能力的教育环境。其实我们是在探索在这样一个媒体时代、科技时代,少儿获取知识的一些新途径和方式。

今日美术馆因为有自己的理论研究,同时也拥有展馆空间,能够将这些理论研究得以视觉化呈现,同时我们和普通公众、学科学者建立更加客观、专业、灵活、自由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这些都成为我们能做出、能做好以上诸多探索性实践项目的坚实基础。

今日·未来少儿艺术中心 4C.ARTS 课程

Q: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的艺术教育?

高鹏:我觉得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艺术基础教育领域。大量人才都集中北,上,广,而且都往金字塔尖上去挤。我们目前缺少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美术馆,而是更好的艺术教育。下一个阶段,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探索那些先锋的艺术,而是真正的把好的艺术理念,艺术的思维方式传播到中小学教育中,更多投身到艺术基础教育中。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将优秀的文化艺术,当代的思维方式下沉到中小学读物中,那将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为何要坚守美术馆行业?

Q:听说您明年3月就是在今日美术馆的第十年,民营美术馆历史不长,人才流动非常大,这么久在一家民营美术馆工作并不常见,为何要坚守美术馆行业?

高鹏:其实从来没有想过坚守在美术馆,只是做着,做着就到了十年,时间过的很快。其实我当初加入美术馆行业的时候,有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是托马斯·霍文的《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讲托马斯36岁临危受命,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历史上最年轻的馆长,他用10年时间领导大都会博物馆的回忆录。但是书中提到“博物馆从业人员不能和商业画廊有过亲密的接触,远离艺术品买卖,要坚守展览的价值”让我印象深刻,也以此为戒。

无论是公立的美术馆,还是私人的美术馆,都要面向公众,通过展览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艺术,是美术馆从业者的基本责任和职业操守。当初做“今日未来馆”就是在美术馆现实状况的不完善的时候,从三个基本问题:“未来的美术馆什么样?”“未来的美术馆需要承载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未来的美术馆需要和观众如何互动?”来出发,逼迫自己反思和保持忧患意识。

你说没有想放弃吗?不可能,诱惑和困难都那么多。但是每当我看、遇到和听到很多前辈讲述他们做艺术的初心,愿景和未来;看着他们或平和地娓娓道来,或激动地两眼放光,他们是用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生命,不断的让本没有价值的生命附有价值。拥有这样的前辈是行业的幸事,好似一座座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让我有勇气和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