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谷,中国美协会员,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具有多种表现语境和题材的著名画家。在长期水墨实验中,着力表现残荷的水墨样式和生存状态,以及在花鸟画的取材上不断突破,不寻旧法,总有新作品展示给世人。形成独特的《残荷系列》和《野谷子系列》。中国首套《关公》邮票作者,于2011年由中国邮政集团首度发行。
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多样性和表现手法的个性化,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又丰富多彩的大网。
在21世纪的今天,众多美术工作者想要在某一点上注入自己的符号显得如此回天泛力,传统绘画这张大网已成为画家们想要有所突破和另辟溪径的绊马锁,但同时也是允吸传统文化营养和供给生活源泉的脐带,更是登上自由艺术空间的云梯。
在古人丰富的创作素材中有众多而又难以穷尽的表现手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思想领域的突出表现,只求表现一个题材或只用一种表现手法都不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诠释的最佳方法。
人生即是一种体验,又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验过程。拒绝鲜活事物和全面营养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古人在花鸟画中注入的人文气息是当今画家们更应追求的绘画根本。
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的大家、名家,之所以能被大众所接受,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能使我们感受到那份亲近。
我在花鸟画的创作中努力寻找学术与民间欣赏之间的结合点。
题材表现的多样性更是向传统学习的最佳方法,从花鸟作品到十二生肖系列的表现,使我更好地领略到古典绘画的精髓。
对于生肖作品的创作,每一次表现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对话和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态度始终贯穿在我的作品实践中,也极大滋养了我的创新。
如果说人生是一种体验,那么题材的选择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则是生活的态度。
在广阔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传统绘画的理念和中国绘画特有的人文气息使我始终徜徉在一股心逸至高的抒情状态中。
体验、感知、表现、领悟,一切新的东西都会使我流连忘返,过去的方法、特点、符号以及所谓的风格在新的感知面前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画的谷子系列,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
我对荷有着最真切的感受,这份独特的情感来源于对母亲的眷恋。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永远在劳作,一辈子都在劳苦当中,她走了以后,留下只有我们子女对她的敬仰之情,这就是我画莲花最本质的想法。
我画荷表现的是人物的境遇、轮回、儿时的记忆和一种梦的追寻。
我画残荷居多,虽表现的是荷的生命的终结阶段,但秋的荷孕育出的蓬勃生命的莲子,预示着生命的延续和来年的茂密。
我们的爱,对父母也好,对长辈也好,对朋友也好,爱要及时。跟条件没有关系,说我有条件了再回报你,不是这样的,到那时候不等你了。你有多大能力,就回报多少爱!
画我所思,画我所想,画我最真实的想法。
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由于审美观的转变,以及技法熟练程度等的差异,其笔下所呈现的面貌自然就会有变化,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变化、循序渐进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和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独立的、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
每位画家由于素养、认知能力等的不同,以及所处的时代特点,对于传统会有不同的理解,进而对传统的表现也就有所变化。
我一直有意识地、自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着系统的研究,希望自己对传统有个更深入地触摸和感悟,同时也努力为后人起到垫脚石的作用。
写意的诉求就是传达情感、表现意趣,这也是对写意的解释。
写意的准确性不在造型的准确,而在精神表达的准确,以及传达给观者相关信息的准确,这也是写意的最主要作用。
当初有很多人要改良中国画,认为中国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建议把中国画取消。这是在社会动荡和看不懂历史前途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没有必要进行批判。
当下这个时代,中国画要有自身的特点、内涵,要区别于西洋画的那种表现语言和表现样式,它们在审美诉求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更谈不上结合。
中国当代写意画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制作比较繁复、形而下的、处处以表现为能事的作品充斥在全国美展上。反倒能够表现中国特有的写意精神,深刻挖掘中国绘画本源的作品少了。山水画的创作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当前,中国不缺乏好的画家,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左右着他们的创作意图,不能忠实于自我的创作理念。
只要我们不忘从艺初心,坚守学术引导,欣欣向荣的、笔墨清新的、言简意赅的、具有文化深度的作品必将会出现,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与艺术自信之所在。
我认为文化体现在一个人的素养上,而不是挂在嘴边。
现在不乏有这样的画家,为了标榜自己有文化,把作品画得让人看不懂或者看似很深奥,不然会觉得是件很丢脸的事。
文化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它不是一种观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认为现在有必要严格要求,不能再让一些鱼目混杂的作品影响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精神。
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要有责任感。
提到中国文化,自然就避不开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深入理解和研究才是真正解决中国画之文化归属与本质问题。
画家都应该严格审视自己的作品。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当代画家要肩负起对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弘扬的责任。
画家的艺术创作之路是根据自身对文化的感悟,去传达自身领悟到的大千世界。
生活的日新月异,促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拥有着新的感悟和笔墨的创新。
做为艺术,“创新”这个词很难用实践性的内容来阐释,并且容易把传统与现代割裂开。
我认为造型和写意或者说是韵味,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谈的。想追求韵味就不可能太写实,就如齐白石说的“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中国绘画当中韵味的表达,说到底是一个画家修养的表现。
每个时代的绘画特点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文化背景,一件艺术作品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而独立存在,即风格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
艺术其实很简单,只要真实地表达自我。当然,我指的是用艺术的手法和语言来真实地表达自己。
一个真正的画家最高兴的事儿,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他创作一张好作品更高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这个。因为这件事情,是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追求!
一个负责任的艺术家,不仅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晁谷《帝释凡天理佛护法图》局部
没有社会给我这样的真情实感,没有让我心灵上有这么极大的震动,我表现不出这样的作品来,所以我要回馈社会,这也是我能够做一些对别人有所帮助的事情的动力。
来源:腾讯网(本平台注重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