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阅读展览手册,直奔热门打卡点,“咔咔咔”,摆几个姿势换几个表情,修图,发送朋友圈,大功告成,这一套流程走下来,从进馆到出馆,半小时都不到。至于艺术家是谁?展览主题是什么?不好意思,忙着拍照去了,没注意。
很多时候,那些在展览上拍照的人,甚至比看展还有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去打卡的是什么展览呢?有人曾经用三个字对这些展览做过高度总结:网红展,原装展品是背景墙,观众才是真·展品的当代刻奇大观园。参观过程相当于亲密好人、好友的摄影技术大考,没有个会拍照的对象都不好意思去,去了也是徒增家庭矛盾。
当然了,这种定义纯属调侃。事实上,网红展通常会被冠以“沉浸式展览”的名头,沉浸式艺术起源于1960年代,美国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一直致力于利用光线进行创作,在美术馆的空间里,构建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感官世界。但他应该想不到,在半个多世纪后,“沉浸式艺术”会和“多媒体装置”、“跨界”等词语一起,成为“网红展”的代名词。
去年,日本多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首个展览“花舞森林”,落户佩斯北京画廊。随着“网红展”这一概念的走红,TeamLab的作品也得到了“重生”。他们的代表作《花舞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是一个全包裹式的投影体验,360度的光影覆盖造成了它的沉浸式体验。
从去年五月底开始,去TeamLab的展自拍打卡,便出现在了很多人的社交媒体中,一时间,这个展览成为了国内各大城市最受青睐的展览,但在创始人看来,它原本的意义,是通过交互与科技的方式,传递“人类参与自然,同时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但因为视觉效果浪漫唯美,“拍照好看”反而成为了它最大的标签。
除了这一类无心误入网红门的艺术展,还有一类艺术展,从诞生之初就是奔着成为网红而来的。这类展览大多知识门槛不高,而且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它们的源头,其实也没多远。2016年,快闪展览冰淇淋博物馆在美国创办。在这个展览中,没有任何历史和产品的介绍,只有大量可供拍照的大型甜品装置,它曾创下5天内门票一抢而空、20万人进入等待名单的纪录,这一现象,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形态展览的异军突起。
而冰淇淋博物馆在本质上,是对一种现代社交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拍照、分享、制造话题,通过制造话题划分社群,然后进行病毒式传播。它的创作者马耶利斯·邦恩,曾经在社交平台Facebook、Instagram工作,因此深谙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之道。
网红展之所以火爆,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喜欢“晒”的心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高出片率、迅速分享的网红文化,是年轻一代的造梦所,在这个美梦中,可以获得诸如“好美”这样的赞美。从“禁止拍照”到设置“打卡点”,从观看展品到观看自己的形象,从分享思考,到分享拍照姿势和拍照穿搭,展览的意义在社交媒体的渗透下悄然改变,而看展人的满足感也发生了变化——从获得知识,到获得点赞。
不可否认,网红展能带来巨大的盈利。举个例子,当某个大型商场举办活动时,如果想要增加客流量,最流行的一种形式就是,打造一个“艺术展”。对于商场而言,它们能为商场吸引流量,流量也就等同于收入。早在几年前,就有3D视觉展在国内引起打卡热潮。几年后的限制,类似“孤独的泡面”、“失恋博物馆”等展览,仍然能够吸引一大波人前去打卡。
与此同时,很多艺术家的展览还催生出了另一条产业链——山寨展览。去年,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假展览,展览中展出的全都是粗制滥造的赝品。
值得注意的说,眼下,传统艺术展正在流失人群。因为专业门槛高、类型严肃,导致传统艺术展门可罗雀。而网红展的出现和流行,也给美术馆经营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怎样才能在这个时代做出既叫好又卖座的展览呢?
业内人士认为,“适合拍照”降低了人们亲近艺术的门槛,这是一件好事,但流量和质量的平衡,以及如何将通过“拍照好看”吸引过来的观众,变成美学教育的对象,更是当代美术馆需要努力的新方向。
网红艺术的流量大,严肃艺术的生命力强,两者很难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判孰优孰劣。何况人是复杂的,同一个人,她白天会和闺蜜去流连“繁华色彩光影”;而夜深人静时,她又会在文艺作品中找到人性的共鸣。百花齐放,各取所需,这就挺好。
当看展变成自拍狂欢 你还愿意去美术馆吗?
来源:长沙广电短秀 2020-02-15 12:32:4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
- 刘中捐赠画作《格桑花开 玉树不倒》
- 2010国际艺术与设计工作室开放日正式开幕
- 国子监油画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在京成立
-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展”开展
- 回眸春节:民俗符号日益回归百姓生活
- 德艺双馨书传神 昭示后人画有灵 -----读德昭大师的书画作品
- 郭文伟创作海洋画献礼世界海洋日
- 丧心病狂的文玩市场:到底是谁先玩起了象皮
- 揭开非洲艺术的神秘面纱:摹仿超验的灵魂体验
- 再次论证此枚西夏文钱币是大遇寳钱 不是大德宝钱
- 韩国计划新增16%艺术设施
- 齐白石纪念馆馆签约画家、少白公子-汤发周趣谈:齐白石与荣宝斋的逸闻趣事
- 梅墨生奇评吴昌硕等书法名家
- 卢浮宫举办安托万-让·格罗绘画作品展
- 班勇作品展——民国遗韵之安仁印象亮相成都
精彩热点
04-29
04-29
04-29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