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艺术品往往被认为是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品类。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总觉得艺术品投资这个词有些遥远,因为我们经常看到的报道是,拍卖会上的藏品动辄就拍出了上亿元的天价,资本的门槛比较高。但是在精神需求和投资需求都越来越高的当下,我们如何用新的眼光看待艺术品投资和财富管理呢?本期《财富雅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为我们解读艺术品投资和财富管理。

冯雅:艺术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被称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品类,我们知道投资股票是为了挣钱,我们买房子除了住以外,还能保值增值,我们投资艺术品的目的又是什么?

黄隽:如果把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我觉得它和股票、债券以及房地产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精神价值。如果对艺术品的精神价值不感兴趣,最好不要买,因为那是它最得天独厚的东西。和其他资产相比,艺术品不是标准化的,每一件和每一件都不一样,不像股票、债券。它的流动性也没有股票、债券,甚至房地产那么好。所以,我们要投资艺术品的时候,必须清楚了解艺术品的特征。

我们经常说以收藏的心态进去,或者得说服你自己是喜欢它的,或者你是认可它的,而不是完全以挣钱的方式进去。你收藏自己喜欢的,但是投资可能还要看市场,投资还要买人家喜欢的,要有比较好的流动性。整个艺术品市场是个金字塔的市场。底部是画廊市场、一级市场、培养艺术品的市场。顶端是拍卖市场,我们说得比较多的是拍卖市场的数据。即使我们在拍卖市场上看,10年之内能重复交易的,大概也就10%左右。换句话说,其实很多艺术品未必产生收益,或者说绝大多数艺术品是没有产生收益的,我们要特别强调这种精神收益的价值。

冯雅:也就是说,如果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资方式,它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不是所有人想投资这个艺术品就可以投资的。

余锦生:艺术品有一定的专业程度在里面,我觉得进入艺术品投资的话,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个是你的资金能力。艺术品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一个标的平均也得十几万元。有投资价值的艺术品,我觉得至少有几十万元以上,所以从资金上来讲是一个能力。

第二个是你内在的魄力,因为艺术品投资风险很高,万一买假的了,或者买的价格虚高了,本来值10万元的东西,你花了100万元买。艺术品的价格是没有标准的,所以投资艺术品要有很大的魄力。

第三个是你要抓住时机。什么样的时机投?

冯雅:这指的是不是要有眼光?

余锦生:有眼光。但这个眼光,既指需要大的经济背景的眼光,也指能对艺术市场本身发展规律的一个时机的把握。

第四个是专业能力。为什么把专业能力放在最后?因为专业能力可以靠第三方,可以咨询一些专业机构或者专家。但是,资本、魄力和时机,这些是别人给不了你建议的,要靠自己对经济发展、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把握。

冯雅: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拉着我说,我们去买某某某的作品,他现在的作品才一两千块钱一幅画,也许10年以后,他这个作品就十几万、几十万元了,那我们就挣了!像这种投资方式,是正确的吗?

余锦生: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机会很小。因为中国千千万万的年轻艺术家,到最后能够有投资回报的,可能只有万分之一。所以,首先要把心态放平,你对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真的很喜欢。其次,他一平尺一千还是两千,这个价格你接受得了,你可以买。买完之后,你挂家里,先获得精神收益。十几年之后,如果你喜欢的那位艺术家真的成为知名艺术家,这是意外的东西,几率特别小。

黄隽:刚才的这个例子,我觉得如果你买艺术品完全是以财务价值作为第一的话,失败的概率会非常大。为了赚钱,我建议还是不要选择艺术品,宁愿选择股票和债券。

冯雅:我参加过一个艺术品投资的相关论坛,论坛上有一个画家收藏了很多艺术品,他自己的画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当时就提了一个困惑: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卖出一些他收藏的艺术品,还是买入更多的艺术品?他指的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余锦生:这个主要看他的经济能力了。如果经济能力还可以,我觉得现在还是买入的时候,而不是卖出,由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比如拍卖市场一年的成交量也就200多亿元,比高峰的时候少了一半以上,这时有很多艺术品的价格已经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