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门

“低俗艺术对公共艺术是种污染。”著名学者曾振伟直言:

在广州市的新中轴线上,《未来之门》《百鸟归巢》《拥抱世界》……等多个户外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正逐渐成为广州城市的文化符号,而这些作品,正是来自广州市文化大师,著名城市公共艺术家曾振伟之手,去年,广州市授予曾振伟文化大师工作室称号。

十几年前,曾振伟作为海外人才被中山大学引进回国,他善用当代艺术的视觉语言来阐述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人文精神,多年来结合行为心理学、色彩学、符号学、视觉心理学、形态学等理论观点来塑造出引人瞩目的公共艺术。仅在广州,曾振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就有二十多件,这也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对公共文化塑造的意识和审美正在逐渐提高。

对于曾振伟的公共艺术,法国国家文化骑士勋章获得者、法国著名当代艺术评论家奥德·克劳斯曾评价到:“曾振伟先生的作品采用了城市雕塑中的许多新材料和新形式,重振了中国人对于永恒与运动的理解,他是一位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包含了两种具有强烈反差的元素:具有特殊书法韵味的抽象化以及十分杰出的形象化,两种不同元素的融合与碰撞,使得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发现广州的精神:广州是一座企业家与商人汇集的城市,也是一座沿海城市,同时也保持开放接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它诠释着的是一种‘生命的冲劲与力度’。”

日前,曾振伟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围绕“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话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他表示:“公共艺术就是构建一方水土和一方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土壤。”

拥抱世界

向上

很多城市充斥着不少

令人无法接受的丑陋雕塑

收藏周刊:您能否谈谈目前公共艺术的现状?

曾振伟:我认为,目前最迫切就是要梳理以本土文化观念为背景的、具有当代美学意识的正确文化观。说到公共艺术的现状,我认为现代艺术美的形态应该是带有学院派技术高度的唯美内容,要不就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成具有特定美学观的当代艺术,不然就不该摆设在公共场所之中,丑化社会和民众。但是目前在城市公共艺术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城市空间中充斥着不少令人无法接受的丑陋雕塑,这其实就是文化观的缺失。

纵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现在是四角鼎立。但是我可以说,广州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一个城市,在公共艺术方面是做得最好的城市,当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介绍我的《未来之门》雕塑和广州经济建设成就时就说过:当金蝉登顶,广州拉开了现代化建设的序幕,这已经证明广州的公共艺术是具有国际公认的时代地标的,这点比北京、上海……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做得好。

我们可以把广州新中轴线上的作品全部拿出来,跟北京、上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比对,广州在这点上是拥有非常高的自信的。

此外,我也关注到近几年国内也爆出了很多著名艺术家、机构或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脚踏实地去创造公共艺术,去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反而喜欢走捷径,即有抄袭他人文化艺术成果的现象,就连我身边的艺术家朋友都跟我倾诉过不少被抄袭的苦恼,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个人或企业却选择抄袭别人?这的确令人费解。全社会应该建立共识,抄袭是创新意识的拦路虎,我们就应该一致唾弃这样的抄袭行为。

坚决批判追求视觉感官刺激

刻意将作品丑化、低俗化

收藏周刊:您刚刚讲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公共艺术丑陋形象的问题比较普遍,另一个就是关于抄袭的问题,换句话理解:即是公共艺术的创作土壤缺乏创新的问题。二者您觉得哪个更严重?您觉得如何才能减少艺术抄袭的现象?

曾振伟:我个人觉得这两个问题都很严重。

关于公共艺术的丑陋形象问题, 我一直在强调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灵魂表现这一文化观,公共艺术家与艺术家不同,他肩负着营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社会道德义务和责任。但是近几年我看到了很多城市新建的公共艺术作品,孤立在城市的许多角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主体脱节,完全没有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对应关系,甚至艺术家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感官刺激刻意将其丑化、低俗化,毫无公共道德的作品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对市民的审美教育会起到潜移默化的误导,这也是我坚决批判的。

关于原创作品的保护与杜绝抄袭,个人认为,我们的行政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就是指政府保护原创著作权的政策和法律惩罚力度一定要大,绝对不能放纵抄袭者随意亵渎艺术家原创形态和艺术精神。就像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鸭兔事件、青海美协主席抄袭事件、上海也有过相关的公共艺术抄袭事件等等,都反映出在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如此这种公然无视原创,任意抄袭的行为,真的是令人不齿。

收藏周刊:您对上海和北京的公共艺术现状怎么看?

曾振伟:上海的公共艺术如果仅从作品的形态美学上看,好作品不少。但如果我们从公共文化意识的维度上来分析的话,好作品并没有。

但是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述事历史的公共雕塑很棒,但能够承载得了展望北京当下与未来的现代艺术载体却很少。我去年在北京一艺术院校中做学术交流的时候跟院校内的一位学者交流,发现目前即便是在国内排名很高的艺术院校里,能很好地理解现代“形态学”的老师与学生却很少,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但这其实也是目前国内公共艺术观念的一个缩影,如果艺术创作者连形态学都不懂,作品又如何体现时代意识?

用新科技打破

静态观赏公共艺术的形式

收藏周刊:大家都看到近两年深圳的艺术生态发展也比较好,这方面深圳跟广州相比,您怎么看待?

曾振伟: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构建层面,深圳的城市生态就不及广州的丰富了,就像我最近在广州创作了一件新的城市公共艺术《拥抱世界》,矗立在中信广场旁边新ICC大厦中央广场上,这是我首个利用“声光电”与观众互动的大型作品,或者说首次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复杂结构相结合的一座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每位观众都可以在这件作品上,按自己喜欢的场景故事来定制专属的灯光演绎,在交互中感知公共艺术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意识。对比而言,深圳虽然会在挺多交互展览上呈现交互艺术,更多都是临时性的互动装置,但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上都已经能支持艺术家把这种前沿交互的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运用在城市永恒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上,用新科技、新观念、新语言,打破过去观众静态观赏公共艺术的形式,让观者和作品形成一种有互动、有思想、有情感的碰撞,这应该就是城市文化形态的一种进步。这种战略高度与文化建设的规模便已经能证明广州这座城的远见。所以我们对广州公共艺术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

收藏周刊:面对现代化的建筑,您认为如何能更有效地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的公共艺术作品?

曾振伟:我们考虑在这样的空间里创作公共艺术的时候,首先就要知道或者揣摩出在周边建筑物所在区域里,能起到辐射能量的代表可以是什么?其次,再用艺术家个人所能积累的文化积淀与艺术理解进行文化表现摸索,这几者交集在一起绽放出的内容,就是公共艺术所能承载的文化,也是我们公共艺术家们必须要懂得的道理。很多人没搞清楚,公共艺术和自由艺术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甚至还有些在大学里从事艺术教育的学者都存在有认为公共艺术不是艺术的狭隘认知,把公共艺术的社会意识渺小化,以为把架上雕塑放大了就可以作为公共艺术,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这也就导致有一些雕塑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在某些传统绘画意识的支配下,会刻意凸显女性的身体部位来吸引眼球,当它们矗立在公共场合时,它无形中诱发了民众一些低级趣味,俗气的遐想,这种摆在公共场合的艺术对民众进行消极引导以及低俗意识的诱发,是起到了污染公共意识的作用的,对这样的公共艺术我们应该要有所警惕。

简介

曾振伟

暨南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博士学历、亚洲现代雕塑家(中国)协会会长、亚洲景观设计学会中国区主席、广东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席、创意中国设计联盟(CCDC)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