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申简历:
1949年北京人,1968年内蒙古上山下乡,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佛教美术五年。一直从事佛教美术考古及文物鉴定,为中外大专院校和文博单位授课,桃李天下。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点评专家。文物著述三十余种,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善画达摩类佛画,对草原人马有深入体会,画风刚健,独树一帜,获得美术界及艺术市场一致好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文物报》2022年1月11日
所谓“背屏式佛像”一词不规范
近年来注意到学术界文章描述古代石造像时常用所谓“背屏式佛像”一词,特别是1996年山东青州出土了一批石佛像后,似乎背屏式石佛造像(图一)成了一个描述佛像的专用词汇。
图一、原说明为背屏式佛菩萨三尊造像 东魏-北齐(青州诸多造像中也以背屏式命名) 青州博物馆藏龙兴寺窖藏出土
所谓背屏式佛像,实际上不过是佛像的身光背,无论是铜佛像、石佛像都是不可或缺的造像规制。不论是青州,曲阳,还是四川成都出土的南北朝石佛立像(图二)不表现身光背,只表现头光背,甚至没有身光背和头光背的佛像也随处可見,但大多数佛像是身光具足,可见不是地方的特殊形式,应该是特殊的供奉环境要求。即使铜像都可见到,有些尽管失落了光背但仍可见当年像背后有榫的痕迹。那为什么偏偏石佛像要冠以“背屏式佛像”呢?
图二、柱僧逸造阿育王像 南梁太清五年 成都博物馆藏 四川成都西安路出土
石佛像上随手可举河北蔚县出土的朱业微造石佛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高60.5厘米,藏河北蔚县博物馆)[i],(图三)此像做禅定印,结跏趺坐,身光背宽阔,浮雕有火焰纹和千佛等,纹样繁复。文章忠实描述,没有使用“背屏式造像”一词。
图三、朱业微造石佛像 太平真君五年(并没有提及背屏式造像) 河北蔚县博物馆藏 河北蔚县出土
定名最为混乱的是陈列于河北邺城博物馆的数百尊石佛像,说明牌一会儿是某年某人造某佛像(图四),无疑是依据发愿文而来,很准确而规范。尽管这尊像也有大的光背,但没有称为“背屏式佛像”。也有的没有发愿文而是依据佛像的身份定为某某佛像,也可以。最不可理解的是有些石佛没有发愿文,而是看那光背比较宽阔就定为“背屏式造像”(图五),显然不规范没道理。不管怎样,那佛像总有个造型在那里,难道连佛像身份也不能判断吗?
图四、李迴香造太子思维像 东魏武定二年(说明词很规范,是以发愿文作为定名的依据,尽管有大的身光背,但并没有在定名中提及背屏式) 邺城博物馆藏 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图五、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造像 东魏-北齐(规范的说明词应为“观音菩萨立像”就可以了,没必要在标题中特意说明背屏式) 邺城博物馆藏2012年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
佛像的定名主要是依据佛像本身的属性,也可以冠以某年某人造某像,已经很规范了,为什么对佛像本身无视,独出心裁凭空创造出一个背屏式造像的名词呢?
实际上所谓背屏式造像一词即说明不了此像的制作时代也说明不了此像的属性,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尊带光背的佛像上。本来佛像的属性很明确,无外乎是佛,菩萨、弟子,金刚力士等像,首先应依据造像的身份和发愿文来定名,简单明确规范。如某年某人造某佛像即解决了。有的造像身份和形式明确,无发愿文也可定为如“佛说法像”、“禅定佛坐像”、“倚坐佛像”、“二佛并坐像”、“思惟菩萨像”等等。不存在神格不明,形式难辨而依据有大的光背而笼统定为背屏式造像的情况。那有的造像也有光背却视而不见而不称为背屏式造像呢?
下举二例也可知古代金铜佛造像(图六、图七)几乎无例外也都有大光背,为什么从未见提及背屏式铜佛立像呢?
图六、佛立像 北魏延兴五年(475年) 1967年满城县孟村出土
图七、昧妙造佛像 东魏(534-550年)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背屏不可称为形式,从佛学和佛教美术的角度是佛像的身光背。他即不能说明造像时代的先后问题,也不能判断佛像的产地风格,可以说从古至今不分中外不论铜石造像乃至壁画、木雕、纸质等等所有佛教艺术佛像的身光背都不可或缺的,为什么偏偏凭空创造出一个背屏式佛像词汇强加在石佛像上呢。如果身光背形式特殊也可在说明文中加以描述如素面背光或火焰纹背光即可。
此词汇影响到年青学人论文张口闭口“背屏式佛像”,不外是人云亦云,照猫画虎。甚至写出某地背屏式佛像的分期的论文,可谓舍本逐末,自圆其说了。
综上述背屏式佛像是近年无端不知缘何而流行的佛教美术用语,特别是只要看到带有身光背的石佛像就一律冠以“背屏式佛像”。无视佛像本身的神格和发愿文的年代和制作地。或者在文章描述中也人云亦云的随手冠以背屏式佛像,可谓画蛇添足。所有的佛像绝大多数都带有身光背,是佛造像的基本构成,不必上来就着眼于有无身光背,它既不能说明佛像的制作年代也体现不出佛像的制作地点,可以说是近年来凭空创造的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词汇,为避免学术混乱误导青年学者,我建议不必继续使用这个词汇。
[i]刘建华:《河北蔚县北魏太平真君五年朱业徽石造像》,《考古》1989年9期。
分享自:南山供秀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