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春节,记者发现,作为中华传统民俗讲究最多的节日,一些传统民俗正趁着近年来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文化热潮的东风,一改此前曾一度式微的趋势,回归寻常百姓生活,并融入现代市场经济。

据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吴宁介绍,民俗馆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后推出吹糖人、捏面人、剪纸、扎灯笼等活动,邀请手工艺人现场展示并手把手为游客传授技艺。书法名家的手写春联更是分外走俏,甚至不少人在家中取来宣纸求赐墨宝。今年春节期间,民俗馆共吸引5000余名游客前来,数量翻番。大家对民俗的关注和热情超乎想象。

记者近年来也注意到,每到春节前夕,大量擅长书法的写手都云集河北省博物院广场马路两边,为购买手写春联的顾客现场挥毫创作。虽然作为赠品的印刷春联唾手可得,仍有大量市民提前拟好对联,花钱请人手写。河北省民俗博物馆馆长常素霞说,中国人从心底里仍然是非常认同传统年节的,骨子里流淌的是传统血液,许多人都希望年味更浓一些。于是河北藁城的宫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烘托节日气氛的传统标志物越来越受青睐,开始作为走俏年货并成为创造巨大财富的产业。

现在,不少商家也敏锐意识到这一点,一些民间艺人已开始现身石家庄的购物中心、饭店和各种庙会上,为顾客现场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常素霞说,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传统文化就在民间。现在不少礼品盒上、生活用品上都印刷或雕刻着皮影、剪纸、吉祥云纹、松鹤同春之类的华夏文化标志物,令人感觉亲切。民俗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就是凝聚力。随着民众对精神生活需求高涨,民俗热未来会进一步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