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摄影师Peter Lindbergh

在德国摄影师Peter Lindbergh的脑海中,这一切的发源却是理性严谨研究的结果

如果不是一个摄影助理的职位让Peter Lindbergh走上了时尚摄影之路,他本来可能成为一个烘焙师或是花匠。直到有一天,《Stern》杂志的传奇人物Willi Fleckhaus发现了他,交给他一个故事情节,让他用时装摄影的形式来呈现,这种叙事性的摄影风格成就了日后那个炙手可热的大师。

Peter Lindbergh是 《Vogue》、《Harper’s Bazaar》、《W》、《纽约客》、《名利场》、《Stern》以及《滚石》等杂志的御用摄影师。当初说他拍广告实在不成样的Willi Fleckhaus,大概也不会想到今日会有Giorgio Armani、Prda、Hugo Boss等大牌抢着找他掌镜。

然而和普通意义上的时装大片相比,Lindbergh的作品又显得更加意味深长。Lindbergh偏爱黑白影像,这种偏执发自一颗对真实的探究之心,他曾说过,只有黑白照片才能给予人们无限接近现实核心的可能性,而在拍摄彩色照片时,你眼睛观察到的是次一级的真实。在他的大片场景中,所用道具总被要求是真实的、确有其用的,即便在2002年他那组著名的黑白外星人大片中,那些在荒野上演外星劫持场景的模特,也同样身处在给人以真实感觉的坠毁飞行器和天文望远镜道具中。与其说这是一组时尚大片,不如说是被定格了的电影画面。

1944年,Peter Lindbergh 出生在东德靠波兰边境的地区,童年时期,他在叔叔位于杜伊斯堡镇的农场度过。农场设在莱茵河畔,河岸的这边是叔叔养了3000头羊的土地,有芳草和树荫;河岸另一边,则是密集的旧工厂,时常有船只来往运货。他作品里大量的工业场景就发源于这块荒芜与葱郁兼具的记忆。Lindbergh是出了名的热衷工业废墟的摄影师,他曾说过,这是种经过精心考虑的选择,他一直为拍摄女人在工业场景中的画面着迷,这种对比为照片传达的女性气质做了加强。

Lindbergh将自己对德国黑白电影的传统记忆移植到时装片中,从中你能看到他喜爱的导演——Fritz Lang、Georg Wilhelm Pabst的影子。Lindbergh当时还在研究Alexander Rodchenko、Dziga Vertov、 Mayakovsky等俄国革命早期艺术家的作品。时装摄影也许是一门感性的创作艺术,而在这个德国人的脑海中,这一切的发源却是理性而严谨的研究结果。

Lindbergh可以算做超模黄金时代的见证人,他1990年代的摄影作品集《十个女人》便是集结了Naomi Campbell、Cindy Crawford、Stephanie Seymour、Linda Evangelista等一代超模。可是在他的照片中,这些女人并不仅仅是那种被不可亲近的超模气场撑着的大人物,而是有着真实面貌的女人。1992年,Linda Evangelista曾被Lindbergh请去拍摄一组《Harper’s Bazaar》的大片,她回忆说从一部豪华轿车里睁开睡眼出来,立刻被周围那丑陋、荒凉的费城旧工厂震慑到飙泪。虽然最后出来的片子让她也觉得惊艳,但她还是对Lindbergh要求:“以后别搞废弃工厂了,带我去红酒吧。”可怜的姑娘大概并没有意识到为了拍摄一张好照片,这点罪只是冰山一角。她就曾被Lindbergh用钢丝吊在曼哈顿的街道上空,仿佛夏加尔画作里的女人。对吃尽苦头的Linda Evangelista,Lindbergh说:“过个二十几年,你会爱上这些照片。”

Lindbergh曾经热衷于拍摄刚出道只有十来岁的模特,1988年那一组“跳舞的黑人女孩”开拍时,NaomiCampbell年仅16岁 。时至今日,超模时代已成往事,他自己也已经是个大腹便便的老头。曾是他灵感缪斯的Milla Jovovich会拿他打趣,说这个怀着念旧之心的老头连买衣服都是同款来个一打,生怕潮流一更替这款衣服就停产了。尽管身处时尚圈中心,Lindbergh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时尚”的人,他说自己甚至连个耳洞都没有。他还说自己很不喜欢画廊展览之类的活动,“我总说不,出一本书有太多工作要做,这也是一种回顾,而过去几年我并不想回顾什么。”

时至今日,Peter Lindbergh却已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做一个回顾,他的首个中国个展正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中。Lindbergh一向毫不讳言自己对德国导演Fritz Lang的崇拜,这次展览便是将自己历年的作品与Fritz Lang的电影风格元素结合,由天花板直到墙壁铺陈开来,仿佛一个未来与过去交织的影片场景。有趣的是,为了给展厅另一边的艺术家留一个方便进出的门,他不惜破坏自己影像的完整性,在墙壁上保留了通往另一边的出口。看来,这位时尚摄影大师同时也是位崇尚功能性与真实性的实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