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即将要合璧展出。新闻出来后,很多人有兴趣来了解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1269~1354)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书法家,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是代表有元一代画风的画坛巨擘。他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后过继给永嘉黄氏为义子,因而改姓黄,字子久,号一峰。他曾经入道教的“全真教”,称为“大痴道人”,故后人常以黄大痴称之。

黄公望以山水画见长。其画远师五代及两宋的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近师元代的赵孟頫等。他能在融合古人画法的基础上,师法造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画从古人与写生中来,据说易学而难工。古往今来,临习黄公望的画或追随其画风的人很多,但大多仅限于学其技法或形似,黄公望画中所蕴涵的真正的文人画精神及其画中所折射出的高古、淡逸、宁静、深远的笔墨情趣是无法学到的。这也是黄公望山水画的高深之处。

黄公望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极为显著。他不仅名列“元四家”之冠,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水准,是元代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家,而且对元代以后的山水画影响极大。自晚明董其昌到清初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等“四王”等山水画巨擘,无不深受其熏染。在清代画坛,甚至出现了“家家一峰,人人大痴”这样的局面。清代凡是从事山水画中创作的画家,几乎很少有人没有心摹手追过黄公望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像黄公望这样在当代和后世都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画家,是并不多见的。

在黄公望传世的山水画佳作中,《富春山居图》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名作。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作于黄氏79岁归隐浙江富春后,历时三年所作,是其晚年画风极为成熟的时期,因此可以称得上是黄公望的鼎力之作,被称为“第一神品”。他在题跋中这样写道:“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亶亶。布置如许,遂旋填答,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设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据此可看出其创作此画的因缘。明代邹之麟(1601-1651)在卷后的题跋中,将该图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提并论,可见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该图描绘的是浙江富春江两岸大岭一带的秋天景致,笔法上取董源、巨然,使用了他常用的他披麻皴,描写南方山水郁郁葱葱、草木华滋的景象。此图曾经明代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邹之麟等人鉴藏题记,曾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黄公望所写山水画,多从写生中来。据说他每次出门之时,必带上笔、纸,凡是遇到心仪之佳景,必手自笔录,以作为创作的素材。他所写生最多的地方,一是其家乡虞山尚湖之景,一是富春山钓台之胜。论者谓其“所画千丘万壑,重峦叠嶂,愈出而愈无穷”,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黄公望的山水画中得到生动体现。笔者曾于20世纪90年代赴浙江富阳,在富春江附近小住,经仔细研究比照,发现黄公望当年所写的景致大致犹在。据此可看出,《富春山居图》实际上同时也是黄公望的写生之作,反映出深厚的写生技巧。《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写生与写意的结合,代表其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因此,长期以来,该图受到鉴藏家、美术史学家的广泛推崇,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关于此图的流传与鉴藏,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离奇故事,使其在艺术价值之外,更平添了一种传奇色彩。

此图在清代初年为吴正志所收藏,后来传给他的儿子吴洪浴。吴洪浴对此画珍如拱璧,临死前曾嘱咐家人将其殉之于火,所幸被其侄子吴真(贞)度从火中抢出。遗憾的是,此时此画已被烧成两段。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分别是收藏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两部分。此图的主要部分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系黄公望在元至正七年(1347年)过富春江时为无用禅师所作,故被称为《无用师卷》;剩下的一段纵31.8、横51.4厘米,被后人称之为《剩山图》,流落民间,后来经吴湖帆所鉴藏,现归浙江省博物馆所藏。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美术史论家梁江先生在其新著《中国美术鉴藏史稿》中提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曾经黄宾虹鉴定为真迹,在1949年运到台湾。这件作品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无用师卷”。

两件《富春山居图》分离两百余年,现在分别藏在两岸的博物馆,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二者今得合璧展出,这是美术鉴藏史上的一件饶有趣味的大事。

新闻背景

“山水合璧———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6月1日起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届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无用师卷》,与原属同一卷、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将同时展出,重现《富春山居图》的原貌。因《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都已各自装裱为独立的画轴,《富春山居图》将在一个展柜里展出,而不是拼接成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