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成为艺术之前,是以竹管鼠尾方式进行文字记录。传说是秦国蒙恬发明的。我相信,在久远的古代,人们并没有拿写字吃艺术饭。但是随着书体的形成和书法巨擘的涌现,特别是王羲之的存在,使得毛笔记录文字符号登上艺术堂庑。也从此使得中国文人有了一个可以高雅的谋生本领——写字维持生计。但在书法艺术领域造诣较深的,大多数是才子或文人骚客。是文人就有酸腐的本质,就有颐指气使的高傲。这种气质也不经意地会在书法艺术表现中流露,也就不可避免的使得书法艺术有了一些歪风邪气。特别在当代以经济为建设中心的环境背景中,能够始终坚持传统书法艺术的文化品性,以不骄不躁的审视目光,严格踏寻古人经典法书,保持醇和典雅、淡泊宁静的文人书风及中庸平和气度的书家已是寥若晨星。这样的书家虽然不甚大名鼎鼎,但这种传统文化书风的高古脱俗,必然会让他们登上时代书法造诣的巅峰。

阎景山就是其中之一独善其身者。

阎景山,笔名愚木,别署双逸堂主、三问斋主。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黄河草书研究院副院长、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1995年建立“景山书法工作室”,2000年创办“景山书法艺术学校”。出版有《阎景山书法集》、《阎景山小字作品》、《阎景山书法艺术》等书。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等国家主流媒体对他的书法艺术做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魅力故乡》栏目做了专访报道。

阎景山书法以二王为宗、承继褚遂良、赵孟頫、米芾、王铎、李邕、张瑞图等历代诸家,并追摹金文篆籀、汉隶魏碑,取意晋唐韵法,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善,更以行、草及楷书见长。

在诸多书体中,楷书是最见功力、最为难出作品的书体。一点一划、一勾一弯稍有疏漏就会破坏整体气韵,而且很容易让人看出败笔。而阎景山的楷书,结体精准,笔法森严,力透纸背,笔笔到位。肃穆威严之气凛然而生,让人不敢有半点亵渎之情。他的楷书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为主线,掺以赵孟頫、李邕意韵和《张猛龙碑》等魏碑笔法,中宫紧收密实,外部舒展拖曳,尤其捺部以修长波磔为主要特征,既有唐楷的严谨,也熔铸了魏碑的古朴险峻,给人一种静穆森严却又不失秀逸的典雅之美。

在他的小楷作品中,我们看到与文征明等传统小楷有所不同,更像褚、赵行楷的缩小号。因书家精研褚体楷书、赵家行书,有此风格也在情理之中。他把唐楷的严谨法度与行书的优美形态精妙糅合起来,结体似褚意虞韵,线条如铁钩银划,内含千钧之力。通篇观赏,布阵整齐威严,极富壮观。字体优美轻盈若燕,置陈布势却似一字雁阵。足见其在笔法、构字、布白上的非凡功力。

他的行书,不论大字榜书,还是多字数巨幅大作,用笔老辣劲道,方圆兼俱,于气沉力雄之中蕴藉着行云流水,千变万化之精妙。字势的跌宕跳跃,墨色的倜傥雄肆,干枯浓淡,计白当黑,都运用的风生水起,落落大方。

即便是雄强峻劲的巨幅特大榜书,牵丝勾连也毫无违和之感,顿挫、切割、提按,处处可见其糅合了诸家之精华,自成风格,已经很难在他的笔迹中辨析出继承哪家行草的衣钵。

尤其他的草书,桀骜不驯,如同盘根错节的千年老藤,虬结多变,又如水袖之狂舞,笔墨生风,跳、错、欹、涌,无不精妙。

在众多的行草作品中,最能给人以强烈震撼的是“煙雲”两个大榜书,中锋顿挫,折笔急转,藏而不露,蓄势疾下,又顺势稳收,墨色浓淡相间,笔力沉着雄健。宣纸上辅以淡墨皴染,烟云之气氤氲缭绕,使得两个大字仿佛在云雾之间飘渺,矫如飞龙,翩若惊鸿,美感达到了极点。

纵观阎景山书法,其小字婉约流丽,大字遒劲雄健,楷书精妙严谨,行书洒脱奔放,草书桀骜不驯,隶篆醇厚高古。书家能够如此潇洒自若地表现出各种不同书体的艺术魅力,除了充分说明其有着深厚的临摹基础、扎实的笔墨功力和高超的艺术直觉外,更是其见识、学养、智慧、胸怀、气度的濡染滋养的结果。

近年来,他还在碑与帖的融合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力求把碑学的笔法结构释放到帖学之中,在帖学的洒脱飘逸中再现魏碑之朴茂苍劲的雄姿风貌。这种尝试,且不论成功与否,至少也是他在艺术上追求自我的一个锤炼过程,对他的书法的底蕴和深度有着较大的拓展。这些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可见一斑。

阎景山长期坚守传统文人书风,追摹多种艺术风格,并致力探索碑与帖的有机融合,实属难能可贵,为当今书法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相信他的书法之路一定会更加宽阔,艺术水平一定还会更上层楼。 (文\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