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库艺术》策划、推出的“自由绘画”——国内首个非具象绘画研究工作坊第二期已经正式启动!国内著名抽象艺术家谭平、马树青,德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乌尔里希·克里博,国际策展人、批评家方振宁作为第二期工作坊的特邀导师,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学术理念和教育方法,但在启发艺术的后起之秀们打开自己,扔掉束缚,学会自由的去绘画这一点上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次《库艺术》特别收集了报名者对于本次活动的疑问,创办人江涛先生就“自由绘画”系列活动的初衷,细节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准备报名的朋友们可以借此机会对本次系列活动的主张和内容有一个了解。

2008年创办《库艺术》杂志,2010年创建库艺术中心,并致力于探索实体空间与传媒业的融合、互赢、创新。现为《库艺术》品牌创办人兼杂志主编、北京光语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委员会会员。主持出版:“抽象之外的抽象”,“慢艺术”,“信仰绘画”等抽象领域主题期刊,研究文献《库艺术抽象十年研究文献-穷尽一生亦不过无限接近》。主持活动:“以抽象的名义”系列青年艺术家评选推广计划,“集结与聚变-央美油画系五工师生展”,“自然光下的自由绘画”系列活动等,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问:非具象绘画是什么?是教授“抽象”吗?

答:“非具象”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当下很多从事“非具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各有各的出发点和艺术观念,并不完全属于西方“抽象艺术”的概念。“抽象”是一种源于现代主义的概念,在西方已经是一种“传统艺术”,而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画面构成、色彩原理等还是目前中国学院教学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工作坊的交流过程中也会涉及现代艺术的原理和方法。但除此之外,我们更为强调的,还是启发成员如何打开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遵循自己的感受与直觉,从而实现自由表达。

“艺术”——无论何种艺术——是一种纯粹回到个人心灵的自由表达,是无法教的。但创造性的思维应该受到严格的训练,在极为明确的问题意识之下才能获得表达的自由,否则狭隘视野下的“自由”经常是一种无知的“老调重弹”。

乌尔里希·克里博( Ulrich klieber ) 教授进行教学

问:本期工作坊在导师邀请,环节设置方面与第一期都有那些不同之处?

答:第一期工作坊的五位导师(周长江、王易罡、孟禄丁、顾黎明、袁佐)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艺术家们的观念与作品的变化大家也有目共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从策划、主题定位、导师组合、课程设置,包括在生活、创作条件等各方面都更为有的放矢,有所优化。

我们也逐渐发现大家在尝试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不是没有勇气,而是没有方法;不是外在的束缚,而是观念的狭窄和固化。针对于此,我们本次邀请的四位导师(谭平、马树青、乌尔里希·克里博、方振宁)正是善于从观念与方法上去启发大家重新理解绘画,更新已有观念,在集中环境和特殊课程的诱发下引导成员寻找到自己内在的创造力。

本次除了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方振宁老师是以理论讲座的形式授课之外,其余三位导师都会有充裕的时间与工作坊成员们在一起交流探讨,大家相对来说有更多时间消化导师课题的内容,并结合自身实践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成员与导师合影

答:上面的回答已经部分说明了我们的观点。任何学问,包括艺术,都包含了可学和不可学两种部分。如果“独立的艺术从业者”指得是年龄或是商业,那跟我们的主旨没什么关系。

如果是一种艺术家的自觉和自信,那么这和我们的活动并不冲突,因为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也不存在整体性的知识灌输,而是与经验丰富,实践、理论俱佳的艺术家导师们共同的讨论和交流,因此,我们更愿意把这次活动看作是艺术家们在一起共同工作。可能你会从中获益,可能从中受到启发的会是导师。总之,“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是搭建一个平台让艺术家们放下固有概念限定,开放地尝试与讨论,重拾自由绘画的乐趣,享受创造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成果,最重要的,不断自我突破。

答:年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本次交流活动的强度,十天封闭式交流创作对一个人的精神与体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自由绘画”当然不分年龄,只要你勇于自我挑战,对新鲜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对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完全自信,那么我们会热烈欢迎你的加入。

问:你们的费用也不低,都包含什么?后续还有什么活动吗?

答:首先“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之所以能够成功创建举办,是建立在《库艺术》多年打造的令人信赖的学术品牌之上,才可以邀请到中国、国际一流的艺术家、学者的加盟,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建立的目的,并不是要搞大规模的海量“培训”,而是为少数热爱非具象绘画的精英们搭建一个集交流、创作、展出的平台。在举办地点,创作空间,食宿条件,卫生、交通状况等方面我们慎之又慎,选之又选,就是为了给工作坊成员们提供一个在十天时间内,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于艺术创作的理想环境。

本次工作坊活动结束后,我们联合北京光语美术馆将举办为期近一个月的创作成果展,为大家提供一个与京城艺术圈朋友、媒体、批评家、藏家们交流沟通的契机。《库艺术》全媒体平台也将在日后为工作坊成员提供媒体宣传,举办个展、群展的系列后续推广活动,并纳入日后《库艺术》重点关注的艺术家对象。因此,工作坊活动虽然只有十天时间,但我们对参与的艺术家们的关注和推广却是长期与系列性的。

本期交流创作地外潮白河畔

问:工作坊是学理论?还是写生?我通过学习能获得什么?

答:再强调一遍,我们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导师当然会谈到技术、美学、美术史、观念甚至个人的创作“秘笈”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来到这里,所有我们提供的资源都是希望你能够自由表达,自我更新。如果你没有发现自己,那么在艺术上一切的知识都是无效的。学习一种方法,得到一个差不多的可以想象的结果,正是我们要反对的。

如果说“获得”,既然你问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通过这一段经历,将来你或许可以不依赖他人,而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在艺术上走得更远。

黑山学院式的“自由精神” 摄于黑山学院 1938

答:在媒介上当然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这取决于你。事实上我们的艺术家导师的作品很多都涉及到“多媒介”。但没有哪种媒介能够带给你“自由”,也没有哪种前卫的形式能让你变得“前卫”。我们的“讲授”是以让你放弃这些外在标准,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去表达的东西,并知道应该如何去表达。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成员创作实践

问:艺术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十天的时间改变不了什么吧。

答:艺术确实是一生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志于艺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环节是多余的。技巧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来不得半点捷径,“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也不以教授这些为目的。但当你需要做减法,需要清空以往经验和知识的束缚,也就是需要经历观念的蜕变和表达的质变的时候,这往往需要一个契机,一次解放,一次顿悟。这正是工作坊想要做的事情。

因此,本期“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聚焦“改变”,不是指绘画技巧或画面效果,更多是观念的改变,视野的改变,方法的改变,对绘画理解的改变,对自我认知的改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本期导师谭平作品 无题 80 × 100 cm 布面丙烯 2017

本期导师马树青作品 无题.2018-11 86cm直径 丙烯综合媒介木板亚麻布面 2018

本期导师克里博教授作品 Ho Chi Minh City, 2017 und 2018, Nagoya Japan, 2018-2019

立刻加入本届工作坊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