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后的官方海报

澎湃新闻获悉,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意大利的爆发,原本计划于5月23日开幕的202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推迟至今年8月29日,而闭幕时间仍然是原本计划的今年11月29日,这使展期缩短为三个月。

第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为“我们如何生活”,将在威尼斯的绿园城堡(Giardini)、军械库(Arsenale)和马尔加拉堡(Forte Marghera)三个展场举行,本届双年展由黎巴嫩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哈希姆·萨基斯(Hashim Sarkis)担任策展人。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场

根据双年展发布的官方声明,“(改变)新日期是鉴于近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在人员流动方面采取的预防措施而确定的,这些措施将在未来几周对人员流动和工作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声明中还写道,考虑到“组织机制的复杂性”,短期的推迟是无效的。这一举动是意大利当局继该国累积确诊新冠病例2500余例、死亡80例之后做出的最新对策。与此同时,米兰家具展已经从4月推迟到6月。

事实上,在一周前的2月27日,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办方进行了一场线上发布会。原定于3月3日在伦敦意大利文化研究所(Italian Cultural Institute)举行的新闻发布则宣布取消。在发布会上,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Paolo Baratta)明确表示,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按照原计划举行。

巴拉塔在线上新闻发布会说到,“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建筑可以使一个社会变得更好。”他对这一概念进一步解释道,“好的建筑会让我们关注到空间下的每个人,它可以帮助我们成为真正的市民,而并非只是城市里的消费者。它会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可能造成的间接影响,同时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性与公共性,对于社会福利有更全面的理解。”

保罗·巴拉塔(左)与哈希姆·萨基斯

萨基斯在策展宣言中写道,“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空间契约’,在政治分歧和贫富差距愈演愈烈的当下,我们呼吁建筑师构想一个我们可以从容共同生活的地方,”根据萨基斯的宣言,“共同”是在个人独立性见长以外,对数字化和实体空间中的相互联系的渴望;“共同”是为新的家庭寻找更加多元化而有尊严的居住环境;“共同”是社区对公平、包容和空间认同需求的整合;“共同”是跨越政治壁垒而思考新的地缘联系;“共同”是我们携手面对全球危机并为继续生活而采取行动。

巴拉塔在线上发布会中详细阐述了哈希姆·萨奇斯的策展方式:“哈希姆·萨奇斯策划的展览,以其宽广的视野捕捉到了当代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他观察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尽管变化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需要对生活条件进行重要的调整。”他还进一步解释道,“因此,萨奇斯的策展方式将视野放得很远,他将建筑看作不同社会结构与不同政治环境的下的参考坐标。我们希望通过哈希姆-萨基斯的学术成果以及其他与会的国家,让我们看到除了分歧和当今的趋势与冲突外,还可以想象出一个致力解决这些问题的世界,特别是一个让建筑思考、想象并探寻新解决途径的世界。”

2月27日,各国国家馆主题公布,本届中国馆策展人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张利担任。策展团队提出的“院儿——从最大到最小”(Yuan-er, a courtyard-ology: from the mega to the micro)为本届中国国家馆的实施方案。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效果图 第一部分:“共同理解I” ——灵感与干预(图片来源:简盟工作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公布了其对中国国家馆主题的阐释:“它自然得让我们联想起一个最熟悉的原型:‘院儿’——由多个家庭同时居住的院落。在中文的语境里,‘院儿’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指这种院落的空间形态,又指在这种院落中居住的人的共同体——院落社区。”

“院落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共同生活原型,它跨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时代,长盛不衰。‘院儿’还一直是中国所有传统城市肌理和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遍布于从最大到最小的各种城市建筑案例中,从气势磅礴的紫禁城到平凡日常的胡同邻里。它不仅记载着过去的理念,更持续激发着当代建筑师与艺术家的精彩探索,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供着启示。”

相比于1980年开始,至今仍未有40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早在1895年登台亮相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可谓历史悠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九世纪末,欧洲多个国家、城市因为高涨的民族主义而在不断进行“较劲”,当时的威尼斯市长决定策划艺术双年展,借此吸引游客、拉动经济并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而后的影响力也证明了这一举动的大获成功。

画作里的军械库

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创立于1895年。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在奇数年(如2017、2019)为艺术双年展,在偶数年(如2016、2018)为建筑双年展,展览一般分为国家馆与主题馆两部分。主要展览的是当代艺术和建筑艺术。首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举行于1980年,相较于此,早在1895年便登台亮相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可谓历史悠久。

军械库内部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正是刚刚获得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伊凡娜·法瑞尔(Yvonne Farrell)和雪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法瑞尔和麦克纳马拉是位于都柏林的建筑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的创始人,她们认为建筑师没有能力对抗全球性议题,但是小项目仍然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贡献,她们呼吁建筑师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持乐观。她们用“慢食运动”来比喻建筑:“建筑就像慢食运动——有时候你进行小尺度的工作,仍然会产生影响”。由她们策展的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自由空间”,强调在空间中,发生人与建筑的交流,在建筑师离开建筑很长时间后,建筑也能找到与人分享交流的方法。

伊冯·法雷尔(右)和谢莉·麦克纳马拉

“没有必要因为无法解决大问题而感到沮丧,”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说道。“建筑师只有创造建筑的能力。但我们坚信,这能够带来小的变化,而一系列小的变化能够带来大的图景,并引领某些趋势。”但麦克纳马拉不认为这是在将大议题置于一边,“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小变化,你必须了解那些大的议题。”这也与双年展主席在本届线上发布会上所说的不谋而合,即“建筑可以使一个社会变得更好。”

附:最近十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2018年“自由空间”

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自由空间”为主题,由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担任策展人。两人是都柏林的建筑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的创始人,她们认为建筑师没有能力对抗全球性议题,但是小项目仍然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贡献,呼吁建筑师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持乐观。她们用“慢食运动”来比喻建筑:“建筑就像慢食运动——有时候你进行小尺度的工作,仍然会产生影响”。共有100名建筑师和63个国家参展,其中6个国家是首次参展。

策展人认为,建筑是既主动又被动的生命。“自由空间”是一个充满机遇、民主的空间,具有未经安排的、自由的功能,让不曾构想过的使用成为可能。这其中会发生人与建筑的交流,即使没有刻意设计,在建筑师离开建筑很长时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也能找到与人分享交流的方法。

2016年“来自前线的报告”

第十五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策展,他也是那一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

阿拉维纳认为,建筑师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应对那些非建筑的问题——贫穷、污染、拥堵、隔离,并贡献我们的专业知识。比起一场建筑展,观众更像在回顾一场盛大的全球“新闻联播”,难民问题、灾后重建、经济危机,、住房危机等等构成了展览的若干议题,建筑师冲向一个又一个“前线”,试图用空间营造去应对所有灾难。而在“建筑新形式”和“回收利用”板块,建筑师们提出了如何通过技术的革新实现建筑空间的改革。

2016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现场

2014年“基本元素”

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策展,主题为“基本元素”,与往届双年展更多关注当代和明星建筑师相比,库哈斯的这届双年展着力于研究历史,希望最终能够探讨“建筑及建筑思想核心的现代化”。

库哈斯希望探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国家建筑的演变,曾经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建筑是如何变成了趋同的全球性建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基本法则,如果不是被抛弃了的话,是否已经崩塌。

2012年“共同基础”

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策展。他表示,“我希望这届双年展能够庆祝有活力的、互相连通的建筑文化,能够鼓励合作和对话的产生,我认为这是建筑的核心。”奇普菲尔德表示,展览的名称是是对于建筑活动领域的一种隐喻。他呈现了来自建筑师、摄影师、艺术家、学者等的69个项目,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如彼得·卒姆托、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OMA建筑事务所、诺曼·福斯特等等。

2010年“人们在建筑中相遇”

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策展,她也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历史上的首位女性策展人。妹岛和世将展览主题确定为“人们在建筑中相遇”,意在让观众“体验建筑的多重可能性以及建筑手法的多样性”。共有44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艺术家、工程师参与这次展览,他们对于社会与自然环境如何进行新的互动做出了各自的回应。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展示空间,充当着自己的策展人,让展览通过“多元视角而非单一焦点”来得以实现。

(本文内容部分参考archdaily与凤凰艺术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