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匠丝路(织绣工艺) 潘鲁生 着着
当代的工艺美术应具备怎样的要素才称得上是“工匠之作”?应以遵循传统为先,还是以力求创新为重?也许,正如我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庞薰琹在上世纪80年代《传统与创新》一文中所阐述的:“传统与创新是两个问题,有时又是一个问题。没有创新,传统无法生存;没有传统,创新便失去了根基。”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国博开幕。该展览既是对这一展览品牌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对工艺美术表达话语体系的丰富与拓展。
展览分为“才‘雕’秀出”“千‘漆’百趣”“细‘织’入微”“绚‘璃’多彩”“尽善‘金’美”“赏心乐‘饰’”6个部分,展示了近270件/组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遴选的优秀工艺美术新作以及部分知名艺术家的特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使古老的媒材和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美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最新尝试和探索。
用现代语言与历史“对话”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还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传播之路,包含着工匠造物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作品《大匠丝路》前,许多观众驻足拍照。该作品以丝路“百工匠作”为主题,运用长卷形式描绘了在南北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匠技艺场景,其中包括手工艺制作、贸易通商及风俗文化的生活画卷,同时描绘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采珠、贸易经商及造船工艺等,展现了人们在各种海上漕船、海舟等运输工具上运载丝绸、陶瓷、香料的情景。作品通过丝路大匠劳作的场面、技艺传承、风俗习惯等诸多与工匠劳作有关的图像,突出丝路百工匠作的传播历程,表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艺发展与变迁。
“用丝线去呈现丝绸之路再合适不过。它勾勒出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渲染出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恢弘感,这就是工艺美术独有的艺术质感。”现场一位来自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观众感叹道。
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是本次展览的显著特征。艺术家们自厚重历史中汲取灵感,以创新手法加以诠释,尝试用现代的语言与历史“对话”,在碰撞与交融中让古老的符码焕发新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农业生产与天文、星象的变化息息相关。通过对星象运动的观测,中国古人掌握了农业生产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踏上5000年的文明征程并影响至今。在另一件展品《星光耀沃野》前,几名观众惊叹于它的材质与构思。“起初只看作品有些困惑,看了解说后再看,越看越有味道,我好像能捕捉和感知到艺术家灵光乍现的那一刻。”一位观众说。
该作品围绕中国汉字“农”,采用直径为1毫米的不锈钢丝近5万根,形成焊点约3万个,每个焊点象征着不同的村庄、人和物种,将古老的星象运动与农事活动相联结,与天、地、人、物种自然合体,折射出天地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智慧。“虽然作品立意和表现的主题都非常传统,但却用了属于工业时代的钢丝,并运用了十分‘后现代’的设计思维,这种碰撞交融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这即是这件工艺美术作品最打动我的地方。”另一位观众感叹。
心手合一
打造“接地气的艺术”
“展品坚持‘心手合一’的创作理念,观照栖居地环境和民族习俗等特质,融合新技法、新材料和新创意,既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又注重现代美学的艺术表达,系统深入地诠释了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表示,工美人的这些最新尝试和探索,能更好地发挥美育化人、激发创新、推动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增强文化自信。
“工艺美术是‘根部的文艺’‘接地气的艺术’,其创作必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回馈社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潘鲁生说,展览旨在鼓励并倡导全国工艺美术工作者,在思想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坚定的创作立场、创作原则和创作追求,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标准,追求精品,创造经典;在行动上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田野;在创作上努力反映中国工匠精神,弘扬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塑造中国美学价值。
潘鲁生透露,在此次展览作品征集和遴选过程中,组委会遵循8点原则和要求:一是与特定环境保持密切联系,较好地体现栖居地环境、习俗等特质;二是紧密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充分反映传承和改良在地手工艺的文化动力与精神;三是与在地经济发展、生活品质转换以及生活美学提升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契合度和发展潜力;四是倡导“心手合一”的创作,强调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手作的“匠心”与“匠魂”;五是蕴含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工艺特质;六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工匠精神;七是体现再造之美、重生之用;八是鼓励传统手工资源的艺术跨界整合与形态重塑。
当代工艺美学应植根
中华美学传统
工艺美术服务日用生活的功能性是其区别于纯美术的重要价值。在潘鲁生看来,工艺美术创作应融会时代发展新的价值导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新的消费观念,倡导创造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及美学意义的工艺品,唤醒传统生活美学精神和态度。
“但一段时间以来,工艺美术存在脱离现实生活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极化倾向。”潘鲁生解释,一方面过于盲目追求高端工艺美术品,市场炒作虚假豪华;另一方面,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低端工艺美术品,粗制滥造、批量复制。“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新时代人民的生活需要也从物质层面进一步转向精神层面,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新消费观’日渐成为主流,表现出对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及美学意义的工艺美术品的依赖度剧增,而适用于当前百姓生活品质的工艺美术品供给不足,这成为制约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健康发展的短板。”潘鲁生说。
潘鲁生认为,当代工艺美学的建构不能片面追求“竞今疏古”,脱离传统而凭空创造,而应植根中华美学传统。“在传统工艺美学的创新转化中,不能仅关注工艺物性的设计,而忽略其内在蕴含的传统生命意识、生活观念以及物质与精神追求的艺术化脉络。”他建议,重建中华工艺美学谱系,在开放的语境中汲取本土传统工艺的“物性”与“心性”之美,创作上既要体现“草木贲华”与“尚象制器”等中华美学的造物之美,又要体现“文以载道”与“藏礼于器”等中华美学的精神之美,形成一个不同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是后物质时代工艺振兴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