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UCCA报告厅召开。继2019年“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举办之后,由未来论坛与锡纯基金会再度联合出品的“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将于 2021 年 11 月 16 日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和昆泰·嘉瑞文化中心正式开展,展期 2 个月,期间还将举办2场科学艺术论坛,为科学家与艺术家搭建跨界交流平台,彼此激发创作灵感,拓展想象空间。
新闻发布会现场
展览由策展人顾振清担纲策划,邀请十余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和青年科学家与十余位艺术家携手创作艺术作品。本次邀请的科学家分别是冯小明、林本坚、卢煜明、马大为、潘建伟、彭实戈、山世光、王皓毅、王贻芳、许晨阳、薛其坤、周其林(以姓氏拼音排序),邀请参与联袂创作的艺术家有诺敏·博尔德(Nomin Bold)、陈文令、范勃、费俊、李晖、刘可、苗颖、缪晓春、孙原、u2p050、王度、薛雷、杨千、展望(以姓氏拼音排序)。受邀科学家与艺术家数量相较于2019年新增近三倍,不仅阵容更加强大,而且所覆盖的科研领域也更加广泛,届时,科学家与艺术家将联袂探索科学与艺术交叉融合的新可能,带给观众感知科学与艺术的新维度和新体验。
嘉宾合影
顾振清
发布会上,策展人顾振清分享了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他表示,未来科学艺术展试图让科学家与艺术家跨越各自领域的边界,在创造力的底层逻辑和美学根基上携手,“为当代艺术走出人类世界,摆脱人类中心论的‘后人文主义’,探索一条全新的思想进路。”
费俊
参展艺术家代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费俊表示,通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不仅能够对现实产生批判,对“人类世”的狭隘产生批判,它还有可能对如何“走出人类世”提供一些预见和解决方案。
2019年“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中,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合作了一个艺术项目,即“情绪几何”互动装置。装置邀请观众在装置的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
此次合作让费俊深刻感受到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共通之处,“数学是一种解释世界的语言,一个数学家最高的追求是能够在数学这样一个作为解释性的语言方面作出一些贡献。诚然,艺术家最高的境界追求也是能够创建留在艺术史上的视觉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和数学有相通性。”
两年后的今天,对于艺术与科技的理解,以及个人艺术语言的探索,费俊又有了新的见解。于11月16日亮相的“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上,费俊将再次与一位科学家合作,继续艺术与科技的创作之路。
为此,《中国美术报》特别采访了费俊,向大家分享他对艺术与科技的全新见解。
对话费俊:
《中国美术报》:未来科学艺术展采取的是艺术家与科学家一对一分组联袂创作的方式进行,作为此次展览的受邀参展艺术家,您对这次合作的科学家及相关领域有哪些了解?最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
费俊:目前我正在等待组委会的安排,无论与哪位科学家合作我都很期待。当然,如果能继续与科学家许晨阳联袂创作作品的话,我计划引入“版本”概念,把2019年创作的“情绪几何”互动装置从2.0版本升级到3.0版本,在我看来一件作品它不应该有完成的时候,每次合作都有可能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
我对生命科学非常感兴趣。在传统艺术家的实践中,“生命”完全不在艺术实践媒介的范围之内,因为它需要极高的技术门槛、复杂的实验条件和严苛的创作条件。纵观人类艺术史,我们大致可以将其看成一部关于描绘人类、表达人类的关于人的艺术史,直至生物艺术的出现,人类才由表达对象转变为创作媒介。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诸多关于伦理问题的思考。
但是我觉得艺术家在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进入科学的领域,利用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让我们提前去感知和体验还未被真正生活化的科技,预见它将带来的可能性,无论这个可能性是美好的,还是充满悖论的、荒诞的。从这点来看,艺术家也应该是时代的先行者。当然也有部分艺术家面对科技带来的问题,会选择提出一些更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介入势必会对科学家重新思考自己的发明产生启发,甚至有可能会带来科学技术在未来应用的新的可能性。从这意义上来说,艺术与科学的交流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用科技创作艺术,也应该同时去看重艺术科技,也就是艺术的想象力如何赋能科技,为科技形成可持续的伦理价值,探索出新的创新途径并提供一种真正有价值的输出,这是为什么艺术与科技能够呈现出双向赋能和互相补给这一核心价值。
《中国美术报》:针对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作为艺术+科技专业方向的专业教授,在您看来,现在的教学所涉及的前沿方向和热点有哪些?
费俊:艺术+科技本质上是不断地去观察和研判正在新兴的、对未来社会产生影响的科技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技都容易和艺术产生关系,目前我们在四个领域里设定了四个研究方向:机器人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艺术、数据科技与艺术、生物科技与艺术。
我们认为它们会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四个领域,并且非常适合艺术家介入,容易产生双向的创新成果,我们也主要针对这四个方向来展开教学和科研。
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进行研究。第一个维度是生命与生态。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生命还是未来由机器人、人工智能产生的新的生命体,都应该在一个生态关系中去讨论。
第二个维度是技术与伦理。针对科技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伦理的思考反向地影响科技,形成科技与艺术的双向互补和可持续的循环模式。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与文化。在互联网所引发的“参与式文化”社会背景下,技术和公众参与对文化的生成和语言的演变具有直接影响,艺术家也开始进入到这个社会现场最前沿的公共场域中去学习最有活力的文化生成方法,并最终成为原创内容生产和输出的UGC。
也就是说,无论是生命与生态、技术与伦理、社会与文化,这三个话题、六个关键词,构建了探索四个领域的研究方向。我们会从哲学思辨、艺术创意、科学技术的角度去重新看待科技与人的关系、科技的伦理价值、科技推动艺术语言进化的可能性。
《中国美术报》:当下科技与艺术的创作生态较之前相比已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科技与艺术不断地融合发展?
费俊:从历史的角度,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许多文化巨匠如达·芬奇,他们既是艺术家又是发明家、科学家、工程师。及至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产业需求导致行业、学科细分,其目标是为了解决生产流水线上的某一个单元的技能。
但是今天我们又面临着一个怎样的时代?产业的重新变革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对于这个复杂世界有一种更加系统化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人,也就是说创造力的核心应该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
面对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一个创造力的个体,可能都需要具备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创造力方式,拥有复合型能力的创新人才。
所以今天的学科,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越来越朝向更加系统化的创造力学科上来演进。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重新来建构艺术与科技,包括一些当代设计学科的时代背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跨界、跨学科,不是追求时髦,而是希望能够让设计不再仅仅是一个关于美学和艺术的学问,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创新的学问。
《中国美术报》:从微观来看,作为创作者,您自己的艺术实践主要集中在哪个层面?
费俊:作为一个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教育工作者,多重身份的叠加让我更像是一个复合型的创新创意工作者,因此很难去描述我的艺术创作。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一个个体是否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超级链接者”?通过艺术与科技深度链接所产生的新的能力,它能否帮助建立更多新的超级链接?例如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链接,心与身的链接,人和科技智能之间的链接,人和生态之间的链接,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链接等等。总而言之,这个碎片化、割裂化的世界似乎有很多东西可以去修复,作为艺术家可以在创建链接方面有所作为。
换句话说,就是创建一些具有参与性、交互性的系统和工具,让所谓的艺术精英化的权利,能够赋权到更多的普通参与者身上,这是我感兴趣的艺术的社会性价值。
在今天,科技的能力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使得它变成一种强链接和超级链接的能力,这个链接能力可能是在以往的传统媒介的艺术中很难看到,因为今天有很多的艺术家也在使用所谓的新媒体手段进行创作,但我们更多的只是看到这些新技术的媒介价值,即把油彩换成了像素,画笔变成了鼠标,从而忽视了科技的媒体价值。
一个以新媒体的手段创作的作品,它以新媒体的方式如何发挥效应,恰恰是我们所忽视的。因为我们往往认为艺术的最高殿堂是白盒子系统,是博物馆、美术馆,是威尼斯双年展,这种传统的艺术价值系统,会让我们的实践是面向精英和白盒子阶层,其实在我看来,今天艺术更大的能量生发在社会场域,是白盒子之外的系统。
换句话说,你的艺术创造能否在这个社会场域发挥实际的效应才应该成为测量(艺术好坏)的一个标准,而不仅仅是在所谓的白盒子系统中的影响力,尽管我并不否认这个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合法性和它的价值所在,但从一个个体实践的角度,我更愿意把自己的艺术实践定义为利用艺术来深度介入社会场域的实践方式。
《中国美术报》:如何理解当下由虚拟和实体空间共同构建的混合空间?
费俊:这是我几年前提到的一个概念,但最近这个概念有所升级,我把它转换成由虚拟场域和物理场域构成的混合场域。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明普及,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由数字技术所构建的空间,事实上,人们已经在生活中通过这样的虚拟空间进行交流,例如虚拟的广场、议事厅,虚拟空间让我们的沟通更加便利有效率的同时,它也伤害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例如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人往往会出现社交障碍症。
即使是这样,技术的发展已成不可逆的潮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这个时代的部分物理世界已经失效,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把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进行叠合,形成了一种混合空间。例如通过影像、新的数据叙事方法改变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延展空间本身的维度,使它形成一种新的空间。那如果我们在这个新的空间中,通过艺术来形成一种叙事,这个叙事能够让每一个参与者产生有效的新能体验,我管这个叫“混合场域叙事”。
艺术像巫术一样,它可以通过某种仪式,无论是视觉、声音还是行为本身,让人们进入到艺术家所构建的一个场域之中,在这里,每个人获得的不仅是体验,还有心流。
运用“混合场域叙事”的目标,就是要创建有效的参与者心流体验,为此一切的手段都可以被调用,以跨媒介的方式来作用于叙事,某种意义上,这就等于艺术学、设计学和叙事学开始有了交集,艺术家可以成为以空间为载体的场域叙事者。
《中国美术报》:谈谈此次展览及主题,您有何期待或看法?
费俊:我觉得“走出人类世”这个主题非常及时,也非常有趣。在我看来人类到了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和行为,并对未来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时刻。放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是这个时代所应该拥有的一种姿态。当然,艺术家在这样的一个认知改变上可以大有作为,通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不仅能够对对现实产生批判,对“人类世”的狭隘产生批判,它还有可能对如何“走出人类世”提供一些预见和解决方案。
我希望我的创作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和批判,更希望能够导出一些有想象力的创造力系统。这个系统,或许它只是一个实验,但是它可能会对我们进入未来产生启发。
我理解的“走出人类世”,它和每个人有关,这不仅是个艺术问题,也不仅是个科学问题,恰恰需要跨学科的语境来共同去探讨。而且这个问题还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层面,只在观念上讨论,确实应该通过跨学科的实践创造更多“原型”,让我们看到未来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
联合出品:未来论坛、锡纯基金会
策展人:顾振清
支持:和玉资本(MSA Capital)、Farfetch发发奇、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
承办:艺琅国际
展览场地: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6月-2022年 1月16日
展览场地:昆泰·嘉瑞文化中心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6月-2021年 12月16日
编辑| 杨晓萌
制作|冯雅颖
校对|杨晓萌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010-68469146
总编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