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做烂好人,善良必须有锋芒
好人有好报,可是没有锋芒的好人就是"烂好人"这种人即使做了好事也不落好,所以做好人的时候,也必须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否则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在《芳华》中,刘峰在他们中算是好人了,大到会做沙发,小到会缝被子,连郝淑文找针也让刘锋帮忙,可见他就是人人都会需要的雷又锋。
因为随叫随到,小事大事大家都会找刘峰帮忙,慢慢的刘峰是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榜样。
可是这样的好人,因为“丁丁事件”又让称他好人的人们批叛,这又是何等悲哀。
连郝淑文都说,我们都批判过刘峰,我们对不起他,他不该这样过一生。
这样看来,批评他们的人很多都在后悔。
但是结果已注定,刘峰的人生轨迹没有改变,而做个好人一直是他骨子里的精神,又是何等悲哀。
02.为什么好人总是被辜负
为什么好人总是被辜负,因为好人好说话,付出成本比较低,有的只需要一个微笑。
这也是为什么越便宜的东西越廉价,因为付出的成本低,可替代性强,所以感觉不会怎样。
曾经的看到这样的故事:一个人让自己成年的孩子出去挣钱,这个孩子没有出去,而是他妈妈偷偷给的工钱,爸爸晚上检查一天的成果时,直接把他交的钱扔到火灶底下。
他视而不见,后来他老爸说:这不是你挣的钱,重新挣去。
然后第二天,他就去工地上搬砖挣钱,晚上他把挣的钱又交给父亲,父亲又把它扔到火灶里,他赶紧跑到火灶里扒自己的钱,说这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怎么能随便扔了呢。
这样看来,自己付出的越多越在意,付出的越少,越不在意一件事就是这个理。
所以刘峰被大家辜负,因为大家没有付出什么,都享受了他的帮忙,而且习惯了他的付出,但刘峰的付出并没有换来理想的感恩。
所以说,人一定要善良,但必须要有锋芒,否则像东郭先生和狼,如果善良没有选择,那也是大错特错。
并且能被称上“好人"的人都是实在人,也是大家最不怕的人。
因为大家觉得好人会吃哑巴亏,所以会不停地试探好人的底线,这就是人性欺软怕硬的劣性。
从刘峰身上看,就知道人不能做烂好人,帮人做好事,要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人身上,这样帮忙才有意义,否则对于不懂感恩的人来说就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