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木匠”

你脑海里肯定能想象得到上面这种画面

但是下面这种呢

反差太剧烈

我有点不太敢看呀有木有……

(✿◡‿◡)

在江西景德镇,开着一家叫「740planet.studio」的木艺工作室的小佛,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个性的“木头人”。如果他没有给自己贴上“木匠”的标签,他和城市街头的嘻哈青年别无二致:帽子反戴、纹身、板鞋、牛仔裤、T恤、滑板……所有的这些标配一样都没少。

甚至,玩得更“出位”。

比如,上面那张人体艺术照,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前景是一泓碧潭,上方是一面黝黑嶙峋的岩壁,数丛幽草,点缀罅隙。一丝不挂的他,披散着头发,背对着镜头,默立在飞瀑垂落撞击成的水帘中,脚边水花四溅。

“我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的人,滑板是我接触亚文化的一个开端,它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小佛是一个在景德镇长大的北方人。不过,和当地那些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就打算从事一门的手工艺的年轻人不同,他喜欢尝试各种有意思的事儿:从最开始考上西点师到玩极限运动,做过影视,学过扎染……

在接触木艺之前,他甚至一直是想当一名职业的滑手。

2012年的时候,小佛从外面刚回景德镇,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做着各种很有趣的陶瓷,年轻设计师的器皿、无名艺术家的雕塑……感觉这个城市好像可以冠一个新的名字——“手都”,充满活力。

那个时候,他才开始学着动手,做些家具之类的大大小小的东西。

“当时也没有想很多,只是这个事情我喜欢做,我就想尽我的能力把它做好,不断的尝试和突破,让我体会到了全新的乐趣,我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做这件事。”

或许,喜欢玩滑板的人,身体里总是流淌着一股豪放恣肆、蓬勃生长的野性,一种追求自由的强烈渴望。别人开店创业,总想找个人多热闹的“好地段”,小佛却特别钟情于大自然和乌托邦的生活。

他的工作室原本在景德镇一个叫“三宝”的地方,尽管他没有像其他陶艺家那样聚居在那个颇有名气的“国际陶艺村”里,但还是觉得容易被打扰,就带着所有的“家当”,往更远更杳无人迹的地方搬。

从一个山头搬到另一个山头,又搬到现在的工厂里,总算周围没有太多的人群和建筑了,一个路的尽头就能走到郊外。他说,在这里,时间变得特别纯粹,木作真正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兴趣。

劈柴生火,翻地种菜;肚子管饱,闲暇之余,他会跑到山林深处,或是在水潭里划皮划艇,或是在高高的树上荡秋千,或是在林间的吊床上打盹晒太阳,或是临流而坐喝茶发呆,或是跟朋友喝酒看星星……

我们之前拍《年轻的匠人》,结识的陶艺师Nicole,最近也在景德镇寻觅厂房,机缘巧合之下,竟和小佛成了邻居。大概是经历过太多城市的喧嚣,Nicole总说,自己现在最羡慕的人就是小佛,“有溪流,有山谷,在一座青砖黛瓦的老房子里,真的就完全是一种隐者的生活”。

其实除了居住环境,「740planet.studio」的生产方式也相当返古,因为所有的限量产品,从设计、选材到开料、找平,以及最后修整、打磨完成,全部都是小佛和他的三个小伙伴亲力亲为。他们真的恨不得原材料也由自己来控制,可惜好多木头都不能成为实用品。

我曾问过小佛,手工打造一件木器,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这个机械和科技唱主角的时代,「740planet.studio」是不是显得很“不合时宜”?

他靠着木墙慢慢坐下,然后随手点了一支烟,“我觉得一开始动手做这个事的时候,就想明白了,手工和机械,我想找一种平衡。每个月出四到五款新的产品,从设计到器形都在转变,还会做一些雕塑,我喜欢不停的思考。”

比如,平面的器皿盘子,下面加上三条腿,大圆盘、就变成小圆桌。

冬天烤火,会把很多没用的材料烧掉。一次也是烧到一半,就把它拿出来,想看看这个烧过的材料做出来什么样,结果就有了一个烧火质感的系列作品。

而他特别推崇的木艺大师——中岛乔治,其作品风格就是,70%的原始手工气质 30%的工业结构。

中岛乔治 作品

就是这种平和包容的性格,让小佛在做木艺创作时思路也非常开阔, 再加上亚文化对自我个性的发掘,所以就更没有什么传统包袱的束缚。

本来,我们现在经常说起的“规矩”,是传统木作的术语,圆为“规”,方为“矩”。一组锋利的金属工具在木面上游走,锯、削、刨、锉、凿、刻、磨,刨花木屑如雪飞扬,一块木头,在这样一个层层剥落的过程中,慢慢被打造了成一件规整光洁的木器。

但小佛打量一件木料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脑海中也没有一个大致的、可供参考的原型,而是遵循材料的自然形态和纹理去自由发挥。

“我做的都比较随性,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材料长啥样减去一些多余的,留下的部分就是作品了。”

小佛认为,木头天生有一种气质,就是可以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善于发现自然的美,并且分享给大家,就是自己做木艺的创作理念。

不过,遵循自然,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放。小佛在制作过程中,会设计很多黄金比例的线条,让成型的木器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完美的截面。

而木头这种材质,去掉多了就没法补上。

所以要求制作者在动手前就胸有成竹,开始制作后就要动作利落。

要做到这些,不光测量的准度要分毫不差,也要求手上千百遍的实际练习才行。

山间的春天,寂静寥寥,卷着绿意诗篇的青藤,密密地爬满了整个围墙,几个年轻人挥着凿子,抡着胳膊,在院子里正忙得热火朝天,远远望去,如同跌进了一个隐藏在森林深处的童话小镇。

“我所认为的真正的生活,应该是劈柴时流的汗,而不是点起篝火的快乐。”

正是这份脚踏实地的充实感,让他们一直充满激情和活力,三年时间,工作室也慢慢的聚气了。

去年夏天,小佛还在这里办过一场百人的活动,大家一起互相拥抱,音乐声响起,在暴雨里跳舞,一整夜,所有的人都巨开心。

最近几年,“匠人”这个词被用得很多遍,他们的技艺、故事,在各种情怀的渲染下,都被包装地很传奇。在小佛看来,匠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一个状态, 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只为做到极致。

所以他说,做木匠就是做木匠,并没有什么高尚的华丽的理由,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尝试中,找到了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体艺术也好、醉酒欢歌也好,虽然没有成为一个职业的滑手,但偶尔在生活中自我放松一下,又有何不可呢?生命本来就应该是很丰满的呀。

嗯~~不敢秀裸体的滑手不是一个好木匠。

“我希望的就是,最后能做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气息的作品,尤其是城市里,可以一下子心平静下来。”

关于未来,小佛说,他可能会想搬到热带海边,但还是做着这些喜欢的事儿。

▲ 文字为心闻台采编整理,图片来源于「740planet.studio」授权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