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面临二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面临换挡,低速挡摘下来了,高速档还没有运行,短时间内的降速让人不适,让人心慌。换挡后,经济发展的逻辑要变了,投资置业的逻辑变了,无论是产业还是财富都会面临新一轮洗牌,面临无数的机遇和风险,这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我在接下来的一周,会写8篇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变局背后的风险和机遇。

01

去年以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没钱了,个人没钱了,老板没钱了,企业没钱了,财政也没钱了。所以你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是2.5%,而M2增长了12%,M2增长这么多,却看不到物价上涨,银行里的钱漫过柜台了却没人借,出现这些是因为,大家对未来没有信心,贷款不赚钱,我借钱干啥。

现在感觉是真难,其实如果回头看看1998年,你会发现那时更难,比现在难得多。1998年国企倒闭了40万家,下岗工人超过4500万,从银行到电力,从钢铁到造船,几乎是全部国企都亏损。

国际形势也让人担忧,1999年我驻前南斯拉夫使馆被炸,2001年南海撞机王伟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付出的是外交人员和飞行员的生命,如此奇耻大辱,却只能抗议。

回头看1998年的中国,我们就像走入了一个漆黑的山坳,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前途,不知道如何走出去。

02

再看看202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了,很多企业不赚钱了,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美国不断挑起事端,安倍蔡英文上蹿下跳。国内经济发展不好,国际关系面临挑战,和1998年何其相似。

1998年是国企大下岗,小型国企进行拍卖、大型国企进行重组,4500万人下岗另谋出路,刘欢的《从头再来》唱起来豪迈,可当事人感到的却是心酸、彷徨和无奈。

国企大下岗后是一系列的大动作,政府机构改革分流多余公职人员,教育改革使得高校大规模扩招,住房改革使得商品房走上历史舞台,开启二十年房价牛市。加入世贸使得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仅仅3年时间就旧貌换新颜,2003年时,我们的感觉是坦途伸向远方,前面光明一片。

遇到困局,才会谋求变局,才会进行变革,勇于探索,寻找走向未来的出路。

03

现在回头看我们从2019年走过的路,也是在不断的变革中,房住不炒稳房价成为国策,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开企国内大循环。

和二十多年前的国企关门做减法类似,现在很多行业做减法,地产去金融化,金控去民营化,医疗去市场化,教育去资本化,平台去垄断化,媒体去流量化。

二十年前,我们国企做减法,民企做加法,带来的结果是国企大收缩,有大量员工从国企到民企工作,带来制造业和外贸的空前发展,使得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二十年后,我们是传统产业去产能做减法,高新产业做加法,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技术上,解决卡脖子工程,未来一定是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04

1998年前,国企是铁饭碗,员工地位高,收入好,是香饽饽。国企职工下岗一夜之间从天堂掉入地狱,完全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可是后来的发展证明,那些离开国企的员工,并没有饿肚子,很多人自己成为了老板或者成了民营公司的骨干,生活过的不是越来越差,而是越来越好。

现在,我们也是很多人面临失业,不知何去何从,也面临1998年类似的困境。

大变局下有风险,也有机遇,无论是个人命运,还是财富资产,都会面临重新洗牌,重新布局。失去了,只能沉沦,抓住了,就会腾飞。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会从个人职业角度和投资资产角度分别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