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敦煌壁画中的耕作图,描写了农民扬场、扫场、耕地等场面。
“在敦煌至今保存有近6万平方米的壁画,内容大多为佛教艺术,但除了佛和菩萨,还有80余幅‘人间生活’。”从事敦煌壁画研究工作多年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进玉表示,从80余幅农作图中,看到了从我国北朝时期至西夏600多年间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种场面。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共552个石窟的历代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且内容丰富多彩,描写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是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图为敦煌壁画中的耕作图
莫高窟盛唐第116窟的北壁上绘着这样一幅画面:一块麦田里,一个头戴草帽的农夫,头顶烈日正蹲在地上持镰收割,下边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提着罐,一手托着放在右肩上的竹篮,正急急忙忙向地边走去,还未走到地头,她就呼唤丈夫用饭。
榆林窟西夏第3窟“观音经变”被称为描绘现实生活的精品。观音作立像,五十一头,头有三眼,最上为佛像,多手伸展如轮,每只手中有一慈眼,并绘有相似的形象,如冶铁、酿酒、耕作等生产情景和各类工具、器物等,其中酿酒图、耕作图等被专家视作研究西夏科技发展的珍贵资料。
“看了所有洞窟才找出来80余幅农作图,有的只有几厘米。”王进玉称,伴随着犁耕、播种、除草、打场等劳作场面还出现了数十种工具,如耕犁、铁铧、锄头、镰刀、连枷等。敦煌壁画农作图中出现的唐宋时期13幅打场图全用连枷,一人抡连枷或两人对打。
他还说,古代敦煌及河西一带的农民曾在大漠戈壁、黄沙瀚海里的一块块碛田上辛勤劳动。“太守到来出山泉,黄沙碛里人种田。”唐代边塞诗人岑曾在《敦煌太守后庭歌》中如是描述,而壁画的创作者们又以熟识的生活描绘了这些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