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这是挂在樊锦诗嘴边的一句话。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从1963年第一次“触碰”莫高窟至今,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樊锦诗都围着莫高窟转。在今年“改革先锋进校园”甘肃省专场活动中,她动情分享:“敦煌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为敦煌做事,我无怨无悔!”

出生在北京,生长在上海,樊锦诗初到敦煌时,被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震撼,而与精美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敦煌恶劣的生活环境:住土房、吃杂粮,没有水、不通电,卫生设备匮乏。

“离开了就没想再回去,这是真话。”因水土不服、营养不良,樊锦诗不得不提前结束实习,回到北京。

世事难料,毕业分配的时候,樊锦诗被分配到了敦煌研究院,而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对敦煌的了解越深,就会对它越发热爱。”樊锦诗说,和很多前辈一样,我一开始也只是想看看敦煌,谁知道这一看,就离不开它了,而且待得越久就越离不开它。

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正值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的热潮,莫高窟的游客数量急剧增长让樊锦诗既高兴又担忧,“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

世人都希望莫高窟“万寿无疆”,但是这不可能。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改变,对脆弱的洞窟而言都是不小的打击。

如何让珍贵而脆弱的艺术 “活”得更久,成为樊锦诗日夜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么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在我的手里,如果有什么闪失,我就是罪人。”成为院长后,樊锦诗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常常想起这个还没做,那个还没做,就会冒出一身冷汗。”

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计算机,“那时我就感觉,莫高窟有救了”。那时已经65岁的她产生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数字影像拍摄、色彩矫正、数字图片拼图和储存等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目前已完成了敦煌石窟211个洞窟的数据采集,13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节目制作,43身彩塑和2处大遗址三维重建。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截至目前,“数字敦煌”资源网的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万人次。

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投入使用,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的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同时把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

樊锦诗说,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并且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实现了旅游开放和保护管理的创新,使保护和利用得到平衡发展。

在樊锦诗看来,因为热爱,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

“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樊锦诗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窗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她都忍不住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

樊锦诗曾为《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写序:与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相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

在敦煌研究院里有一座名为“青春”的雕塑,一位短发少女拿着草帽,身体微微前倾,意气风发,雕塑的原型就是初到敦煌的樊锦诗。

青春。樊锦诗把青春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莫高窟。而从她来到敦煌的那一天起,这里的每一粒黄沙起舞,都是在歌颂她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