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一大早,85岁高龄的张仁芝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北京画院美术馆。这一天,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京海墨韵艺术馆协办的“京风墨韵——张仁芝笔下的北京胜景”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参加此次展览的,有很多张仁芝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对张仁芝而言,这是对自己从艺历程的总结,也是一次难得的老友聚会。

既要像,又要美

此次展览共展出张仁芝近几十年来创作的52幅绘画精品,其中包含他由上世纪50年代起直至近期表现北京的作品,这些画作不仅描绘了北京城的故宫、颐和园、天坛、正阳门等标志性风景名胜古迹风光,更记录了北京城各个年代的繁荣变化与发展面貌,极具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展览作品无论从时间跨度上,还是选材的空间范围上,都十分丰富多彩。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北京上学至今,已经在这里生活工作了60多年,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从上学到现在,几十年间日积月累,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北京的古都风情和自然风光,体验不断变化的北京,多年来一直在用手中画笔表现这些感受。”张仁芝说。多年来,他陆陆续续创作了很多北京题材的作品,参加了各类画展。

进入21世纪,北京画院和北京市美协为迎接北京奥运,宣传北京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共组织了7次“北京风韵”系列画展,张仁芝几乎每次都参与。2004年,张仁芝创作的《自景山万春亭俯视紫禁城全景》采用8尺整纸横幅构图,运用透视的手法,在色彩处理上,抓住红墙黄瓦主色调和近景重墨景山树丛形成强烈对比,突显故宫这座皇家宫殿的恢宏大气、灿烂辉煌。

张仁芝认为,北京的文物古迹和城市风貌非常值得用画笔去表现,问题在于如何表现。他说:“如果完全以景物的真实感来要求,那照片的表现力最强。北京的文物古迹基本上都是建筑物,画的时候既要‘像’,又要美,因为一幅中国画要有构图和笔墨的美,即如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黄宾虹说的‘最好是不似之似’。我追求作品比所画对象更美,既挖掘出它的内在美感,又有中国画笔墨情趣和构图上的虚实。”

张仁芝笔下描绘北京城的美术作品也记录和见证了北京的繁荣发展。此次展出的作品《施工中的北京南站》是其代表作,这幅作品高1米,宽3米,画面中除主体建筑外,右侧是建筑工地的料场和远景的楼群,近景是两台正在作业的塔吊,既突出了工地施工“进行时”的特点,同时塔吊的竖线与主题建筑的横线、斜线形成对比,增强了空间感和景物纵深感,突出了北京南站这一宏伟工程。“这是我在北京南站附近的高层建筑第12层上俯视而来的角度。我很高兴,能有幸见证祖国首都迈向交通现代化的过程,并用画笔记录下北京南站建设这一历史时刻。”张仁芝说。

从生活中发现有意味的形式

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成立,张仁芝作为第一届学生入学。从附中到美院,关于中国画的学习,张仁芝面对的是东西方相互融合的艺术教学体系。他们跟蒋兆和学素描基础,跟宗其香学山水,跟李苦禅学写意,跟俞致贞学工笔,每个画种都接触,然后自主选择。在西画与中国画之间,张仁芝选择了中国画。

“其实就是喜欢风景,最早看中国传统山水画,对传统笔墨韵味的理解,并不如对西画里的光色表现印象来的深刻。进入中国画系后,我开始慢慢能够欣赏中国笔墨里的韵味,之后就越来越发现笔墨中有无穷的变化和趣味。”张仁芝说。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张仁芝来到北京画院,进入当时的中国画进修班,在老画家门下继续深造中国画,进修班毕业后成为北京画院的专职画家。在北京画院,张仁芝领悟到了构图的规律、笔墨的运用。

张仁芝说;“画了几十年的画,我走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诗意美感,抓取鲜活感受,激发创作灵感,经过酝酿意境提炼笔墨后进入创作的路子。因为是自己从生活中发现的有意味的形式,作品自然就带有真情实感和明显的个性色彩。”而把对自然的写生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进行结合,是张仁芝几十年来在创作中的研究课题。

写生需要经过“发酵”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整个中国画坛面临如何反映生活的课题,国家提倡和鼓励文艺家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艺术家们纷纷响应号召,外出写生。这条通过写生亲身体验大自然气息的山水画创作道路对张仁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仁芝说:“我很幸运,在求学期间直接受到叶浅予、张兆和、李可染、宗其香等先生教诲,引导我们关注社会人生,注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创作思想和创造道路,领会到写生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令我受用一生。”

1962年春天,张仁芝和同学到皖南毕业实习,第一站就是去江苏省国画院,向宋文治请教如何写生,并完成了他的毕业创作《忆江南》,这幅画表现的即是他在皖南通过写生观察体验到的真实感受。

他以开阔的视角拥抱大自然,容千山万壑于笔下,蓄万种风情于笔端,不论是《大同云冈石窟》的宏伟辉煌,还是《烟雨漓江》的朦胧妩媚,不论是《峡江征帆图》的如画江山,还是《云涌太华》的千秋屹立,都源自其写生求得匠心独运的丘壑意象。张仁芝将绘画的过程称为“发酵”。“主观情感的投入,就相当于加进了‘酵母’,发酵后的素材才成为画家胸中丘壑、笔底烟云。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借鉴古人总结出的从章法到笔墨的程式。”他还强调“是借鉴,不是照搬”。

张仁芝说:“从艺以来,我的艺术理念是法无定法,法由景生。一幅画的构图,形式感和笔墨是由表现对象来决定的,对象不同,感受不同,采取的表现手法也要随之变化。”如他画三峡,章法大开大合,删繁就简,强调气势;画北海公园,则多用长线条,不用大墨块,表现出前后的层次,增加画面朦胧感。“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是任何艺术,也包括一切学术领域的最高境界。至此境界,一切学问就都贯通了,在艺术创作上也就能真正获得自由,这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标。”张仁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