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运用让云南彝绣产品走向市场,与国际接轨

【传承之美】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天安门、华表、长江、黄河;“神州锦绣”四个大字周围绣有56个民族纵情歌舞的场景;角上绣着四朵石榴花……日前,一幅名为“神州锦绣”的70米巨幅彝绣长卷在云南省楚雄州亮相。

这一巨幅彝绣于今年2月在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开针,此后由近千名绣娘历时半年多完成。收针那天,主创者之一的樊志勇长长舒了一口气。

彝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樊志勇的记忆深处,家乡的彝族女子只要一闲下来,就坐在一起刺绣,为自己和孩子做衣服。彝家女从3岁起就有一套属于自己年龄段的服装,五六岁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刺绣针法、配色、画花样等技艺,到了十几岁就要自己缝制和刺绣衣服鞋子。一生中多则有几十套、少则有10多套彝族服装。“这份承载着上千年刺绣文化的服饰怎样才能走出去,让全世界的人共享它的美丽与魅力?”带着这种想法,樊志勇成为了大姚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7年大学毕业时,樊志勇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返乡创业。拥有丰富“练摊”经验的她决定从民族工艺品做起,像大多数同行一样收集本地绣娘制作的小饰品和绣片开店销售。然而刚开始的一两年,她店里的绣品几乎无人问津,80万元的投资砸进去泡泡都没有见。

“你的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为什么要买?”困境中,好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樊志勇——是产品出了问题。樊志勇意识到,要在传统的彝绣产品中加入实用功能,才能更好地面对市场。

经过不断地尝试,终于,从青花瓷的图案中获得灵感,将色彩提炼,再与彝绣结合设计出一款名为“蓝色妖姬”的荷包项链,成为当时的“爆款”,上市第一个月就卖了100多条,自此打开了销路。

懂得了“提炼”的要义,樊志勇又把彝绣元素融入了日常生活用品中,胸针、笔记本、卡包、电脑袋、手包、车套、沙发套等日常用品加上经过改良的彝绣图案,立即热销起来。

2008年6月,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樊志勇再次看到了彝族刺绣焕发时尚生机,与国际接轨的机会。2009年,樊志勇推出了适应现代时尚生活的彝绣产品:彝绣记事本、抱枕、桌旗和服饰等百余种单品一经陆续推出便受到消费者青睐。此后,彝绣产品开始成为了云南楚雄标志性的“伴手礼”。

2013年12月12日,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季”比赛在昆明举行。在比赛现场的出入口,展出了七款均价大约1万元的手包,樊志勇美丽的手工刺绣就出现在这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设计的手包上。设计师们夸赞她的作品“很漂亮,很有创造力,颜色丰富,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让游客感受地道彝家文化

“我初次见到彝绣时,竟被那些饱和度极高的配色吓到,觉得它们土气和俗艳。”国际名模、服装设计师马艳丽毫不掩饰她最初对彝绣的感受,直到她后来去彝寨住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彝绣不是为了展览或售卖,而是彝家人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即使花色繁琐,它也很纯粹。所以,那些古老的绣片,即使被时光浸染,仍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这种高水平的刺绣技艺正是她要的东西。

2016年2月,马艳丽参加了直苴彝族赛装节,她从花团锦簇的彝绣中找到了灵感。同年10月下旬,由北京马艳丽高级时装公司设计制作的、以彝绣文化为主题的50套高级定制时装,出现在2016·秋(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直苴人带着他们的彝族服装惊艳亮相,赢得满堂喝彩。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楚雄州有绣娘近13万人,她们中有2.7万余人是企业中相对固定的刺绣绣女,其余的是零星加工散户。每月稳定的收入,让绣娘们可以一边挣钱,一边做农活儿照顾家。

罗珺作为大姚县桂花乡一名地地道道的彝族妇女,她于2009年起先后创立了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公司和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致力于彝族刺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刺绣技能培训。

固定员工也从原来的几人发展到36人,“编外”绣娘发展至3000余名,辐射全县12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咪依噜公司从刚开始的注册资金20万元,增加到现在1000万元。全县参与刺绣产业队伍的人数达5000多人,专业从事刺绣产业的妇女达1000多人。刺绣产业成了部分农村妇女家中的经济和生活支柱,彝绣产业成为大姚县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大姚县已成立彝绣专业合作社9个,发展彝绣龙头企业两个,组组刺绣品2000余件参加香港博览会、文博会等展览等,有效扩大了大姚彝绣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罗珺已经成为楚雄大姚彝绣产业的一张亮丽品牌。

在樊志勇看来,旅游商品的概念其实很广的,它只要可以代表一个地方的某种意义,它就是旅游商品,不一定非要是旅游小商品、小纪念品。自己想要做的是让彝绣的体验感更深入,让游客们不仅可以游览这里的自然风光,还能体验到人文文化,而她觉得在人文文化的传导方面,彝绣的体验感就是一个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