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固然有大小,但是,何谓“大”?如何认识“大”?一般的人可能都是看规模。确实,规模之大是一眼就能看到的,而且规模之大还可以用建筑面积来说明。

世界上有很多相当大的博物馆,如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也有世界博物馆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当然,中国的一些省级博物馆中也有比较大的。一般而言,建筑有大的规模,收藏有令人咋舌的数量,类别像百科全书,因此,也就有了大的社会影响。在全世界的国家博物馆中,可以说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很大,像巨无霸那样。有的看着很大,实际上并不是很大,没有与之相称的国际影响。可是,国家博物馆的收藏代表了国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显然,大有大的特点,然而,如果小馆做得好,它也能显现出大的气质。

列支敦士登公国不大,面积只有160.5平方公里,连上海的1%都不到,而全国总人口只有37910人(2018年),首都瓦杜兹只有两名警察。因此,就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与国家博物馆的比例而言,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也不能算小,除了国家博物馆本馆之外,它还包括珍宝馆,邮政博物馆、田园博物馆,其场馆也有三处。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之大实际上是于规模之外表现在气局上。

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兹不大,基本上走走就能走到每个角落。可是,这里古老而现代,繁华而整洁,清静而浪漫,地势起伏而有变化,风景旖旎。国家博物馆是首都的地标。其大门并不是朝马路而开,它正对着的是相邻的国家旅游中心的侧面,而国家旅游中心靠近博物馆的一侧路边上放着2019年纪念建国300周年的大广告,而这个装置成了旅游者到这个国家的打卡地之一。面对着这样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大公国,国家博物馆应该是这个国家的骄傲。

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德语:Liechtensteinisches Landes museum,英语:Liechtenstein National Museum)是一家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尽管很多人都没有来过,中国的媒体上也很少有介绍,关键是人们一般都不知道有这个国家的存在。可是,雷诺馆长却行走在中国的各大博物馆之间,洽谈各种合作,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在中国的媒体上比较多。国家博物馆在市中心的山脚下,在这里抬头就能看到山上的皇宫,这是这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而在城市中基本上到处能能够看到不远处的阿尔卑斯山的积雪。博物馆门口有着独特的景观,台阶上放了一个有一家五口人形象的装置,人脸是镂空的,供游人套在上面合影,这很独特,与城市的形象塑造连在了一起。博物馆的Logo设计简洁而巧妙,利用了官方语言中的德文缩写的两个L和一个M的组合,庄重而独特,表明了这个大公国所属的国家博物馆的特性。

该馆是一个新老建筑结合的博物馆。由原来的1438年的中世纪传统建筑和1998年至2018年期间翻新和扩建的现代化建筑组成。在两座历史遗留建筑和一座新建筑之内,约有2000平米展区,42个展厅。进门之后是一条过道,门口的展示架上有一些该馆介绍的场刊,其中有两种中文的,一是介绍该馆所属的四家博物馆;二是本馆的“楼层图”。像这样一个馆有两种中文文字介绍印刷品的,在除中国之外的全世界博物馆中也不多见。过道的右侧是纪念品商店以及票务处;而这个过道也是纪念品商店的一部分,摆满了各种丰富的纪念品,其中尤以他们自家的邮票为多,毕竟这是个邮票王国,而且他们还有所属的邮政博物馆。看一家博物馆是否有特色,通过纪念品大概可以略知一二,或者可以有典型的反映。显然,这里的纪念品的特色正是和博物馆的特色相吻合的。这里既有邮票和其他具有特色的工艺品,还有定制的香水和酒,独特的味道只有在这里可以买到。

参观的路线,通常是从主展区开始的。实际上应该穿过通道进入一层的一号展厅,这是具有历史的最初的老建筑部分。这个以“垦殖”为名的考古学内容,是了解这个国家必须先看的部分。老建筑非常古朴,而新的装修也尊重了老建筑的历史,很多的利用和保留基本上是原汁原味。陈列中有一些当地考古的成果,旨在说明它的历史悠久。而与当地历史人文关联的一些文物,则表明了其传承有序。无疑,这是一个特别的历史文化区域,官方语言是德语,却不与德国接壤,而在瑞士与奥地利之间,所以,其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而考古可以说明这些。

老建筑中的拱形屋顶和拱形门很有特色,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像个地堡。在这一面积并不是很大的传统建筑的空间中,分为6个区域,每一个展厅都可以互通,视线也可以穿透。展览设计保留了原始建筑中的一些特色,这就是让其古朴再古朴,保留那历史中的某种情境,以合乎考古的感觉。因此,许多安排都能让人们看到设计的精心之处。专题陈列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内容,排列着从远古时代到今天的历史发展;从陶器时代开始,包括一些劳动工具等等,更有如油灯这样的典型性的器物,其中也有一些最普通的与家庭关联的日常用品,包括厨房中的锅、铲、勺等等。实际上它所连接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当下的状况。在这样一个以考古来见证历史的呈现中,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就在于这种关联之中的相互关系,说明了历史发展中的不同时期。这一部分陈列的内容精简,而陈列的文物也不多,展柜与展品之间的安排有着它的独特性。

回到过道上,进入左侧的通道,先经过一个临时展厅,然后穿过这个临时展厅,又可以进入到下一个临时展厅,而两个临时展厅的中间有一个过度的空间,右手的一侧有一个长长的台阶,可以上到二楼和三楼。楼梯的对面有电梯间。这个台阶是该馆的一个亮点,用了10个鹿头的装置艺术做装饰,表明了与这个国家除首都之外的10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历史类博物馆的展陈最忌古板和俗套,因此,很多博物馆都会利用艺术来调剂视觉关系和知识体系。毫无疑问,历史与艺术并重是该馆的一个特点,也是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潮流。二楼分三部分:一是自然历史和资源利用,有很多动物标本,像很多自然历史博物馆见到的那样;二是历史与宗教及其保护;三是1200至1700年的历史。

三楼是与大公国历史最为紧密的专题陈列,应该是该馆的重点,有着大公国独特的历史发展以及与之方方面面的关联,显然,这里的一切又连接着山上城堡中的历史。大公国的君主制性质是由大公国的历史所决定的,因此,在关于大公国历史的展览陈列中努力突出大公国的特性,用了很多反映历史的绘画,把它放大在墙面上像墙纸一样,烘托了整体的氛围,也让人们一目了然,风格独特。而这些绘画作品的装饰与作为展品的肖像绘画原作的对比,则成了这些肖像的历史背景,展厅中相关的文物则是其中勾连历史的见证,由此构成了一个特别的主题,这就是大公国历史中的曾经过往。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感的陈列,实际上是这个国家博物馆中的重点。对于国家博物馆来说,如果它在反映国家历史和文化发展方面不够健全的话,那么,它就难以实现代表国家的历史使命。三楼从1700年开始的大公国统治的历史,到反映文明成就的创造,包括一些比较珍贵的历史文物,系统而完善,也表现出了在整体设计上的巧思和精心。

专业的气局应该作为考察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就事论事地只是讲300年的列支敦士登公国的发展历史,那气局显然不够大,就是300年,就是那么大的地方。如果把关联的同一个时期中的世界各国的帝王以及相关的文物都能够纳入其中,放眼世界,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气局,至少这种国际视野让人们看到更多的内容。因此,展厅内历史人物的画像中出现了同时期中国皇帝的画像,其放眼世界的格局之大,则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而在300年的历史中,有很多王公贵族与这个大公国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这些画像,一眼望去,就是一个世界。像这样一种气局的展览,在很多国家博物馆中并不多见。因此,也能反映出该馆在展览陈列、展览策划中的专业水平和专业作为,这就是为了这个不大的国家博物馆,它必须要有胸怀世界的格局,才有可能面向世界。与之关联的是,该馆特别在一层安排两个临时展厅,用以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临时展览,包括中国的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画展等等。这也是一种气局,构成了他们的放眼世界的一种雄心。毫无疑问,这样一个作为在奥地利和瑞士之间、通常是路过的一个国家,其国家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它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范本,可以提供给很多国家博物馆以参照,这就是要有大的气局,又要有自身的特点;如果失去这两方面,相信,很有可能在世界博物馆格局中被忽略,但是,我们今天不能没有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

实际上,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除了展陈之外,在管理和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对于这样一座所依附城市人口并不多的博物馆,需要在运营上尽可能减低人工的付出,就必须要用最少的人工来维持博物馆的运营,因此,在通往临时展厅过道的一侧有一个综合服务区,兼有咖啡、观众休息和公共教育多方面的职能,这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也少见。这个厅完全是自助,没有工作人员,只要按规定付费就能获得你所需咖啡、点心等。而在一个角落放有一个不大的桌子,台面上有一沓明信片那么大小的印着画框的卡纸以及笔等,正面是一面镜子,这是让那些孩子包括成人面对镜子去画自己的画像,画完了之后可以放到外面过道的架子上,供人们欣赏。这样一种精心的设计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其它博物馆的特点,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画框中的人像和大公国之间的关联。而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镜子前面的蕾丝装饰物,都能够表明这个国家博物馆在专业方面的用心之处。而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该馆还提供有各种游戏,并在展览中通过摸、闻、找寻和归类的不同方式来体验展品。

值得一提的是,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还有所属的珍宝馆、邮政博物馆和田园博物馆。珍宝馆和邮政博物馆在同一建筑之中。珍宝馆主要展示属于列支敦士登公爵和其他私人收藏家的藏品,这里可能因为展品的贵重而显得很神秘,一次最多接待60人。邮政博物馆建于1930年,收藏有1912年至今的所有列支敦士登邮票,2006年起成为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田园博物馆位于Schellenberg市,是一座始建于1518年的木制农舍,为列支敦士登最古老的木制农庄之一,展示了1900年前后的列支敦士登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