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家骏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A05工作室主持人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传统建筑学已死?”——这似乎是当代世界建筑学体系面对的最大疑问。本文所指的传统建筑学是西方建立的百年现代建筑体系,那么中国的传统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传统?是宾大的布扎,还是前苏联,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体系?我们从西方嫁接过来的思想体系是否有自己的传统?......总之,这一系列问号可能会围绕我们很多年,因为刨除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思想意识可能才是隐藏在背后的最根本来源。
古典时期的建筑设计从文艺复兴开始便进入了师徒式的模式,这使得古典建筑比较容易被教会,那时更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手艺。而现代建筑体系产生的100年期间,似乎伴随着不断的思潮与不断的批判。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中国,建筑学发展的迷茫似乎愈演愈烈。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现代艺术文化的发生发展, 我们永远会在西方体系变革的过程中盲目的跟风,那么建筑学可能也就真的会不断的死掉,因为我们并没有从文化内涵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798的建筑画(唐家骏拍摄)
文化发展是一个多种体系交织在一起的合力结果,我们不能说一个流派或者一个主义就单纯的决定了建筑风格发展的方向,各种文化会互相交织甚至相互叠加。而本文是笔者艺术思潮与建筑研究的系列文章,从艺术思潮出发来探寻和思考设计的起点来源。
20世纪开始是艺术变革的时期,抽象主义大师们进行了图面思维与基础教学的革命,从“包豪斯”到“德州骑警”,从“三大构成”到“建构理论”,这一切都不能完全摆脱抽象思维的分析性训练。但在20世纪也存在另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如影随形的伴随着整个设计与艺术领域的发展,时不时的跳出来搅局,特别是在当代也在冲击着建筑领域,这个思潮就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
包豪斯天团(网络图片)
当代新表现主义展览(网络图片)
一
两位精神病人
在人类的艺术文化历史长河中,有两位大师被称为表现主义的先驱,其中一个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另一位是挪威巨匠爱德华.蒙克,巧合的是这两位大咖都是确诊的精神病人。
梵高自画像(朱道远拍摄)
蒙克自画像(网络图片)
古典时期的绘画艺术更多是为教会、宫廷和贵族服务的,很多画家把绘画当成了一种职业。而19世纪中叶产生的印象派绘画打破了古典写实性画风,突出了画家的感官意向,展现了不断革新的形式语言,梵高就是在印象派大环境熏陶下走出自己绘画道路的。
印象派.毕沙罗绘画(唐家骏拍摄)
印象派.西斯莱绘画(唐家骏拍摄)
印象派绘画虽然通过全新的色彩形式和光影语言来进行创作,但很大程度还依赖于对自然的再现,而梵高的绘画则更多的让我们看到画家的主观表达,甚至会有很多情绪与心态的反映,原有绘画对象的视觉形式都可以被转变,绘画不只是再现而是思想的升华,这也是梵高绘画为什么能够感动百年的原因。从后印象派开始,很多画家都不是科班出身,绘画展现出来的也不只是技巧和寓意,这使得画家们开启了自我意识展现的模式。梵高在后期患上了精神病症,在37岁自杀身亡,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愤世嫉俗和特立独行。梵高的整个创作时间也只有10年左右,可以说他的绘画是为自己而画,是对社会和生活的一种宣泄。
梵高绘画.《盛开的杏花》(朱道远拍摄)
梵高绘画.《梵高的卧室》(朱道远拍摄)
梵高绘画.《麦田上的乌鸦》(朱道远拍摄)
出生在1863年的蒙克比梵高整整小了10岁,与梵高被社会蹂躏出精神病症不同,蒙克的家族具有精神病史,因此病症从出生就伴随着他成长。蒙克早期在巴黎进行印象派风格的创作,而后明显受到后印象派梵高和高更等人的影响,开启了更加唯我的画风。梵高的绘画更多还是风景和人物写生,而蒙克则开始挖掘人类的心灵反应,疾病和死亡甚至都是他表现的内容。如果说梵高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态进行带有表现性的创作,而蒙克则是更加明确的进行了心灵的创作,有目的性的把美与丑共同展现给后人。
蒙克绘画.《病孩》(网络图片)
蒙克绘画.《女病人房中的死神》(网络图片)
蒙克绘画.《呐喊》(网络图片)
梵高与蒙克生前命运坎坷,他们的绘画成为了他们的心灵寄托,但是他们的作品犹如闪电一样刺激了欧洲年轻一代,在世纪交替的死寂般社会背景下,艺术与文化势必要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内心力量。
讽刺的是,这一切依靠两个精神病人来推动。
二
四个建筑系少年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由法国画家埃尔维在一次画展中提出,用来与印象派等画派相区别。而在美术史上认可的最早表现主义画派是产生于德国的“桥社”,可以认为“桥社”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诞生,而“桥社”的缔造者是四位建筑系的大学生。
基希纳绘画.《侨社四人组》(网络图片)
时光回到1905年的德国古城德累斯顿,四位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蠢蠢欲动,梵高与蒙克的画展深深打动了他们,他们要开始向传统艺术提出挑战。 读者请注意,这四位是建筑专业而不是艺术专业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几位20出头的建筑生能够引领了20世纪的重要艺术风潮。 由此也可见当时的德国建筑学生是什么样的水准,他们会有很强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同时也思想非常活跃。那时欧洲年轻艺术家们的思想状态深受时代变革的影响,也很想打破多年来的文化与艺术束缚,希望创造属于自我的精神世界。
基希纳绘画.《与模特在一起的自画像》(网络图片)
基希纳绘画.《柏林街景》(网络图片)
基希纳绘画.《月光中的冬季风景》(网络图片)
“桥社”的宣言是——“我们要将激发我们创作的任何事情都直接真实的表现出来”。可见与蒙克等前辈用画画来疗伤相比,“桥社”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述求,是想着大干一场的,因此陆续也有一些年轻人加入这个团体。基希纳是“桥社”的发起人和主将,但同时也是其中最脆弱和敏感的人,若干年后由于纳粹的迫害和自我的压抑,最终自杀身亡。
基希纳绘画.《黑克尔画像》(网络图片)
黑克尔绘画.《棒球运动员》(网络图片)
黑克尔绘画.《深林池塘边的游泳池》(网络图片)
与表现主义先驱们相比,“桥社”的绘画更加的追求精神层面,延续画家的心态而进一步的扭曲和夸张。“桥社”于1913年解散,整个团体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同时桥社的主要发起人都是建筑学科出身,他们年轻时的画风并不算成熟,个人的绘画成就似乎还未蜚声世界。但“桥社”作为德国新世纪的艺术探索,开启了全新的大门,使艺术可以走向自我为中心的方向,为20世纪呈现了新的思想源泉。
三
不安分的法学教师
在“桥社”成立的十年前,1895年的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印象派绘画展览,这次展览震撼了一位大学法学教师,这位教师就是29岁的俄国人康定斯基。被称为抽象绘画之父的康定斯基这时还没有正规学过绘画,虽然年少时期的他对色彩和民间艺术感兴趣,但是他在大学期间是主攻经济和法律的。看完画展的1年后,康定斯基毅然放弃了大好的法律前程,前往德国慕尼黑进行绘画学习,开启了传奇的艺术人生。
康定斯基(网络图片)
萧伯纳曾经说过说:“理性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非理性的人则总是试图让世界适应自己。因此,所以的进步都得依靠那些非理性人物”。“桥社”的几位建筑学生转向绘画艺术还相对好理解,毕竟那时的建筑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但我们无法判断是什么力量促使康定斯基在30岁抛家舍业的转行,甚至牺牲掉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也可能就像康定斯基自己所说的那样,当他第一次接触艺术的时候,以前所热爱的那些学科都变得黯然失色了。
慕尼黑掠影(唐家骏拍摄)
慕尼黑一瞥(唐家骏拍摄)
在慕尼黑找到自己的康定斯基逐渐开始色彩强烈的绘画创作,同时也组织了一些列艺术活动。1911年的康定斯基结识了青年画家弗兰茨.马尔克,在艺术革新浪潮促进下,他们也决定成立一个新的艺术团体来对抗德国陈腐的艺术协会,也希望打破立体主义画风而形成全新的理念,这就是著 名的“青骑士”画派的由来。
青骑士成员(网络图片)
康定斯基绘画.《青骑士》(网络图片)
康定斯基绘画.《蓝山》(网络图片)
康定斯基绘画.《第一幅水彩抽象画》(网络图片)
“青骑士”随后也有保罗.克利和奥古斯特·马克等人加盟,他们的画风也追求“发端于情感”,但展现了更加的抽象化形式。“青骑士”相对“桥社”而言,艺术家们的年龄更加成熟,也有康定斯基和克利这两位未来的的艺术大咖坐镇,可以说大大加强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力。特别是康定斯基和克利未来都任教于包豪斯,使他们的艺术思想进一步在设计教育上实践,这也大大推动和丰富了现代建筑的思想体系。
马尔克绘画.《蓝马钟楼》(网络图片)
马尔克绘画.《红马》(网络图片)
马尔克绘画.《战斗的形式》(网络图片)
随着1914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青骑士”的主要成员马尔克和马克相继战死,致使“青骑士”解体。“桥社”标志着表现主义的诞生,更多的展现了内心的不安与彷徨,而“青骑士”则给表现主义注入了控制力,使表现主义在绘画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思潮对20世纪未来的文学、电影、戏剧、建筑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结
作为本文“上篇”的小结,我们能看到从梵高开始,表现主义是伴随着君权消亡,人性解放而产生发展的。这些艺术家都是不太融于社会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反对传统”的思想不安定分子,甚至有人是灰暗时代中的精神病患者,甚至有人用自杀来捍卫纯真的艺术,但也正是这些人带动了20世纪艺术与设计领域的伟大变革。
“下篇”将走向表现主义时期的包豪斯,回头凝视那时的设计基础教学。随后探讨当代感性与理性不断冲突的建筑教育理念,也挖掘表现主义思维影响下的现代建筑潮流。
文章待续,请关注“下篇”......
表现主义的诞生(笔者拼贴)
编辑:Alex魏,Archlady,雪亮,饭困,梁仟,l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