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孔森在展览现场为媒体与观众导览。
展览开幕式邀请了彭宇当代舞团现场即兴表演与作品互动。
威宁土豆加大海漂来的“新冠”陶器,用布袋与油漆桶探讨宇宙的平衡,拆迁废弃的砖头、瓷片、钢筋等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融入日常的生活……12月25日,由深圳画院主办,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支持,孔森策展的“2020善意设计场——造化·Re Design邀请展”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关注在疫情常态化下的今天,科技与未来、环保与生态、地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邀请并集结1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在各自的艺术路径上展开想象与创作,呈现一个贴近当下与现实的艺术现场。策展人孔森表示,“此次展览,在雅和俗、专业和业余、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共鸣与回响,让‘美’的认知绽放得更加纯粹,更贴近现代人的心灵,如此,让艺术创造的灵感和源泉回归到生活之中,回归自然造化的本意,希望以‘造化’万物生长的可能,再出发!”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17日。
今年展览主题“造化”
呈现“新冠”疫后“涅槃重生”计划
创办于2014年的“善意设计场”今年已是第七届。策展人孔森表示,“善意设计场”不仅是一个探索当代艺术与设计跨界融合的实验场,同时,也是一座传播东方哲学思想的美学课堂。
在这一策展理念和宗旨下,他每年以不同的主题邀请深圳及全国的艺术家、设计师参展,从“空无”、“墨界”、“开物”、“天生”、“本来”到“百衲”,再到2020年的“造化”,每年的主题有所变化,但也有所承袭,总体的理念却是一以贯之的,就是让观众在展览现场感受到“以古为新,至真至善;启发明天,叩动未来”的“善意”。
今年的主题,为何题为“造化”?孔森表示,如果说“2019 BORO&百衲”是一场对“生的执念”表达,那么“2020造化·RE DESIGN”即是“新冠”疫后“涅槃重生”计划。当下“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在常态化下的“后疫情”时代,人类重新反省自身行为,世界也在力图建构新的科技文明与秩序。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善待一切,以环保生态的东方美学思想造福人类,共同完成一部当代中国艺术与设计的实验样本。这是他将展览主题定为造化的原因,也是他在策展过程中,与参展艺术家们交流与沟通的出发点。
本届邀请展的宗旨是从“机妙禅意”的东方哲学和西方当代“贫穷艺术”中寻找共同性与契合点,改变人们时下“消费主义”潮流,重塑我们生活的“审美与价值观”,珍爱大自然阳光、空气和水,回归“美”的本源。即“美”无处不在,创造“艺术品”的机缘与材料,皆可信手拈来……任何“废弃物、生活垃圾”都可以构成“美”的要素和原生地。在雅和俗、专业和业余、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共鸣与回响,让“美”的认知、绽放得更加纯粹,更贴近现代人的心灵,如此,让艺术创造的灵感和源泉回归到生活之中,回归自然造化的本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孔森认为,“百衲”与“造化”恰似一组姐妹篇,在“新冠前”和“后疫情”时代不断地叩问我们的灵魂,进行艺术观念、生活方式的反省与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善待一切,以环保生态的美学思想造福人类。
艺术家“造物”
体会内心和物之间的交流
在“造化”这一主题下,艺术家们在各自的艺术路径上,用不同的材料,呈现了各自的艺术关切。艺术家顾传熙的装置作品《布袋,大地与主权》,也是一个艺术行为,他用布袋与油漆桶,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元素,来表达一种有关宇宙平衡的较量。农作物的生产或降解,被油漆桶修饰,污染,腐浊,变成艺术或累赘。他表示,回头看近几十年有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进展,不难发现,关于自然,自然理论,人类与地球关系的研究,大都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为主导进行的。就像在几千年的人类进程中,每个族群,国家,地区的地图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人类不免陷入一种思维局限,这世界上一切都是绕着自己转的。这种思维模式陷阱的催眠性与麻痹性可想而知。所以当我们试图跳出这个陷阱换一个角度思考时,不免产生一种力不从心感。若不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保护人类以外的生态与土壤的意义在哪?
设计师冯羽的装置作品《太岁》亦是对当下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艺术家戴耘的《物境》系列,是对拆迁废弃物及他收集来的废旧垃圾的艺术再造,“每天面对这些,慢慢有了感觉,有些砖头垛子上印着当年工厂的字句、有的家具残件上保留了主人使用过的生命痕迹……好像这些物件跟我有了对话、交流,每一个都在彰显着自己的存在。随后赶紧和助手一起将这些个物件(废旧砖头、瓷片、铁丝、木头等)抬上了工作台,切割、剪、砍、锯、捆扎、拼接,一通‘折腾’。这通‘折腾’之后我也意识到,这跟我之前的工作程序、方式有所不同了。这一造物过程让我想到中国远古时期的先民,他们在做各种器物(良渚玉器 商周青铜器 陕西半坡仰韶 红山赤陶、石器等)时,其实是意识到人类生命的各种局限性,试图聆听造物主的启示、指点进而表达他们对超越性能量的感悟!因此在这一创作过程中我更多的体会到内心和物之间的交流、进入,即物我相容、物我同春的境界。”
他将这些器物作品的由来、转化、生成称为《物境》。
呈现物品与场域的关系,
在思考中向前进发
除了物与人的关系,物与场域的关系也是艺术家们创作与思考的一个切入点,如艺术家高丽娜就把她的装置命名为《物品与场域》,她表示,她的这一作品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情怀的一种场域的研究和设计探索,也是对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审美观的一种审视。
艺术家杨光用见证当下科技文明的电子废弃物为材料创作作品,围绕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而展开,此次参展的系列作品《有机生活》,外形有如超市内的水果、蔬菜,但靠近一看,会发现这些艺术作品真正的“内核”。
艺术家组合谢卉+谢莉娜同样是废物利用的高手,与杨光使用电子垃圾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们使用的则是侗布的废料。她们的作品《有光·有温度》系列,使用侗艺产品量产后剩余的瑕疵废料进行再创作,用零碎的侗布余料进行面料再造的创作,还原侗家人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手织、浸染、敲打、晒布的美好,珍惜每一寸侗布的温暖与温情,向时光致敬。
集结了四位00后艺术家的非预设工作室(黄思聪、王冠群、罗晓毅、陈苏兰),是此次展览上最年轻的艺术面孔,他们的装置作品《抗疫图鉴》,展现了他们对疫情时期人们生活的观察,也展现出他们关切现实的创作态度:“我们仍在经历和见证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事件。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有效控制,数据可以有效地反映这一进程。我将这个数据结合这段时期的标志性元素,将它们结合并转换成一个观察室。在这个观察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尚未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去谈论这段时间大家都是怎么过的。艺术家不能成为旁观者,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冷静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并在思考中向前进发。”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