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

2021年4月2日--4月18日

-展览地点-

张继馨艺术馆

苏州市相城区万里路268号

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B幢2楼


张士东(1944.7–2021.2),苏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沧浪书社社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入选全国性、国际性大展,十多次获奖并被多家纪念馆、博物馆和现代碑林收藏。

一、个人作品展:

1995年10月 行草书作品展

1996年10月 隶书作品展

1998年04月 甲骨文书法展

2000年06月 古文字体系书法展

2005年11月 楷书作品展

2019年05月 张士东书法作品展(于扬州八怪纪念馆)

二、书法学术理论

1998年10月《隶书源头辨析》获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一等奖

1999年《艺术创作与艺术个性》入选第七届全国书法展览二类论文

2000年12月《汉字到底是怎样演变的》入选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

2003年19日和26日《书法导报》连载《郭绍虞先生“正草二体”论质疑》(见《辨伪存真说隶变》207页附录二)

2005年5月11日《书法导报》第七版刊登了《简册早于甲骨辨析》一文(见《辨伪存真说隶变》195页附录一)

2005年5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隶书探源》一书

2006年12月《隶书探源》一书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三等奖

2006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士东书法作品选》一书

2011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散盘铭文歧疑字形探讨》(和张晞合著)

2013年9月《张士东书法作品集---兼谈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

2013年11月《小篆不是隶书源头》入选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史论丛书·文集《秦汉篆隶研究》(和张晞合著)

2018年12月《论隶变》获苏州市文联文艺理论课题评审一等奖(和张晞合著)

2019年4月17日《书法导报》第16版书法文史苑刊登文章《“福”改“裸”质疑》

2019年9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辨伪存真说隶变》一书(和张晞合著)

张士东(1944.7-2021.2)

2019年秋,我心血来潮,翻检出箱柜中许多平日随手搁置的小件书作,闲来自审,也偶有可观可玩者。于是自己动手作一番打理,全部采用80×60cm底板,简单加工,制成一件轻便易携的小展品。起先只在同道间交流探讨,后得到张继馨艺术馆馆长张小芹女士大力支持,约定于2021年4月在该馆展出。

所选小品有诸多不同形式,背景衬纸不拘材质,也有简陋随意之处。稍异于传统装帧风格,只是自寻一份新鲜趣味。另选出部分作品印成小册,以便大家观览并理解我对各书体的分类方式。

作品涉及的书体有着多种不同类型,我个人将之归纳为十大文字体系,并以此排序。

甲骨文、商周金文、东周大篆、楚文字、小篆为古文字五大体系;

古隶、汉隶、楷书、草书、行书为今文字五大体系。

全部中国汉字都是在毛笔书写的历史中演进发展的,书体的演变伴随着汉字演化的全过程。这些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继承的各类书体也体现了中国书法风格的多样性。我们现在继承的只是传统书法中的一部分,随着简牍、帛书等出土文献的不断面世,我们从中可以汲取的关于书法形式美的样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选择空间。我个人并不执着于对自我风格的认定,而是始终沉迷于对不同书风的探索实践,也希望以此分享诸同道好友,望不吝品评赐教。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独立体系的文字。我们学习王羲之书法已经1600多年,而甲骨文出土至今仅110年左右,以甲骨文进行书法创作的历史也不足百年。从这个角度讲,甲骨文也是年轻的、全新的。

甲骨文是先人数千年前的智慧凝结,超强抽象能力、高超的造形能力都体现在了象形文字的字形结构中,高水准的锲刻技艺则使之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早期学者多用小篆笔法写甲骨文,或用小笔硬毫模仿甲骨文的刻意。我以为甲骨文书法创作也可以有所变通融合,我兼用了金文笔法和行草的动态,以燥润相间的墨法溶入甲骨文结构,以求墨色丰富,免于一味干枯,刻意过重。个人感觉象形意味浓郁古朴的甲骨文造型与立轴、对联、扇面、斗方、横披相结合,都可能有不错的效果。

甲骨文:鹿

商周金文

商周金文是篆书之祖、圆笔之祖。甲骨文锲刻而成,金文则成型于浇铸。金文保留着中锋运笔、起收转合等十分圆润的特征,其雄厚劲健的线条可以融入各种书体的书写创作中,充实原有的字形力度,形成独特的风格。我以为学小篆远不如学金文,我在大多数作品的书写中也都融入了金文笔法。

商金文:商戍嗣子鼎铭文

东周大篆

东周是古文字体系书风最为丰富多样的时代,也是青铜器艺术的巅峰时期。依附于铜器的诸多铭文多姿多彩,各呈其美。其时诸侯各国“各自为政,不统于王”,地域书风也日益明显,徐、陈、蔡、楚、曾、齐、晋各国书法争妍斗奇。吴昌硕写石鼓、齐白石写天发神谶碑并入印、徐无闻写中山王,他们都是汲取了东周书风的不同特色。创新求变首先需要需博采众长,因此,借鉴东周大篆书风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我所作的尝试就是在其原有字形结构的基础之上融入自我的笔法与风格,力求存古风而出新意。

东周大篆:不唯镜中韵,且喜月扬明。

楚文字

出土资料显示,春秋时楚国拥有大量风格各异的楚金文、楚简牍和楚帛书。楚文字是整个古文字体系中个性最突出,字形最独特的文字。目前书法爱好者对楚文字的关注度还不高,但从现有的27000余枚楚简所载文字体现出的丰富性而言,的确值得深度发掘,近年来我个人对此也作了较多学习和探索。这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正是书法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源泉滋养。

楚文字:庄子《人间世》集句: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小篆

小篆是古文字体系的终点。小篆结构严格对称,笔法单一,形态端正,一丝不苟,日常书写颇不便,故自秦以降,只在少数严肃场合被运用。直到清代中期逐渐被引入书法创作,并涌现了一些篆书名家。我个人不喜欢过度规范严整的小篆字形,等大小、等粗细、等间距的机械式布局、单一的笔形线条,整齐有余而活力不足。为了改变这种单调刻板的特性,我在近年的小篆书写中有意引入金文笔法。借鉴两周大篆的结构和随字布势的章法,字形大小不作刻意统一。同一部首在不同字形中使用多种结构法,字形可趋长亦可取方,线条增加提按,使其有一定变化,并溶入点法和墨法。力求在小篆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能形成更生动活泼的书法形式。

小篆:吕王鬲铭文:呂王乍(作尊)鬲,子子孫孫永用亯(享)

古隶

古隶是指近三、四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战国隶和秦隶。这些宝贵资料的出现是现代人的福分,前人都没有机会见到。古隶最早的实物资料青川木牍(前309)比小篆泰山刻石(前221)早88年。古隶是小篆的兄长,而绝不是后嗣。我研究隶变26年,确证隶书源头在西周。虽然隶变初期的实物资料留存不多,但是古隶的笔法、结构、章法和西周金文仍然保持着最为紧密的相似性,甚至有些金文字形与古隶几乎一致。因此,很多朋友会将我的古隶作品看作篆书。我深感学习古隶书风对于隶书创作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这使我们得以从源头活水中汲取隶书的风格特色与形式的多样性,从更久远的艺术基因中萌生更新的创意。

古隶:明项穆《书法雅言》:艺成独擅, 不安于一得之能;学出专门,益进于通方之妙。

汉隶

汉隶指两汉隶书。当然,西汉早期隶书和古隶是承续关系,故两者十分相似,这和东周早期金文与西周金文可以衔接是一样的道理。东汉则是隶书体系的终点。其规范化、方块化的形体特征已经确立,其后楷书即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传统学隶书都从东汉晚期碑刻铭文入手,此法至今仍是主流。但当今简牍隶书的出土总量约在十万枚以上。其数量之巨,风格之多,书艺之精湛令人惊叹!如此庞大的艺术资源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可供实践的天地,对此多加借鉴研习必多有获益,大可不必拘泥于东汉隶书的固有陈式。这也是我近些年着力较多的探索方向。

汉隶:范仲淹《岳阳楼记》句: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楷书

自晋唐以来,楷书是无处不在的主要字体,故楷书名家辈出,代不乏人。今天的审美风向有所不同,从书刊名到市招、商品名,甚至园林、道馆、寺庙殿堂所用扁额、对联、横披等处,除了古人遗迹,都已很少见楷书踪影了。我自小练习楷书,十余年不间断。北碑南帖各有精髓,我更喜用圆笔方笔结合的方式来书写。在熟习各家风格之后,尽可能使之融汇贯通,力图在传统的基础中寻求新的表达方式。2005年11月,我举办了一次楷书书法展,其中将张迁、礼器、史晨和石门颂四种汉碑改造成四种风格不同的楷书(详见作品集)。这是一种提高创作能力的操练方法,或者说以一种变通的方式尝试创作。尽管今时楷书并不时尚,但作为中国标准汉字的基础,楷书依然有其生命力,在我而言,更多的尝试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楷书:宋杨简《明融》:净几横琴晚寒,梅花落在弦间。我欲清吟无句,转烦门外青山。

草书

草书以其洒脱奔放、自由挥洒的特性而成为最受大家喜爱的字体。在汉字发展的历史中,这是一种脱离于实用性,纯粹因其艺术性而存在的字体。因此草书也是最容易用来表达自我个性的一种书体。不过虽言草而并非任意,楷有定则,草亦有规矩。如何在直抒胸臆、放纵情怀的同时不舍法度,笔歌墨舞、追求自在而又有经纬可依,同时又有美感可得愉悦,则是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努力的过程。

草书:《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行书

行书是实用性最强的文字,故历代书写者也最多。但是行书和草书一样不能实行严格的规范化,所以在历史的进程中,只有篆、隶、楷书才能代表正统的官方文字。行书之圣,历代首推晋代王羲之。俊秀挺拔,清丽典雅的书风千古以来都为人所爱。但也因得众人之爱,千年以来持续模仿而不能脱其窠臼。艺术创作终归是以推陈出新为追求,虽然经典永流传,但后人仍以开创新天地为乐事。我所作的尝试也就在于希望不拘泥于一种既定的美感,而努力在行书创作中渗透入更丰富的形态,寻求更多样的形式表达,探寻更多层次的美。

行书:北宋王安石《题齐安壁》: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展览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