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艺术到底是该是什么样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在如今书法大师遍地开花的时代。“艺术”仿佛成为廉价的工艺品,与此同时,在许多人眼中,艺术离生活也越来越远。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的中国依旧存在一批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并且从生活中感受启悟,在时代中凝聚思想。著名绘画大家,吴冠中就是一位艺术大师。在人们对艺术缺乏判断力时,他提出:“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今天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1919年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家庭虽然贫困艰难,但是却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在父母辛苦的供养下,他完成了中小学学业,于1935年进入杭州艺术专科(现代美术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艺术专科的校长林风眠带着全校师生撤离杭州,而吴冠中在这段时间内依旧专心学习绘画,同时钻研了中国画和水彩画。
1945年,战争胜利后,吴冠中考取了全国公费留学第一名,获得了前往法国留学的机会。就这样在法国,吴冠中汲取了大量绘画技巧,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并且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后来又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作为近代美术先驱,吴冠中在我国艺术界的地位极高,他的作品经常拍卖出上千万的天价。2018年,吴冠中的《秋瑾故居》以5000万元人民币起拍,最后更是以6100万的人民币成交。再加上佣金和其他费用,最后的成交价高达7015万元。
再看这幅画,普通人只能看到单调的画面,一扇漆黑的大门,两堵白墙,以及几条不齐整的线条,和电线上站着的几只小鸟。这不就是一扇门和两堵墙,看起来非常普通,估计又的网友看到后都会说:“我儿子都能画出来。”这样一幅画为什么会卖到7015万的天价?专家给出了真正答案:“这哪是门?”
这幅画的内容正是烈士秋瑾的故居,而看似简单的表现下却内有乾坤。黑色的大门就像烈士的脊梁,顶天立地。而门上的红色小标志,则营造了灵堂的气氛。栖息在电线上的燕子,就像是前来凭吊烈士的仰慕者。而这一幅画面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美学张力。
以最简洁、纯粹的形式,凸显出作品的主题,从而营造出深远的意义。看似只有一扇门,但实际上作者的重点却不是门,而是以门为题材,绘画了一块烈士纪念碑。笔直漆黑的大门,就是秋瑾烈士的纪念碑,抽象的画面将悲剧意向不断伸向深远。
比起历来的革命历史文艺作品,这幅《秋瑾故居》显然缺少鸿篇巨制的气势,但是却更具深远意义,也能够给我们更多的艺术启示。有意思的是,吴冠中特意去除了建筑物中“秋瑾故居”的文字标识,更加强调了“黑、白、灰”三色的对照,扩展了空间的同时,也让画面更加抽象。
当然对很多人而言,这能看出这幅画的美感,却说不出其中道理,最多也就是注意到一扇大黑门。实际上对于人们评价艺术,吴冠中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艺术市场受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等方面的影响,但真正的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
可见真正的大师,是能够在生活中探索感悟,从而爆发出非同凡响的灵感。可惜的是吴冠中先生在2010年就去世了,而像他这样的大师已经太少了,反而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