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中国书协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

作为规格最高、最受关注的书法展览,四年一届的国展无疑是一面镜子,折射着现阶段的书法整体水平和审美追求;也无疑是一根引绳,牵动着全国书法爱好者的目光和心绪。我从上世纪80年代投稿国展,参展、获奖,到后来成为评委,一路走来见证了国展的发展历程。今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分别用三个时间段在三个省份展出,宝鸡已是最后一站。下面我就展览中行书的状况以及发展谈几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01

守正创新是本届

国展的时代背景和基调

汉字记载和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存续的根脉所系,而书法作为载体最直接地直接表达中国精神。构建中国先进文化体系,书法是不可缺失的文化标志。国运同文运相牵,国脉同文脉相连。经过建国以来70年的发展,文联、书协相继成立,书法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在各个时期又有其发展特点。

……

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书法艺术发展方向。第十二届国展是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举办的,守正创新是这届国展的基调,同样是当前书法创作的基调。“守正”,就是继承、坚守优秀的中国传统书法,“创新”就是要写出这个时代的中国精神。

02

行书的历代传承及现状

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最为绚丽多姿、厚重丰富,是历史留存碑帖中最多的书体。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米芾《蜀素帖》等,都以行书呈现。“趋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书一直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自魏晋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近两千年来长盛不衰,历史呈现一脉相承。行书生动流畅,随意自然,可寄情于怀,又可神游相外,易于学习、便于掌握、间于楷草、方便识别,与日常生活相随相伴,深受书法家和大众喜爱。书法学习中,行书也是最普及的途径,是学书最直接的切入渠道,是书法家日常交流的最常见书体。行书以其艺术形态在承担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历届国展中,行书作品的投稿量和入展率最高,本届国展继续保持了这一特色。请看下面这组大数据,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的资料显示,本届国展,行书作品的投稿量、入展量、入展率在五种书体中均为最高。


十二届国展评审各环节作品数量及入展率


十二届国展投稿作品数量,行书位列第一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数量,行书位列第一


十二届国展入展率,行书在五种书体中位列第一

03

十二届国展行书创作呈现的特点

十二届国展的行书作品基本反映了当代行书发展水平和现状,体现了入展书家的传统艺术功力及综合素养,是历届中质量最高、最成熟的一届,呈现出普遍开花、书风纯正、取法多元、形式各样的特点。

1、书风纯正,取法多元

本届入展的280件行书作品,经典法帖和历代诸家多有涉及,体现了审美导向的综合性。粗略统计如下:


大部分取法对象是魏晋二王和宋四家,较为常见的取法还有唐代颜真卿、宋代米芾、明代王铎、清代何绍基。总体而言学二王和米字最多,入展率也最高。由于碑帖留存数量多等原因,无论是帖派白蕉、沈尹默等大家,还是当下书法的入门,米字常为大家研习。跟以往相比,将米字放大并写出整体气势,张弛有序,沉着潇洒,耳目一新,令人赞叹。这次国展就涌现了一批写六尺整张、八尺整张、对联大行书的年轻书法家,风格趋向成熟老练。

入展作品中有很多风格不明显或多种取法混合,这种现象值得肯定,说明大家在帖学行书的临习中,不仅是风格的延续,更是综合性发展。

本届国展每位作者可以多种书体同时入展,在历届国展中尚属首次。我们欣喜的看到有65位作者两种书体入展,其中行书作品有44件。有8位作者三种书体入展,均有行书作品入展。数据表明,多种书体入展的作者中,71.23%的作者有行书作品入展,在展示作者综合性书法素养时,行书首屈一指。


十二届国展两种种书体同时入展作品分布,行书位列第一

十二届国展三种书体同时入展作者,8人均有行书作品入展

所以,在学习条件日益丰富便捷的情况下,行书将成为学习、研究、普及中最适宜直接运用的书体。

2、追求精致,典雅抒情

从入展作品来看,很多作者书法功底有很大提高,重视传统,讲究有来历,有发展,有创新,追求精致,典雅、抒情,各个时期传统的路子都有探索呈现。无论是对古典的继承,还是布局经营、章法构成,都能看出倾注智慧、动心用情,富有激情诗意,投入了很大心血。作品用笔精到,经得起细看,耐得住推敲,具有风度优雅、品位高致的文人气息的精品有所呈现。

3、形式创新,勇于突破

从这次行书作品看,除了了册页、手卷、条幅、对联,六尺屏、八尺屏等能想到的常用形式外,还有不少作者在材料、章法、构成上做了非常好的尝试。现代科技发展也在书法领域有所体现,包括采用了新型纸张、墨汁等书写工具,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推动了书写工具的创新,拓展了作品表现空间,富于时代气息。大胆的寻求艺术表现力的突破,也为作品效果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本届国展,行书作品的投稿量、入展量、入展率在五种书体中均为最高,行书各种风格的表现力和功力体现皆有很大提高。预计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国展中,行书还将一直是最热门的书体之一,也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


04

关于书法在新时代继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1、不要把入展作为学习书法的唯一目的

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历史,真正进入书法展厅时代,前后才60年。这期间伴随着书法实用的逐渐消失,西方艺术流派和当代艺术的介入,书法的意义已经随时代而异。

中国书法几千年是作为中华文化人最起码的技艺,是几千年科举率先考核的项目,也是记录历史唯一的渠道。书法时刻与思想和文采相伴,是传递人类情感信息的密码,是综合、立体人品的独特体现,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启智觉悟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展厅增强了书法的传播力度、展示效果,为了强调视觉效果,同时也对书法的笔墨技法、空间布局、作品形制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也相对失去了它的原始功能,甚至对中国书法几千年璀璨历史的漠视。

目前存在为参展而学书法的现象,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国展确实是对书法水准的一次综合考量,然而书法学习和参加展览不能混为一谈。一些作者为展览而展览,临摹拷贝,突击打磨,生造章法,拼凑乱接,生怕作品不引人注意。

而参展并非最终目的,更不是学书成功的唯一标志。如果对书法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一定无法行稳致远。在书法学习、研究的各个阶段,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融入个人的领悟、学识与才情,不为展览,不为展示,我们每天仍旧沉醉于书法,那才是真正的热爱,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书至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展览中,别具一格的装帧形式与技法融合形成的气韵生动,对作品的脱颖而出确实有所帮助。有些作者另辟蹊径,在做形式上专门下功夫,无端割裂,完整的句子生硬断开,书写内容与书体、作品形制不匹配等等。一言以蔽之,自然流露少,“做”的成分多。貌似有新意,实则缺乏合理的实践支撑。凡创造新形式要在传统书法中找到“出处”和依据,必须符合几千年书法欣赏的审美延续。今人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得其形,不究其理,甚至生造章法,必入歧途。

在古代,书法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交流工具。现在书法作为纯艺术,被视觉化、构成化、展厅效果化,和古人书法初衷已经不同,那么外在的展示形态也必然不尽相同。适当的美化形式可行,但过分做作不可取。因此既要亲近传统、对接传统,厘清前人内容形式结合的原因和意义,又要在形式、书体、展示形态各方面结合展厅,人的审美心理和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技道两进,既自然流露,形式上又赏心悦目,才能守正创新。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书写内容和形式不能仅仅为展厅效果而脱离实际生活,而要与生活实践紧密衔接。一些作品专为展览甚至展厅而设计形式,展览结束就失去作用,形成资源浪费,“唯展览化”的苗头显示出书法功能的单一化和脱离生活的倾向。

书法的活力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中汲取的,书法是中国的文字,要在实现“文化自信”、“培根铸魂”中首当其冲,则必须贴近群众生活,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和喜欢中国汉字的人服务,起到提高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要具备书法专业水平,又要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书法既能传递艺术审美,又便于学习、布置、携带、翻阅、临摹;既能进展厅,又能进客厅,进课堂,进机关、进家庭,进旅途,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要让写好书法蔚然成风,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也成为我们书法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行书的生命力一直强劲,正是契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在今后的书法发展中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