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咏镇江(局部) 曹洋

——写在曹洋书法作品展开展之际

30年前,他师专毕业,我是他带的第一届初中生,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他以赤子之心引领无数乡村少年热爱文学、崇尚书法。30年后,他于11月6日在中国艺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他平生第一次国内顶级规格的个人书法展——灯火诗书。他是我的文学和书法的启蒙者——曹洋。

曹洋在我眼中是具备真正艺术精神的学者型艺术家。要成为真正有品质的艺术家,在眼界、意识、创作能力、认知等多个方面,都需要真正做学术的严谨姿态和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挑战精神,需要大量的研究和逆向输入,才能在学养和认知方面得到一点点进阶和迭代空间。几十年来,曹洋正是在不懈地继承和破立中不断攀登书法艺术高峰。

曹洋中文专业出身,师从著名书法家张锡庚先生。张锡庚不仅引领曹洋入行书法界,而且对他的文学修养也有很大的助推,因此曹洋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海外文学的修养都很高,而且他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并且在写作和书法创作上始终笔耕不辍,有相当了得的文字功底。与此同时,他与书法大家高二适先生是同村人。我相信他自幼开始,一直是不自觉地对标高二适先生,高二适先生对曹洋来说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偶像。曹洋诗、书、学日日苦修、与日精进,一路靠自身的真艺术、真学术、真本事,从乡村中学到进入南京书画院,再到成为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且书法和学术建树堪称造诣精深。

曹洋书法艺术早期就从研习“二王”书法入门,一路下溯到米芾、王铎,在“二王”体系内的几大核心传承支点上下了数十年苦功夫。与此同时,楷书上至钟繇、下至颜真卿、褚遂良、杨凝式的经典也始终在临习,草书以张旭为根基,外拓怀素、黄庭坚与王铎,几十年如一日,浸淫至今。这些是曹洋书法的基本压舱石。无论是探索嫁接他钟爱的晋唐诸家养料,还是汲取他一度钟爱的张瑞图等宋明大家的多元与变幻,曹洋都始终在书法正统框架下进行有益尝试,以期达到他心中“融通四海”之大格局。

如果回到书法第一性原理来看,他是以书法的主流传统为根基,在书法法度的秩序感上历经数十载的严苛训练,从历史的养料中找到被广泛认可的秩序感的最大公约数,但是他基于传统的练习又不被传统所限制,入帖如神、出帖若化,把书林正宗和不落窠臼的表达结合得堪称完美。另一方面,曹洋书法在坚守传统底线的基础上,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种自我超越的养料不仅来自古今书法长河中的养料本身,而且广泛嫁接其他文艺类型的丰富思想源泉——他文学修养甚高,又广泛涉猎电影、雕塑、油画等其他艺术门类,对中外各类艺术的评论和鉴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这些积累全都应用到书法中去。他不仅把书法看作书法本身,而是在全球艺术视野下去审视书法,所以他对书法的认知也就变得更加开阔,而且回到艺术的本质做大量的思辨、冒险、实践、迭代、迂回与精进,建立起源于书法艺术又高于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思维。这种多样性的涉猎,让他终于从一位普通书法爱好者逐步蜕变成一位带着国际艺术视野和浓厚书卷气息的学者型书法家。曹洋对书法艺术发自内心的开放性包容,让他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每隔一年半载,他都会在新风格中找到一个新高度。他还大量阅读,以书斋为舟,以创作为桨,以学术为帆,把从读书中汲取的学养赋能于书法创作,又把在书法训练和创作中迸发的艺术灵性反哺于学术,这让他的创作与学术都能一反流俗,成为书法界的“燃灯者”。

所以,如若用一词来形容曹洋书法的灵动和多样,唯有“诗书”。“诗”者,多变浪漫之中带着严苛的法度和规则;“书”者,悠远绵长之中带着广阔的兼容性和多样性。所以这次中国美术馆的“灯火诗书”展览,是对他自我标签的一次重要张扬。

“灯火诗书”展览是曹洋书法艺术生涯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展览,是对他30年书法艺术不懈追求的总结和回顾。这30年,是一位中学教员到书法学者蜕变的30年,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到专业书法艺术家蜕变的30年;是他墨池尽染、退笔成冢的30年,是他躬身书斋却胸怀天下的30年。如今,一位新时代的优秀书法艺术家向我们走来,愿此次“灯火诗书”展览成为他书法与学术人生新的燃灯起点,照亮更为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