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先生的晚年生活(二)

文/许恺德

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1992年9月10日上午,唐先生的画室里来了一位姓郁的老者。唐先生热情地对他说:“很多年没有见到了,一切都好吧!”看得出来他们是老朋友了,一阵寒暄之后,郁老说:“我的小儿子今年要结婚了,今天我来是想请你给他画张画,作为我给他的宝贝了。”说后拿出一个信封,说:“老唐,不怕难为情,我条件不好,这里有800元,也算我的一点心意吧!”唐先生马上说:“钱你拿回去,画我会给你画的,你放心!”结果,郁老还是把信封放在桌上起身告辞了。郁老走后,唐先生诙谐地跟我说:“800元一张画也要画的。你记牢,你以后出名了,卖画也要控制好。我一生中送给朋友的画,要比卖掉的画多得多,朋友也是要的。这张画是一定要画的,钱到时也要退给他的。但是,如果今天当场硬退给他,他会误以为我不肯画了。”

1993年6月20日,星期天,上海朵云轩首届书画拍卖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上海书画界划时代的一天,谢稚柳先生亲自敲响了第一槌,许多书画家都亲自去现场见证了这一盛会,连唐云先生的儿子逸览画家也去参加了拍卖会。当这天上午我踏进先生的画室时,先生开口就问我:“你今天怎么不去拍卖会?”我说:“我也拍不起,还是来陪您好。”先生笑笑说:“拍卖会上拍的画也都是人家的,让他们去拍吧,我们喝茶。”于是我顺着这个话题说:“拍卖会上的画价格都很高,我们买不起,都要被外国有钱人买去了,很可惜的。”先生说:“没有什么可惜的,他们花大钱买去,会很好的保管的,将来我们中国人有钱了还是会买回来的。”20年不到,先生的预言已应验了,如今回流文物拍卖已成了新的潮流。

《朵朵葵花向太阳》 唐云画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许多画家都希望自己画的价格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有所上升,这不光是个钱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地位的象征。然而唐云先生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1990年10月的一天,美国一家最具实力的拍卖行总裁一行来到先生的画室,一阵寒暄之后,他们同先生讲:“唐老您的画和目前的价格极不相称,如果您能配合我们,不出两年,您的画价将是国内第一流的。”先生是位职业画家,他当然知道他们这些话的含义,然而先生听后却用浓重的杭州口音说:“我的画不好的,我喜欢送给谁就要送给谁的,如果你们要我的画,可以到画院去拿。”过了一阵,他们还是提出了希望先生配合他们的要求,先生接着说:“你们不要跟我搞了,我们还是一起喝茶好。”等客人们离去之后,先生就跟我说:“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画价搞得高来兮不好的,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才是好的。”

可以告慰先生的是,他的绘画艺术正日益被世人所重视,近年来拍场上,先生的画受到了藏家们的热烈追捧,他精湛的画艺和高尚的品德也必将代代相传。

唐云举杯饮酒,蔡斯民摄

先生重诺

1989年3月4日,唐云先生与儿子唐逸览应邀在新加坡举办父子画展。作为学生,我为此次展览出了点力,并亲自用车送先生父子去浦东机场,在与先生告别时,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谢谢你了,等我新加坡回来给你画一张荷花图。”

唐先生从新加坡回来之后,休息调整,没有时间给我画荷花图,我也未再提此事。我跟先生学画,始终有一个想法,跟随先生学画是向他讨技术,不是去讨画的,所以我从不向先生开口要画。然而隔了一段时间,先生就跟我说:“我欠你一张荷花图,等有空会给你画的。”他是一个重情谊的人,不光对待学生,对其他朋友也是如此。我说:“不急的,随便你什么时候有空画好了。”先生晚年很忙,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跟我说:“欠你一张荷花图。”

《山里人家》 唐云画

1990年5月30日,星期天上午,我踏进先生的画室时,见已有一位先生的朋友到了。我坐定后,先生说:“你把柜子上面的一堆画给我整理一下。”于是我动手将先生的画,根据大小逐一整理卷好。当整理到一张墨荷画时,我被这张水墨淋漓的画震撼了,竟脱口而出:“先生这张墨荷画得好!”先生侧过来一看说:“哎!这张画怎么还在这里?”一旁先生的朋友插话说:“那天杭州的人来拿,你找不到,另外给了他一张。”先生紧跟着说:“你肯定吗?”朋友说:“肯定,我在场。”唐先生马上对我说:“我一直要给你画张荷花图,没有画,这张有上款的,你要吗?”我说:“没关系,我要的。”就在这时,楼梯上传来脚步声,走进一位从美国回沪的女画家,她问侯先生后,看到了台上的这张荷花图,竟然也脱口而出:“唐先生这张荷花图画得好,这次我回美国,把它带去拍卖,肯定可以拍出好价钱。”先生对她说:“这是我送给他的。”她接着说:“能给我拍张照片吗?”先生叫我把画夹到空中的铅丝上挂起来,女画家举起相机咔嚓后突然又开口:“唐先生这张画还是让我带去美国帮你拍掉吧?”这时,先生对着我说:“你把画卷起来放好,下次再拿来敲图章。”

又隔了一周,我带着这张荷花图来到先生的画室,先生盯着画看了好长时间,没有盖章,却伸手在画台下的隔板上取了一方小端砚,再从抽屉里拿出一锭旧墨,说:“我送你这张有单位上款的画,如果不题清楚,将来要有麻烦的,如果他们正好缺掉一张,要怀疑你的,我送你画,反而要害你了。”这时我才明白先生为什么盯着画看而不盖章,于是我说:“我来磨墨。”(平时星期天都是我给先生磨墨的)先生却说:“今天的墨要我自己磨的。”其实先生是为了不影响画面,将磨墨到浓淡适中后,即在右下角题上了一行小款:“此帧略有败笔,东坡另作赠之,即为恺德取去,属题,老药。”题好后在此画的上款“无主荷花到处开,东坡句,杭州苏东坡纪念馆惠存,杭人唐云画。”下面盖了一方唐云之印白文印。

《无主荷花到处开》 唐云画

1996年,杭州市政府为先生在西湖边南山路45号筹建唐云艺术馆,1999年5月16日正式开馆。我因参与筹建工作,而认识了杭州苏东坡纪念馆的一位朋友,一次闲聊中,得知他在整理苏东坡纪念馆藏品时,我说:“贵馆有一幅唐云先生的画吧。”他惊讶地说:“一幅也没有啊,你知道唐先生为馆里画过画吗?”我也惊了一下,只能说不知道了,内心却一阵翻腾,先生高尚的人品和洞察秋毫,预知预判的能力,是学生的我也要好好学习的。

许恺德

2021.9.23

*本文原载《档案春秋》2021年10期

唐云

(1910年-1993年)

学名侠尘,别号药翁、大石、大石翁

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

浙江杭州人

擅长中国画、文物鉴定

历任

上海新华艺专、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

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

上海中国画院业务室主任、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

作品有《棉花谷子》、《郁金香》、《朵朵葵花向太阳》等。出版有《唐云花鸟画集》、《唐云艺术》、《唐云全集》等。

许恺德

1949年生,上海市七宝人

别号:凯翁

画室名:恺音斋、凯音堂

师从国画大师唐云先生,为唐云先生的入室关门弟子。擅长花鸟画,尤精于墨竹,在沪上有"竹痴"之美誉。简历入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篆刻家名典》,《海派书画家名典》等。

现为

上海春申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上海海风画院副院长

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会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会员

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唐云艺术基金管委会委员

上海黄浦画院院士

上海张充仁艺术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

闵行区第二、三、四届政协常委等职

欢迎扫码关注 · 海上水墨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