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源”空间艺术展

历经2年多的商讨、筹备,从上海崇明到西藏冈仁波齐,辗转20000公里、爬升5300米、跨越10个省市自治区,“Rong-源”空间艺术展于去年年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6号厅开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2月25日。展览中的9大板块分布在7大空间内,向观众展示了一场反机械自然主义的浪漫实验。以下是“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于奇赫为您带来的评论报道。

当下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全球大流感虽然不再如两年前那般严峻,但是人类与非人类世界的互动却因此加深,而这个事件可能只是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一小部分。这次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机,将引发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不久之后人们会慢慢意识到这段非常时期是对人类、技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调整阶段。

在21世纪,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全球环境正在迎来空前的挑战,地球上的生物系统所遭受的破坏正迅速接近不可逆转的“临界点”。然而,人类也从未拥有过如此丰富的技术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艺术更是从多个学科中汲取灵感,使下一代能够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在上海宝龙美术馆正在展出的“RONG?源”空间艺术展,正是借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方式,运用当代的手法呈现艺术家对自然的人文思考。

▲展厅入口 图片来源:RONG·源

▲上海宝龙美术馆执行馆长王晓松致辞 图片来源:RONG·源

▲主创艺术家秦岭、白水、龚世俊(由左至右)图片来源:RONG·源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子康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子康表示:

“‘RONG-源’空间艺术展从主体来看,‘RONG’作为重要理念体现出中国语言特殊属性,可以理解为融、溶、熔、荣、容等,相似的读音和不同的寓意形成了主题的开放性,不同的人对于空间艺术展览的体会必然导致对于‘RONG’的引申和具体化,对应每个人不同的思考结果。从主题可见这一展览的参与属性,事实上参与性形成了本次展览的基本特征,此外‘RONG-源’同时体现出艺术家对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探索,参与性和科技融合恰恰是2017年以来当代艺术界的两大热点,展览将两个要素面向当下颇具现实意义的‘人与自然’话题,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人类文明和自然世界的关系,这三者构成‘RONG-源’这个展览的实效性、实验性、有效性、前瞻性。”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RONG·源

▲主创艺术家白水

▲主创艺术家白水和友人在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RONG·源

·一种对于自然的浪漫想象·

展览以作品《迷雾森林》开始,观众由此进入一种弥漫着科技感的虚拟生态环境中。弥漫着电子“雾气”的光线组成了大小不一的圆形,观众在观察光线、接触光线的过程中开启了自己与内心的对话;作品的暗色调让空间透露出几分神秘,似乎指向了那些滋养了无数诗人、哲学家的森林,人在自然中获得了诸多启示。

▲ 《迷雾森林》,激光投影、玻璃镜面、人造雾, 700×500×480cm,2021 图片来源:RONG·源

在下一个展厅中,作品《光之柱》是用影像与冰柱的组合方式,记录了一场创作团队将上海吴淞口的江水净化、冰冻后带入西藏、又将西藏“圣湖”中的水冰冻后带回上海的旅程。最终在展厅中,跨越两万多公里的水体冻成一根具有纪念碑意向的冰棱,让观者在自然与人工、真实与虚构之间游移。

▲《光之柱》,高清投影、冰柱、不锈钢底座,1000×1000×430cm,2021 图片来源:RONG·源

《风之翼》与《光之柱》一样有着雪域高原的基因,这件装置将仪器所收集的关于风吹动经幡的数据,加入算法后转化成现场装置的动能。西藏人常说,风每一次吹动经幡,都是对众生的一次祝福。所以作品用机械手段来表现一种具有宗教性的情感,而其形式也如千手观音般,将众生遭受的种种苦恼逐一化解。

▲《风之翼》,影像、测速仪、动力装置,1000×1000×430cm,2021 图片来源:RONG·源

《光之茶室》作为展览中占地面积最大、制作最复杂的作品,由5000多个“满钵”构成;而每个满钵外装饰有气泡状结构,翻过来犹如佛陀的螺发。这件器物的设计思想是“空即是满,满即是空”,是东方传统哲学的体现。而茶室的顶部实时传输着来自冈仁波齐的天空影像,蕴含着一种平静和冥想的力量。

▲ 《光之茶室》,玻璃器皿、不锈钢框架、LED灯、黑色镜面、水晶踏步、纱幔,700×700×500cm,2021 图片来源:RONG·源

《雨滴》的造型是自然界中的雨滴,但是被艺术家放大了,并且定格在雨滴落下的若干个瞬间。这种将自然界中被人忽视的细节放大的做法,由大自然的规律上升到艺术的创作设计,以及人与万物关系的思考。

▲上海纽约大学舞蹈班在《雨滴》

《算力光影》通过对入场的人声噪音大小来实时运算,对自然影像进行不同程度的画面干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观察人、技术和自然是如何互动的。这个装置直观地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介入,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身体是由许多相同的自然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世界。

▲ 《算力光影》,投影,玻璃、不锈钢、投影布、麦克风, 885×814×480cm,2021 图片来源:RONG·源

展览以《光之溶洞》收尾,艺术家使用了一种柔软的纤维,去模仿溶洞中坚硬的钟乳石。延续了《算力光影》的思维方式,作为地质景观的溶洞同样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这件装置通过实时捕捉空间的人数来变幻光色,也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一种互动关系。

▲《光之溶洞》,光影设备,纤维装置、黑色镜面, 1434×814×450cm,2021 图片来源:RONG·源

·策划艺术展览的出发点是爱·

自启蒙运动以来,欧美的理性主义将人类与自然割裂开来,这种笛卡尔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导致人们随心所欲地使用的技术开发自然资源。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与影响已经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世,科学家提出这一概念认为从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人类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地形和地球进化的地质力量。而在技术史中考虑人类世,就需要我们审视人类、技术和自然的关系。

▲ 人类世 图片来源:网络

主创艺术家白水认为,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科技的力量很强大,但这种认识很容易陷入对于技术的崇拜:

“原子弹可以视为是高端科技的代表,但是它对自然造成的伤害真的有那么大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几乎毁灭了那个区域,但是到了第二年,荒芜的土地上就有小草生长出来了;而日本人在遭受原子弹的破坏之后,内中对于原子弹的恐惧,却久久不能够被忘记。所以强大的科技对于自然造成的伤害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以修复,但是科技对于自然的损害,实际上最终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才是最终的受害者,而不是大自然。所以科技是用于帮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并不是用于毁灭自然的。而这个展览也是用科技的方式,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 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日本广岛上空升起的烟云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因此,“RONG?源”空间艺术展反映出艺术家对于科技、自然与艺术领域的长期关注,而主创艺术家白水则是从数个公益项目中萌发了要举办这样一个展览,通过艺术作品引发社会的关注。白水热衷于公益项目,她曾发起对于云南古茶山、古茶树保护计划,以及西藏作物农药检测计划等涉及到环保、扶贫主题的公益项目;而在针对儿童的美育项目中,她又看到了孩子们非凡的创造力,以及他们对于艺术的渴求。

“有的时候公益和慈善有很多重合之处,但是前者更偏重于一种系统化的运作。慈善的本意是爱,其实艺术和慈善一样,是在人的心中播种爱。光明能够让黑暗消退,艺术带来的爱与美好也是能够让负面情绪消退的。”白水说道。

▲2020年,观众在海沃德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林中徘徊”(Among the Trees)中,观看一棵30米高的云杉树影像 Eija Liisa Ahtila 2020. Courtesy of Hayward Gallery. Photo: Linda Nylind

因此,置身于当下环境保护运动中的白水,通过公益项目看到一个非常广阔的艺术领域,通过展览中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以回应这一时代议题。而多年海外留学的教育背景,也让白水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得以从人类文化的高度审视东西方文化。展览“RONG?源”促使人们去思考自然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科技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次平衡。

·艺术作品带给人的是感悟·

整个展览前前后后历时两年,最终的呈现也带给了白水更多的思考。而作为艺术家的白水,令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作品,是她于2017参观纽约佳士时,看到了一件出自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小雕塑:那件雕塑形式十分简单,若干个不规则的几何体穿在两根金属柱子上,她在这件作品中看到了女性艺术家的力量,也看到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可能性,进入了一个的新的精神世界。

▲《光之茶室》细节 图片来源:RONG·源

而对白水来说,用装置艺术来传递当代艺术的观念性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她认为这种形式更容易让带给他们新的感悟,或者抛出一个新的问题,正如美国艺术批评家安东尼·强森(Anthony Janson)说的那样:

“装置艺术家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 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个微缩宇宙的途径……”。所以,“RONG?源”空间艺术展中的作品,大都是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光之茶室》 图片来源:RONG·源

在展览中,由满钵组成的《光之茶室》,其实是展览里面最早的一件作品。白水过往的经历与茶有缘,满钵就是她早期设计的一件作品。

“我们现在看《光之茶室》的外观的造型,它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大型的满钵。这件作品一开始的灵感是爱斯基摩人的冰屋,这其实是一个人与自然相处的典型案例。但是最终当它效果出来的时候,跟满钵惊人相似。而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进入茶室的过程,就是进入一个大的满钵,但是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小的满钵都是小的三千世界。”白水说道。

▲ 《光之茶室》 图片来源:RONG·源

整个茶室的造型很像是一个异质的空间,由于镜面地面的反射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球体,富有未来感。而实际上进入其中,观者也能看到一种时空穿越后的景象:顶部实时同步着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的天空。阿里地区普兰县目前有一条冈仁波齐转山步道,而在西藏,一个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去冈仁波齐朝圣,他们认为围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在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所以,这件作品营造了一个具有宗教意味的神圣空间。

▲ 《光之茶室》 图片来源:RONG·源

有趣的是,在《光之茶室》中,满钵所盛放的不再是液体,而是光。光是世界一切的源头,万物在光的作用下才能得以显现。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旧约》创世纪篇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句子:“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所以在不同的文化中,光大多代表希望、圣洁与救赎。而不论人工光照明条件如何改善,都难以给人带来沐浴在自然光下的感觉。因此,在这个由光组成的空间中,自然、技术和人类主体之间进入了一个融融的状态,指向了展览的题目。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自然?·

当下亲近自然似乎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劳时代的工薪一族没有闲暇时间走进自然,而孩子也更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社交活动。而最近一年来,热度最高的词语非“元宇宙”莫属,众多美国科技巨头早已涉足这一产业,社会数字化转型速度显著加快。如果在元宇宙中制造一个自然,那么这个虚拟的自然相对于真实的自然来说,究竟是什么呢?

▲ Rong-源空间艺术展概念图 图片来源:RONG·源

“我认为元宇宙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能回避科技的发展而回到过去。元宇宙是一种对于时空进行的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我是欣然接受的。我觉得元宇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众多元素的重新组合。我们怎么跟它相处,怎么来平衡现实与虚拟、自然和技术间的关系,应该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白水说道。

▲ 冈仁波齐山摄影:刘飞芳 图片来源:RONG·源

“现在展厅中的《光之茶室》四周,有6个空间可以让观众戴上耳机听到风声,还可以看到屏幕上的西藏风景。我觉得VR眼镜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呈现方式,可以让观众沉浸式地走到西藏的‘大自然’中,这就是人与自然的互动。我觉得科技的发展可以让人在瞬间进入自然,更逼真地感受到自然。既然元宇宙也是自然形成的,那么元宇宙的自然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自然。‘RONG?源’空间艺术展目前是1.0的版本,那么以后的巡回展览可能是2.0的版本,我们还会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白水接着说道。

▲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RONG·源

诚然,虚拟现实技术在营造自然确实有很多优点,例如并不是所有人的身体条件都可以完成一次西藏之旅。而与前往高原旅行的费用相比,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价格也十分便宜、安全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人们将虚拟接触自然所产生的垃圾留在家里,无疑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体验自然的方式是由我们的社会决定的,而未来或许科技将会定义自然的新形态。

▲ 《风之翼》 图片来源:RONG·源

“RONG·源”空间艺术展始终保持着对于自然的尊重与感恩,并没有试图操纵和控制环境,并且向观众展示一切对于自然的控制最终都是徒劳。而展览中的作品也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并不是将自然通过艺术的方式塑造为一种娱乐的形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将被虚拟现实所吸引,甚至可能沉迷于此,这种场景在很多电影中都上演过。但是对于真理的尊重要基于对于真实世界的理解,艺术创作作为平衡虚拟现实的方式,就是要用前卫性、先锋性与反思性去刺破自我满足状态,避免虚拟现实削弱人们对真实的人、地方和社区的敏感度。

关于艺术家

白水

EAC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艺术博士在读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

艺术家、设计师

关于展览

展览名称:“RONG-源”空间艺术展

主办单位:白水泉 上海宝龙美术馆

学术支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策展人:张子康

联合策展人:崔玉杰 顾耀峰 武林 贺进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25日—2022年2月25日

参观时间:周二—周日10:00-18:00

展览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6号厅(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凤凰艺术上海报道撰文/于奇赫责编/祝明惠)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