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艺术卡门线
近日,徐冰个展“艺术卡门线”正在红砖美术馆展出,展期将持续至2022年4月12日。本次展览由红砖美术馆主办,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担任学术主持,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策展。
展览围绕艺术家徐冰与星际荣耀火箭公司发射的“徐冰天书号”艺术火箭展开,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艺术作品和对太空艺术历史的梳理,呈现一个独特的展览。通过对这枚“艺术火箭”命运的讨论,引发当代艺术与太空领域、地球文明的误区、谁有权使用太空资源,以及在新的思维尺度里艺术如何被拉伸等问题的思考。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艺术史学家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撰写的评论文章,他近期也将于红砖美术馆线下开讲,对此次展览、“徐冰天书号”及太空艺术的未来做进一步阐述。
“徐冰:艺术卡门线”是当代艺术景观上的一座灯塔。在直觉和想象力的指引下,向我们启迪了一条关乎勇气与思考的道路。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进入这场具有挑战性的展览,它提出了关于价值体系、科学和艺术、使用和功能、方法论、失败和成功以及一系列关于我们自身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但在同时,它也关乎技术和宇宙,关乎控制自然的不可能性,关乎一个将能指和所指分开的新符号学系统,关乎科学和艺术范式彼此不可通约的概念。这场展览讲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定义,它将意外的意义、无意和机遇的重要性,以及不可能的概念作为方法论的触发点扩展了我们的理解。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新符号学系统·
▲徐冰,《“徐冰天书号”效果图》,2019-2021 徐冰工作室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徐冰:艺术卡门线”在红砖美术馆宽阔的内部空间中以简明和开放的方式构成,同时具有空间构思上的复杂性。在其第一个展厅的巨大墙壁上旋转着一个16米高的3D火箭模型视频投影,呈现了一种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和工程之美。在慢镜头下,269个《天书》字符显露出来,它们是无所指的能指,一种无法理解的语言,被刻画在人类所发明最先进的技术之上。在空间的中央,以投影为背景,矗立着一个透明的玻璃桌,上面放置着徐冰的《天书》原作,共四卷,有着宋代的装订方式和豪华核桃木盒的包裹。它的左边是一个发光的白纸卷,上面是黑色的《天书》文字。整个展览空间就像是有一个巨大航天器的简化版模型在墙壁上前方转动。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这是一个形式简明的令人赞叹的比喻,将纸卷及书法的古老历史联系了起来、也将视觉艺术、科学历史与当今尖端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工程联系了起来。这也许是一个小细节,但也是一个极度精准的象征,这些细节正呈现了徐冰的工作方式。这种对最早的文字文化的隐喻在一份简朴的卷纸上结合了太空航行和最原始的书面文件格式。原雕刻工具与大约100多个小木块以及30多年前使用的印刷用具作为观念性的挂件并置在《天书》的右侧。这是一个新的符号系统的遗迹,是实践和劳动的象征。它以一种谦逊的方式呈现,但却足以触发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内观式地去感受这个艺术行为。从而使我们想象,1986年徐冰在完成作品的构思后,是如何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宿舍里,带着一份耐心、一份坚持、一份激动和一份信念,一个接一个地将这4000个小字雕刻成底版的。每块小尺寸木块都是对语言和符号学、形式和内容、能指和所指、罗兰·巴特和托马斯·库恩,当然还有更多事物的范式性的声明。这件作品证明了要创造艺术历史,除了勤奋和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极度巧妙的思考。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1987年徐冰在北京大兴寒营乡古籍印刷厂制作《天书》徐冰工作室
·探索不可能·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在红砖美术馆开放式的下沉圆厅中,有一个460厘米高且庞大的圆柱形灰色结构。它就如一座塔,除了观看以外并没有任何其它明显的目的。灰色的极简主义的雕塑与周围的红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座塔没有入口,只有在不同的侧面和高度上钻了三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孔,引发着我们的思考:也许里面可以看到什么东西?这种可能性促使我们走下圆形剧场的台阶,引导着我们的眼睛和身体贴近墙壁,试图从孔中窥探一二。在塔黑暗的内部,有一个小的黑色立方体以缓慢的垂直运动路线漂浮在空中。这是一个5.5厘米立方的《天书魔方》,它曾伴随着卫星进入外太空,试图在只有无声静默的太空中附有诗意地接收和传递声音。这件作品开拓了任何有限的功能和目的的概念,以达到更深刻的境地。它超越了那些认为传递无声的行为是荒谬或没有意义的人们拥有的一种无法隐喻或使用抽象思维思考的浅薄逻辑。他们无法理解这是一种将不可能视为可能性并付出行动的思维的模式和方法的象征。因此,这件作品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中超越了已知的限制,在关于卡门线的知识之外进入了未知的外太空,并通过探索不可能的事情以找到其它答案。因而,在没有声音的地方传递声音是一个真正诗意的比喻,我们亦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推动真正的科学革命。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圆柱形灰色结构上的小洞
▲《天书魔方》,徐冰,2019-2021,装置 徐冰工作室
“徐冰:艺术卡门线”在结构上是清晰而有序的:起源之后是目标,然后是解释、过程、结果,最终是延展。在第二个展厅里——就在那座有《天书魔方》的灰色高塔后面——播放着一段视频,徐冰在视频中解释了这个项目的起源:从项目是如何开始和展开的,其意图和结果的意义,到这件作品当下和未来所提出的问题。这段视频简单而深刻,具有哲学性和理论性,但又能使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段直接、谦逊且诚实的叙述,字里行间带着思考和敏感,可以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它了解“徐冰天书号”,也了解到这位艺术家的哲学、美学和方法。而关于结果、弹坑和撞击的意义,则引发我们关于 "一件艺术品chr(39)成功chr(39)的唯一标准是它是否能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地方,或激发人们探索一种新的思想状态"的思考。换句话说,一件艺术品的“成功”标准是它如何开启了我们潜在的能量。徐冰与自己心神合一的对话是对艺术家的智商和情商美丽且诗意的探索,这也对我们理解展出的作品很有帮助。
▲展览现场视频,鸣谢红砖美术馆
·身临其境·
▲ 展览现场:"之 "字形墙壁上的徐冰天书号的发展时间线,鸣谢红砖美术馆
在美术馆右侧走廊的折线墙上(展览被设想为逆时针参观),有一条“徐冰天书号”的发展时间线。在对面,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窄长方形窗口嵌在白墙上。我们需要留心观察才能注意到它,它通向了一个封闭的、大的、几乎是隐藏的空间。而当把目光投向这个狭窄的开口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对面的墙壁上12米远的地方,有一个通过火箭上的摄像机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呈现火箭的发射过程大型视频投影。18秒的短视频和身临其境的装置强调了距离。墙壁上隐藏又微小的开口,带给我们似乎不应该看到眼前事物的感觉;而在另一方面,视频却又表达了一种能量、力量和火力,通过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证明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然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却被置于一个遥远的观察者位置,被挡住且无法进入,仿佛走近会很危险。这种从遥远的、被迫的角度观看的视觉效果触发了一种个人的紧密视角,带给观众多样的情感体验。
▲ 展览现场:嵌在白墙上的窄长方形窗口,内部是一个通过火箭上的摄像机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呈现火箭的发射过程大型视频投影,鸣谢红砖美术馆
▲ 展览现场:观众通过嵌在白墙上的窄长方形窗口向内观看视频
▲徐冰,《箭载影像》,2019—2021,视频, 徐冰工作室
·诗意的软实力·
▲“徐冰天书号”火箭发射 徐冰工作室
这种感受在接下来的空间中生发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新的空间不仅巨大而开放,而且观众可以通过一个大型的、充满设计感的楼梯轻松的进入其中。在那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巨大的12米屏幕来观看“徐冰天书号”火箭的发射。这个视频投影以我们常常在新闻镜头中所看到的远距离官方正面角度展示了整个发射过程:从最初的静止到随后的发射,它不断地上升,在几秒钟内加速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但镜头还是赶上了它,此后火箭慢慢向右转,离开了画面,只留下一片烟云。这是一个投射在巨大空间中,简单且重复的并具有冲击力的过程画面,强调了整件作品的沉浸特性。这触发了人们对外太空,对地球上的生命、对离开和在场的思考,当然还有对未来的思考。
▲“徐冰天书号”火箭发射 徐冰工作室
在这个官方的发射视角中,观者可以看到《天书》字符以诗歌的形式被喷绘在火箭体上。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视点,它使我们了解到其软实力——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火箭,而是一件被发射到外太空的艺术品。而这件带有难以理解的字符的艺术作品正被送往未知的宇宙。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装置和时刻。在这里,虚空以其巨大的开放性空间特质充当了具有重要的沉浸性和构成性的作用的部分。它同时也是对人类成就、想象力和意志力的一种强有力的声明。而在其上同时还有《天书》的文字,即那些无所指的能指,它们是语言的起源及其极限。简而言之,这就是当代艺术的符号。
▲“徐冰天书号”涂装过程 徐冰工作室
▲ “徐冰天书号“发射前现场作业 徐冰工作室
在下一个空间继续呈现着震撼人心的景象。火箭唯一幸存的主体——也就是它的第一级——孤独地躺在那里,上面的《天书》字迹破碎而扭曲。它完美地以45度角放置在展厅,在隐隐的黑暗中它柔和地躺在灰色砾石的低床上,六盏射灯巧妙地照亮它受损的身体。它不仅是美丽的,且就像是一首气势非凡的纯粹的视觉诗。我们被邀请站在远处,从一个有围栏的平台上俯瞰这的雄伟景象。在那里,我们可以带有敬意地走到左边,与“徐冰天书号”的遗留部分来个近距离接触。它与我所知的其它任何东西都不相像。仿佛它就是来自外太空,将《天书》文字带回我们身边,带回到地球,带回到人类文明。
▲展览现场,鸣谢红砖美术馆
▲《“徐冰天书号”:回落地表的一子级箭体》,徐冰,2021 徐冰工作室
▲“徐冰天书号”一子级箭体运离发射场 徐冰工作室
·由火、空气、重力、速度与偶然雕刻而成·
这是一系列令人身临其境的图像组合,它们以一种非常直观但又用心的方式激发和引导我们的动态和感觉。这座“天书雕塑”并不像小木块上的文字那样雕刻而成,而是通过火、空气、重力、速度和它与地球的致命碰撞所雕刻而成的流线型空气动力学体。它仿佛是一颗由人类制造的完美流星,体现了一种绝对的想象力。当然,有些人不会把它视为一个新符号学系统下带有无所指的能指的太空雕塑,而只把它看作一个坠落的上面画着一些胡言乱语的假字的第一级火箭。这是两个不可通约的观点,一个是归纳性的,另一个则是具有潜力和想象力的。毕竟,一切都是关于感知和视野,理解和方法,指向不可能和未知。在艺术和科学中都是如此。
▲ 展览现场图,鸣谢红砖美术馆
在相邻的空间里,令人身临其境的图像只能从上面远远地观看。在12米外的巨大的墙壁上循环播放着爆炸产生的蘑菇云的视频记录。影像下面的地板则被巨大的无人机记录的“徐冰天书号”坠毁现场视频投影所覆盖。它呈现了充满燃料的坠落火箭与地球相撞时爆炸产生的环形山,这不仅仅是象征性的,还是一个符号,一个标记,一个痕迹,和更多的意义。它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杜尚、机遇、月亮、杰克逊·波洛克、和平与战争、大地艺术、达·芬奇,以及卡门线的存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山,白色的火箭碎片散落在破碎的地表上,周围用警戒带围成了一个方形边界作为采掘现场。这是一个美丽、微妙又柔和的诗意画面,让人想起了月球上的景观。但就在地平线上,有一朵蘑菇云刚刚爆炸。环形山成为一件近乎神格的大地艺术作品,它并非是导弹或流星的结果,而是历史上第一枚艺术火箭和平发射所造成的。就像三千年前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被放大的裂缝一样,这是一种诗意的象征。它有意义吗?是的。它应当被延续下去吗?这是肯定的。在科学和艺术中,毅力就是一切。如果火箭发射达到了科学预期,按照计划进行,就不会有环形山。它所具有的意义可能也就因此减少,并且我们对于它的认知也可能因此同样缺乏。新的火箭发射会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可能性,以及让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和偶然的事物都可以创造新的潜力和其它可能性。就如同人不仅要了解所知道的,还要了解所不知道的。
▲爆炸产生的蘑菇云,鸣谢红砖美术馆
▲坠落火箭与地球相撞时爆炸产生的环形山,2019-2021 徐冰工作室
▲展览现场视频,鸣谢红砖美术馆
在短视频的放映中,一幅震撼人心景象就像是整场展览的最终结论,又似乎就像是尾声一般悠扬。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和他的团队,以及红砖美术馆的创始人和馆长闫士杰。在寒冷的戈壁沙漠中,他们在发布会结束后的晚上围坐在篝火旁,表达着他们的心绪,边喝着羊汤边沉思,边对作品的进程进行评估。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后记,它将相邻空间的环形山和在随后的最后一个展厅中展示的火箭碎片,以及作为“徐冰天书号”的延续而启动的两个新的太空艺术项目联系在一起。
▲展览现场视频:在寒冷的戈壁沙漠中,艺术家徐冰和他的团队、以及红砖美术馆的创始人和馆长闫士杰在发布会结束后的晚上围坐在篝火旁,鸣谢红砖美术馆
“徐冰:艺术卡门线”同样可以被视为一件让我们思考和想象的艺术作品。它的形式和概念明确地与我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有关——如何区分细节,同时将细微和不朽纳入视野,并将它们平等相待。这场展览的主题、空间和艺术,触发了我们对梦想的重新渴望,激发了人们对未来、外太空的生活和离去的可能性的思考。展览空间里由隐藏的陈列、狭窄且不易察觉的窗户和窥视孔,它引导着我们的行动,又使我们时刻留心观察。时而邀请我们近距离的接触,时而又阻止我们靠得太近。再近距离和远距离的间隔中激发了一种只能通过由知识理解图像而体验到的震撼人心的感受。
▲展览现场:展览空间里由隐藏的陈列、狭窄且不易察觉的窗户和窥视孔,鸣谢红砖美术馆
·视觉思想的红绿灯·
通过物件、视频、空间、装置和玻璃柜的一系列配置,徐冰展现了一种清晰的感知心理,而对细节的关注则是其中关键。思想与情感结合表达了展览的主张,并将展览转变为一个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的艺术品,使我们思考和想象、去看,或者说去领悟。这是一个新的精神景观,在其中我们不能成为被动的目击者,而是积极的、被授权的参与者。展览通过一套简单而又复杂的视觉触发与我们的想象力进行互动,将艺术提高到最纯粹和最高的境界,引入了新的视野和概念需要时间才能完全掌握。“徐冰:艺术卡门线”就像是视觉思维的红绿灯,或是一种意识的触发器,当我们理解了它背后蕴藏的信念和潜力时,绿灯便会亮起。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鸣谢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鸣谢拍摄者张婧雅
·复杂体——潜在的力量·
法国哲学家和诗人保罗·瓦莱里(Paul Valéry)曾制定了这样一个美学体系,将创作过程(poiesis)与艺术作品的接受和感知过程(aesthesis)相区别:这一体系强调对艺术行为及其起源的欣赏,启发了像鲁道夫·阿恩海姆和马克斯·拉斐尔这样的艺术史家、约翰·伯格这样的知识分子和沃尔特·本雅明这样的哲学家——本雅明开创性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就以瓦莱里的一段话作为开头。而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艺术评论家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在他颇具影响力的文章《美国行动派画家》(1952年)中更是将瓦莱里的思考作为一种艺术理论提出,这篇文章改变了人们对当代艺术的看法,阐述了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无形的、复杂的观点,它宣布了艺术行为比视觉上的最终结果更重要。约瑟夫·博伊斯则在他充满延展性的艺术理念中不仅指向了与对象有关的行为,还指向了艺术品的概念和它对观众的无形的影响。
瓦莱里在他的美学体系中提出了其称之为"复杂体"的概念,用这个词汇来定义一种转变的力量,并经常在描述人类个体不断变化的能力时应用,但同时也应用于哲学领域(如潜能),以及发展心理学和学习论等科学领域。基本上, "复杂体"可以被定义为对可能性和人类潜能的一种看法和力量。瓦莱里将其视为人类想象力、理性和理解力的核心,具有某种尚未实现的标志,即我们固有但尚未完全运用的东西。它是一种变革性的力量,凭借着它我们仍然充满可能性。作为大多数人具备的创造可能性,他也在约瑟夫·博伊斯 "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宣言中找到了强有力的诗意理论回应。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徐冰:艺术卡门线”就像是一把超前打开这个“复杂体”的钥匙,在主题和形式上触发了我们的潜力、想象力和思想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激励我们超越我们的智力与情感的舒适区,进入无限的心智沉浸式海洋中。在那里,即使是不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可能性。人们会体验到一种团结的力量,作为共同体在面对由技术主导的未来和环境时共同分享人类品质的感觉。同时,我们亦可以作为一个新世界的雕塑家,去创造出一个赋权的新范式。
▲ 徐冰利用已过服役期在轨卫星的冗余,在外太空拍摄的首部定格动画作品,2021,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徐冰:艺术卡门线”与“徐冰天书号”并不相同。后者体现了成功发射轨道卫星的规范和希望,而尽管展览中确实包含了这种希望,但它也同时蕴含了其反面,即火箭坠入地壳并创造了一个美丽的28米环形山的现实。这个环形山涵盖了期望和现实,还包含了成功和失败,这使得它在意义和形式表达上有所不同。在意料之外的虚空中,一切都改变了。从意义到形式,从情感到思想,徐冰的作品材料在一瞬间被更新了。这样的更新不是来自艺术家自身,而是来自机遇、自然、风,来自超出人类智慧所计划的、一些无法理解的东西。然而,它也为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带来了新的知识、思想和一件完全不同于预期的艺术作品。此外,它还开启了未来重新发射的可能性,并展示了毅力的力量和一种永不失败的潜力。
▲坠落火箭与地球相撞时爆炸产生的环形山,2019-2021 徐冰工作室
·一个伟大的思考·
作为一个在智性上复杂的且具有创造力的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提出了关于太空和未知,关于我们的星球和它的未来的问题。其意义并不能像洋葱一样被层层剥离,相反的是,它因着新的和不断扩展的含义,触碰观众心灵的潜能也在不断增强。作为一件艺术品,“徐冰:艺术卡门线”是不可分割的,它不像常规的艺术展览那样展示单个作品,而是将整个美术馆作为画布和画框,其不同部分形成了一个加法的序列组合。不同展览形式的变换带领着我们的感官去理解和感受这个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装置艺术以及它其中的联系。通常当我们在展厅中行走时,都会不自主地往我们的思想空间内填满“意义”,而这次展览主动留出了思想上的空间与空白。
“徐冰:艺术卡门线”已然超越了艺术领域,既在艺术的范围内又在其范围之外进行。它还涉足了其他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科学和太空,还有其他多样的领域,例如:考古学、采掘方法、空气动力学工程、坠机调查、大地艺术、飞行动力学、推进力、飞机设计以及地缘政治学、软实力、符号学、诗歌、机遇方法论、哲学等不同领域。正因这件作品链接着如此多样的领域,才使得我们去扩充我们的智慧、想象力和链接不相关领域的潜力。它使我们呼吸到另一种艺术氧气,并以一种超常规艺术展的多学科的方式拓展了艺术。引导观众去寻找不可思议的事情。它是一个由太空火箭和它的发射作为一个物体和一个行为组成的,由伟大思想所指导的人类潜力的有力展示。根据过往经验,火箭似乎只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被讨论。而航空领域有着它自己的起源和关于不可能性的诗意。然而,这是一个以功能和预期结果为动力的行业,在这个行业内成功和失败不是相对的,而是冷酷的事实。这是一个没有语义之声的领域。涉足这样的领域是需要勇气的。
▲中国载人航天副总设计师陈善广(右)与策展人闫士杰(左)在展览现场
▲中国载人航天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中)、艺术家徐冰与策展人闫士杰共同参观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
▲2020年10月1日,航天员杨利伟参观徐冰工作室 徐冰工作室
▲航天员杨利伟与艺术家徐冰参观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
·梦想的潜力将赋予人们力量·
“徐冰:艺术卡门线”是“我曾经在那里”的宣言,十年后,人们会自豪地告诉他们的孩子和朋友们自己曾参观过这个壮景。当回顾时,它肯定会像一坐历史性的灯塔脱颖而出,并作为一个新事物的开端以未知的方式激励其他艺术家。作为当下的一种宣言,这场展览为我们目前无法辨别的事物提供了一个理解的方向。这是着眼于未来并承担了所有的风险的宣言。它把展览本身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这与把特定地点的一件艺术品变成展览有所不同。“徐冰:艺术卡门线”将展览形式以叠加的架构、有序的展线体验和结构化叙事转变为一种艺术形式,将展览本身统一为一件作品。它体现了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隙,呈现了只有我们的思想才能感受到的感知张力。这恰恰形成了潜在的触发力,它是艺术发展的钥匙,也是艺术与科学合作可能性的范式转变。
▲展览现场叠加的架构、有序的展线体验和结构化叙事,鸣谢红砖美术馆
“徐冰:艺术卡门线”提出了不仅是关于艺术和科学,也是关于我们今天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等许多问题。它体现了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实验和新的视觉探索的重要性。这是我们今天在画廊里很少遇到的,在重要的美术馆里更是如此。
▲展览现场:艺术家徐冰在导览,鸣谢红砖美术馆
这场展览强调的是一种参与,事实上,美术馆从一开始就作为密切的合作伙伴与艺术家紧密合作,并为艺术家提供整个空间来展示一件作品、一个项目和一个想法。这是一个作为对于艺术家和美术馆之间本质关系的新探索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例子,它具有强大的潜力。这样的可能性超越了商业画廊的销售需求或美术馆的票房取向,体现了可以改变未来艺术景观的一种更纯粹的关系,为具有深远意义的的新艺术提供前景与机会。当然,这种模式并非是完全替代性的,而是作为一种补充。
▲红砖美术馆“徐冰:艺术卡门线”展览现场
“徐冰:艺术卡门线”由徐冰和红砖美术馆共同完成,为了艺术和文化的发展,此次展览向艺术界传递了一个超越金钱利益限制的前卫艺术梦想。一个艺术仍然存在的景观。此刻的重要的不再是金钱,而是创造历史。
▲展览现场徐冰的照片 徐冰工作室
在“徐冰:艺术卡门线”中,艺术家是梦想和新现实的探索者,这一点在一张美丽的照片中得到了体现:艺术家穿着他的帕卡大衣站在那里,背后是戈壁沙漠,左手则拿着火箭的碎片,直视着我们——就像一个发现者。一个因着梦想的潜力和可能性而被赋予力量的思想探险家,探索着另一个世界。
关于艺术家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重要的观念艺术家。1999年获得美国创造性人才最高奖“天才奖”。2004年获得首届“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2018年荣获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创作奖”。作品展出于中国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威尼斯双年展等艺术机构,并被广泛收藏。
关于作者
▲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艺术史学家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与艺术家徐冰
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艺评家、策展人,瑞典和丹麦双国籍。1965年2月出生于瑞典哥德堡市,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习当代艺术理论和历史,并在瑞典兰德大学当代艺术史学院获博士学位。他在法国生活工作了24年,现居住工作于北京。
2001年和2003年,他在瑞典哥德堡组织了北欧当代艺术双年展(绘画、雕塑、装置、多媒体),推出了分别来自27个国家的59名艺术家的作品。自2001年开始他已经在欧洲、美洲策划了近50场不同活动与展览,推出了近400名艺术家。除了作为法国违规国际行为艺术节的创始人之一和策展人,他还是瑞典哥特堡现场行为艺术节的创始人之一和策展人。2008年他当选北欧国家行为艺术组织者联盟主席。此外,他还创办了“威尼斯·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每两年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期推出。2009年,他在中国创办“广州·现场”(Guangzhou Live )国际行为艺术节,连续举办了五届,被誉为亚洲最好的行为艺术节。2016年,他创办了“北京·现场(Beijing Live )国际行为艺术节”。2017年,他加盟北京红砖美术馆,现任美术馆高级策展人及资深研究员。2019年,他与肖戈策划了CHAO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观看之道”,并获得《罗博报告》年度策展人奖。2020年,他与肖戈再度合作策划“从屏幕到观念—50 年的历史”“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
展览信息
徐冰:艺术卡门线
学术主持:汪晖
项目顾问:于文德
策展人:闫士杰
艺术家:徐冰
展期:2021年11月6日至2022年4月12日
地点:红砖美术馆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撰文/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翻译/王家北 责编/dbk祝明惠)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