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是希望改变一些体验行为、组织形式、内容涮选、角色融入、呈现形式、阶段任务等展馆行为,使参与者以一种全身心的投入状态,完成欣赏体验的各个阶段目标,且伴随着及时性的行为反馈,关注学生通过美术展馆体验活动获得全身心愉悦和审美浸润的欣赏过程。

我们希望积极创设以学生展馆体验行为为基点,教师设计多方法、多领域、多角度的沉浸体验活动,在创设情境、深度体验、设置任务的具体可操作的策略实践中,让学生在群体互动中获得展馆观察、展馆感知、展馆分析、展馆理解的展览+行为+情感的审美过程,从感官的直观感受到认知的转化过程最后内化自己的情感情绪,形成自己的可持续性的审美意愿和审美态度。

创情境,角色带入设身处境

去展览之前,首先要确定哪些内容与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有关,要发动学生对本次展览的主题、国家、以及画家的基本情况的情境了解,和同伴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自己最想知道的,鼓励学生带着多个问题进展馆。同时,创设多种欣赏后的学生行为,如临摹大师、写观后感、当小小讲解员等,是欣赏后表面体验到达深层感受形成审美价值的思维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行为输出,以小导游、小鉴赏家的行为去参与,学生的体验就会更主动、更深入。

深体验,组织形式灵活有趣

展览欣赏并不止局限于一次或者几次的展馆内的欣赏,而是横向和纵向美术活动片段来贯彻展馆的实践,打破一般的你看我说的欣赏,思考开放、综合的使孩子感到有趣的组织形式。

笔者尝试以具体的展览为依托,完善各个欣赏点,以展外课堂课内的欣赏为补充,串联成一个全方位的主题欣赏,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内容,在不断地主题欣赏实践中提升欣赏能力。

强化个人与家庭父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美育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与家人的交流、讨论,争论和探究,改变学生的静止被动的欣赏形式,关注过程和体验,让欣赏走出校园,成为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在欣赏过程中,有的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无意识,随意性强;有的往往关注某个细节而忽略整体,或者是关注整体,忽略细节;有的可能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专项欣赏。我们寻找启发思考,鼓励各抒己见,对一样事物进行多元化的体验。

同一个画面,不同学科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欣赏角度,不同思维方向的孩子他得到的欣赏感受也会不一样。在欣赏的时候穿插国家地理、文化背景、科学知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跨学科学习,使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有利于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

置任务,思维呈现形态多样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我们将展览馆里的主客体互助、课堂普及教学、校园微展示、校外探究活动的各个层面结搭成梯子,循序渐进,努力实现最终的审美目标。

引导学生去思考,带着问题欣赏,欣赏过程中思考,思考后交流,激发学生一种活跃状态下的思维,慢慢地与作品靠近。智能时代,我们有更多的途径与作品进行近距离的对话。我们很容易和作品进行近距离的交流。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从无从下手到能对作品进行题材内容和画种的描述;分析作品色彩、构图、造型;解释作品意义和背后的人文价值;评价整体或者局部。这是欣赏的方法,是欣赏能力的提高,也是多项思维的引导和体现。

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展馆活动后的思考,把表面走向深层。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向对作品立意和主题的理解,对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分析,以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体会。

在观看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某一现象的不同角度的启示和潜在创作意识的挖掘,把学到的某一种方法运用在平时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引向自然、走进生活,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单次学习的多样形式和知识片段并不是学习的中心,关键是要引发对审美能力的持续探究和最终迁移,激发真正的素养能力的形成,审美判断的发生。校园展览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课堂+展览的新课堂,改变了一种新的学教形式,串联了校内与校外的美术学习,拓宽了对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持续深入认知。在这样的潜移默化的体验过程中,诠释着对美的共同认知和凝重审视。

(作者供职于杭州富阳区受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