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石书法

社会上很多人喜爱书法,并且还有一部分人当做一种事业去追求,这些本都无可厚非。但是,困扰很多书法爱好者的问题便是如何学习,如何寻找书法进步的门径等问题,使得很多人一头雾水,甚至出现严重的跟风现象。比如说,近年来各类书法展览活动,获奖的几乎是同一批人,而他们的书法作品风格又似乎是一类老师所传授的,如二王、颜真卿、苏轼、米芾等著名书家的书法风格,在展览之中出现频率极高!因此,一些书法爱好者就选择模仿和跟风,寻找某些有价值的消息,如故意扭捏作态、写出浓淡干湿的特征等。

其实这些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后果则是很严重的。假如你学习书法就是追求一时的名利,满足虚荣心,大可尝试,但是你想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提高专业水准,那么千万不能跟风。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一方面自古以来能够被人们接受和称颂的书法名家,并没有谁刻意跟风而卓然成为大家,都是在结合前贤的基础上,吸取某一方面或多方的专长,与自己的性情相融合,从而取得成功。比如说王羲之则是改变“古法”,自创一格,诸体兼备。颜真卿、怀素等则是吸取篆书笔意,融入行草书中从而自成一体。

破石书法

当今各种书法展览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取一家之长,烂熟于心,从而博取名利,并不是积极去自创一格。一味跟风对于书法爱好者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耽误时间走弯路,而且容易迷失自我。

另一方面刻意为之,明显则是鼠目寸光!最近看到很多展览的作品,不仅纸张花里胡哨,而且墨迹基本上都有浓淡干湿的明显变化,很显然这是借用中国绘画的一些特点。其实,古人的书法作品,更多则是注重实用,然后才去追求美感。因此,在古人的作品中,出现所谓的飞白等墨色变化,大多是自然而然的书写状态,一任挥洒,并不是刻意追求,做出来的。很显然,书法要是刻意做出来的,那么必然失去活泼和神韵,也就失去灵魂了!很多人在找各种理由,写出扭捏作态的作品当做自我个性,其实都是自欺欺人!

破石书法

因此,当今很多书法爱好者不是在功底上下本钱,而是在各种投机取巧上花样翻新,搞什么跟风活动,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到头来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会自己耽误自己的书法事业。学习书法就是寻找与自己性情契合的立足点,然后将前贤的优点,为我所用,卓然成就自己的风格。唯有如此才能有所进步,否则很难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