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学教育,不一定是在课堂讲很多话,关键是教方法,教思考的方法,让创造力思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就是教什么是“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所谓大学教育,不一定是在课堂讲很多话,关键是教方法,教思考的方法,让创造力思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就是教什么是“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现在的经济全球化下,是物质经济、消费文化,每个人面对的是相同化的变化,物质经济和资迅相同化不要紧,关键是把人的欲望调起来了并是相同化,而欲望跟物质的不可调和是最大的矛盾,导致每个人困境极奇相同。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以前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激情,不重视信念与意志的力量,在被各种各样的力量操纵着而又不知道地走,他们融入社会的愿望很大,但被拒的压力更大,更遑论远大的抱负和精神意志什么的。在这个背景下的大学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物质和资迅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容易像一个模子印出来。要找准自我,看清自我真是很难,皆因自我是最大的敌人。如不找到自我,如何在这个社会定位,不定好位如何对接社会的人和事呢?学术论文和创作上同样道理。

这对很讲究创造力培养的年龄很重要,创造力是很讲究个性的,其实一个人、一项事业、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个性是何其难。找到个性就可以跟周边竞合互动,走差异化竞合道路,时代的环境影响了个体的内心。这样每一棵真诚的心、感受时代的心,能触摸自己的心灵,就是触摸了时代的精神。一个成功触摸时代精神的人,他的个人事业,他的作品,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是全社会的公共财富,这样一个人,一个作品,一个项目、一座城市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只有对个性实现了超越,才能被更多人共享并成为层面的个性,成为现象的个性,成为时代的个性。

要达到以上的目标,一个人就要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也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那什么叫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呢?可不要理解成美国《时代周刊》的“我世代”,我的青春我作主,这是短视和表面化了,更不要盲目地跟随一些口号,最主要就是不要人云亦云,迷信专家权威,不迷信专家权威就要有自己的观点,对事物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并有自己对世界的评点,这应该是大学教育能做到的。

那么学生怎样有自己的看法呢?就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论,什么叫方法论,简单的有:“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对立统一”等等,这些是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也是普遍规律,重要是把这些方法论教给学生,甚至把中西历代的先贤哲人总结的方法论抽离出来教给学生。纵观每个世纪的变化很大,所出现的哲学先贤的解析世界的理论不尽相同,如马克思有他传承前人的方法论,胡塞尔现象学有他的方法论,都有一些共通的方法,而且先贤的方法论够高度,带跨学科性,能切入当下大学教育弊端,是很有魅力的,让学生们拿着方法论去建立挑战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剖析世界,鞭辟时事。

让学生有正确的方法论,就不受资迅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就能发现各种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的本质就能做出判断,就能不迷信各种权威,就能挑战权威,甚至批判权威,这样就不是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个性。

一句话,大学教育要做到“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就要重点教给学生历代先贤传承下来的方法论,以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