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展“今日之神话”中,我们看到庞茂琨运用了他所擅长的古典主义的精纯技法与塑造能力,描绘了在消费社会中被商业价值观扭曲了的那些现象。

提及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了解当代艺术的人便会列举出一个阵容强大的艺术家名单。在这个名单里,既有功成名就的人物,也有正值上升期的新秀,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庞茂琨在其中并不出挑。刚刚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今日之神话”,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个展,由99艺术网和成都K空间筹备近一年时间,使得人们对这位以绘画技艺见长的艺术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198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一位21岁在校学生的作品《苹果熟了》受到普遍好评,《美术》月刊不仅选登了这件作品,还发表了作者撰写的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画面中,太阳烤红了枝头的苹果,蹲在土地上的彝族妇人眯起了一双守望的眼睛。用8个月时间创作的这件作品成为庞茂琨的成名作,时至今日,仍是很多艺术评论家在讲述中国当代艺术史时经常提及的一幅画作。

时任《美术》月刊主编的邵大箴回忆,庞茂琨大学毕业时,又有两件作品被这本当时中国最权威的艺术杂志选用。“假如说《苹果熟了》还有点学生腔和拘谨的话,那么《旷地晨曦》和《云朵》显得成熟和自由了。”

当四川美院油画系78级的罗中立、张晓刚和何多苓正憧憬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时,庞茂琨刚刚进入四美附中。趴在窗户外看师兄们画画,每当有他们有小型个展时,也一定会出现在现场。“何多苓当时就像学生中的偶像一样,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年龄比较大,跟他关系很好,经常把他的画拿回寝室,大家一起看;下课后,有人提着他的画在食堂排队打饭,结果大家就集体围观。”庞茂琨回忆道。

几年后,庞茂琨成为川美油画系81级的学生。在这之前,罗中立的《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金奖,在全国范围内大红大紫,从而树立了川美油画系在乡土绘画中的绝对优势。虽然庞茂琨的代表作《苹果熟了》已经一炮打响,但他毕业之际却刚好赶上“85新潮”,“乡土绘画”很快又被边缘化了。

1985年,美术评论家高名潞曾撰文指出:“看到发端于四川美院的乡土自然主义绘画已经在画坛成为趋鹜之势,并走到矫饰自然主义的倾向时,就感到四川油画势在必变。以中央美院为代表的一批作品颇为引人注目,它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道出了新的艺术观念,大有新流派崛起之势。”

在中国当代艺术潮流的激变过程中,庞茂琨在四川美术学院读研、留校任教,并成为油画系的领军者。正如上海美术馆策展人卢缓所说,庞茂琨是一位被许多人尊敬着的艺术家,他对于古典艺术的深入研究与身体力行使得他的画面总显得那样优雅和端庄,并无处不在地透露出艺术家的修养与技能,以至于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将庞茂琨划入传统绘画实践者的范畴中,而忽略了这种娴熟技法背后蕴藏着“现在”的力量。

庞茂琨一边坚持着自己对于古典写实主义的追求,筹划着如何用唯美的方式表现现在的生活,一边将自己对于绘画的理解转达给学生。2000年之后,人们吃惊地发现当代艺术新秀中,川美油画系出身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卡通绘画代表人物陈可正是庞茂琨的研究生。

90年代中后期,庞茂琨的作品面貌出现变化,题材越来越趋向生活化、日常化和个人化,他曾为之痴迷的细节、光影、完整性以及优美逐渐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直接、局部和一种诗化的朦胧。9月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今日之神话”个展,包括他近两年创作的近20幅油画作品以及为这些油画创作所绘的60幅草图、手稿等,是他十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作品展示。

流行于消费社会中的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如摔跤、旅行、COSPLAY等等,占据了庞茂琨画面的中心。冷峻干净的画面和单纯鲜艳的色块,给人一种直接而又陌生的感觉。此次展览的策划人鲁虹表示:“我的确是孤陋寡闻,在看到庞茂琨新近创作的《COSPLAY》系列之前,还没见过类似现象,所以也不知道画中的小女孩、小男孩究竟在干什么。经介绍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小女孩、小男孩常常会以某个网络、游戏、漫画中的虚拟形象为蓝本,然后去扮演,且堂而皇之地进入现实之中。”而他以“神话”为此次展览命名,乃是对罗兰·巴特的借用,特指在消费社会中被商业价值观扭曲了的现象。

舞台、幕布、动物与人是庞茂琨新作的重要构成元素。艺术家充分运用他所擅长的古典主义的精纯技法与塑造能力,来表现一系列都市时尚。这些人动作夸张、扭曲,有着自然的表情,却与空置的舞台背景格格不入。或者说,精于技法的庞茂琨一直在寻找最能体现自己优势的绘画题材,又从未放弃在观念与思想性上的探索。

对看过这个展览的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便是画面中的人物正在进行精湛的杂技表演,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高难度而富于挑战。事实上,在表现“杂技”神话的过程中,庞茂琨也在展示自己的“绝活”,即在绘画技艺、创作题材与精神寄寓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